人工智能企業典型應用案例名單公示
本文轉自【大眾網】;
4月14日,中央網信辦公示了一批人工智能企業典型應用案例。好未來多模態機器學習技術的應用案例成功入選,成為公示名單中唯一一家教育企業。
為發現和挖掘人工智能行業的最新場景和杰出企業,支持企業參與人工智能社會實驗工作,2020年10月,中央網信辦信息化發展局面向人工智能社會實驗特定方向,開展了企業應用案例征集,并組織人工智能社會實驗專家組評審,共遴選出35個典型應用案例。此次公示時間截至4月20日。
據好未來相關負責人介紹,入選的好未來“黑科技”應用項目,由來自好未來AI研究院、學而思培優、學而思網校和學而思1對1(原學而思·愛智康)等超過70名機器學習科學家、工程師和產品經理開發和部署,并有來自清華大學、中科院計算所、四川大學,以及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知識實驗室的專家參與研發設計。
應用項目主要包含基于多模態機器學習的K12在線課堂質量檢測評估系統、中小學學生口語表達能力測評系統,以及K12教師備課練課評估系統,目前三項內容均已完成研究工作并已投入規模化應用。
多模態機器學習模式是人工智能領域的重要發展方向。好未來基于多模態機器學習技術,已形成面向教育應用場景的多項技術能力與解決方案,實現了課堂效果、教學效果、學習效果等多維度的評測能力,從而打開教育過程中的“黑盒”,推動教育評測的標準化與規范化。
作為一家創新型科技教育企業,好未來一直積極推動科技與教育相結合,并在實踐探索中獲得豐碩成果。好未來不僅擁有人工智能實驗室、腦科學實驗室,還有國內首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19年,好未來獲得科技部批準,成為智慧教育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承建單位。
日前,好未來研發的“未來魔法校AI英語項目”“AI老師漢語學習系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當作“AI+教育”的優秀案例納入了《AI與教育:給政策制定者的建議》報告,向全世界政策制定者推薦。
其中,“AI老師漢語學習系統”在幫助偏遠地區的孩子們學好普通話、阻斷貧困代際傳遞方面成效顯著。目前,該系統已覆蓋四川昭覺縣252個學前教學點、近9萬名學生、2000多名老師。該系統還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2020年度移動學習周“人工智能與包容性”創新示范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