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管理制度,這八項原則是須記住!
導讀隨著人工智能逐漸滲透進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全社會對人工智能的關注也從最開始的美好期望,變成了期待之外的擔憂。霍金曾說過,人工智能的崛起,要么是人類歷史上最好的事,要么是最糟的。那么,面對人工智能帶來的

隨著人工智能逐漸滲透進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全社會對人工智能的關注也從最開始的美好期望,變成了期待之外的擔憂。霍金曾說過,人工智能的崛起,要么是人類歷史上最好的事,要么是最糟的。那么,面對人工智能帶來的倫理難題,人類該如何應對呢?
遵循八大原則
人工智能的技術更迭之快,新產品的出現之頻繁遠超出人們的預期,于是在2019年,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專業委員會發布《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原則——發展負責任的人工智能》(以下簡稱《治理原則》),該原則強調了和諧友好、公平公正、包容共享、尊重隱私、安全可控、共擔責任、開放協作、敏捷治理等八條原則。
各方共同擔責
不僅如此,該原則突出了發展負責任的人工智能這一主題,這里的“負責任”是多方的責任——既有人工智能研發者,也有使用者、管理者等其他相關方,各方應具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自律意識,嚴格遵守法律法規、倫理道德和標準規范。
雖然在目前,《治理原則》還只是一個框架,后續將有更細化的政策法規、行業標準規范、區域共識等來規范人工智能的發展。但可以肯定的是,人工智能的發展應以增進人類共同福祉為目標,同時符合人類的價值觀和倫理道德。
免責聲明:本文章由會員“李俊”發布如果文章侵權,請聯系我們處理,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于本站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