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宮折桂下一句是什么(乾隆狀元秦大士簡介,秦大士真是秦檜后人嗎)
謝邀。關于乾隆年間狀元秦大士,民間傳說特別多,不過根據相關史料,子淵得告訴大家,這其實是謠傳,秦大士先祖原來是秦檜兄長秦梓。有關秦大士高中狀元的具體經過,且聽子淵為君道來。如果對古代奸相進行排行,那么南宋秦檜必然榜上有名,而且還是“名列前茅”。大家應該都聽過“龍生龍鳳生鳳”這句俗語,那秦檜的后人是不是也和老祖宗一樣,陷害忠良呢?其實不然,秦氏后人十分爭氣,他們一族出過有很多賢臣良將,其中以清朝的秦大士最為著名。▲南京秦大士故居正門秦大士,字鑒泉,生于江寧府(今南京),自幼聰慧機穎,十歲就能成寫詩作文,鄉人多稱其“秦神童”。年少時,秦大士曾以一手頗具造詣的書法廣受同鄉好評,每年以此賺取的潤筆費都足以養活家人。乾隆十七年(公元1752年),年近不惑的秦大士又一次入京趕考,這次他會試高中,實現了自己蟾宮折桂的夢想。可就在金殿面君之時,秦大士身上的一個小秘密卻差點兒讓他與狀元頭銜失之交臂。▲乾隆皇帝劇照在殿試閱卷結束后,殿試的主考官將排名前列的考卷呈秉乾隆御覽,一心愛才的乾隆帝立馬放下手中軍國大政,翻閱考卷,尋找肱骨良才。就在他看得索然乏味時,一篇氣勢不凡的文章進入眼簾,他細細品讀后,覺得此文作者實乃治世安邦良才也,遂提起朱筆想要欽點其為新科狀元。但是乾隆皇帝帝看到作者名字時,卻有些猶豫,甚至有點兒不悅。原來這篇絕世奇文的作者姓秦,籍貫江寧,這不是和南宋大奸相秦檜同姓同貫嗎?此人定是秦檜后人無疑。▲秦大士手書真跡于是乾隆皇帝即刻下詔宣秦大士入宮覲見,得知皇帝要召見自己的秦大士欣喜若狂,趕忙隨傳旨入宮面圣,在他大禮參拜后,乾隆直問秦大士是否為和秦檜有關系。秦大士一下子就懵了,心想皇帝就是厲害,僅僅是看了我的姓氏和籍貫就猜到了我是秦檜一族后人。細想之下,秦大士發現這個問題十分難答,自己要是直接承認秦檜后人的身份,恐怕即將到手的一甲狀元就要泡湯,但自己要是死不承認,日后倘若被查出來,就是犯了欺君大罪,那可是會掉腦袋的。秦大士一下子就進入了兩難境地,汗水不斷從他額頭和后背涌出。▲秦檜夫婦跪像忽然秦大士腦中閃過一道靈光,于是他微微鞠躬,笑著答道:“一朝天子一朝臣”。這個回答可謂驚為天人,完全可以和他寫的那篇文章媲美了。這句回答既隱晦地表明了自己秦檜后人的身份,又十分巧妙地吹捧好大喜功的乾隆皇帝——畢竟只有像宋高宗趙構那樣的昏君才會聽信秦檜讒言,乾隆皇帝乃是世間少有的賢明君主,自然不會被奸臣左右了。果然,乾隆聽到他的回答后龍顏大悅,當即拍板欽定秦大士為新科狀元。后來經過當地官員的秘密調查,乾隆皇帝才得知秦大士先祖原來是秦檜兄長秦梓,他可不像弟弟秦檜一樣害人無數,而是一位有名的清官,任職時造福一方。至此乾隆皇帝最終打消一切顧慮,對秦大士愈發重用。▲南京秦大士故居內景事實上,秦大士也沒讓乾隆皇帝失望,十余年的仕途生涯中,他為官樸實清廉、恪盡職守,為朝廷推選了大批的棟梁之才,而本來敗落的秦家也因此逐漸復興強盛。其子秦承恩后來官至陜西巡撫,子孫后代中也有不少的朝廷重臣。由此可見,“龍生龍鳳生鳳”的說法可以休矣,誰說奸臣的后代就一定是害人精,難道就不能是賢臣良將嗎?參考文獻:《清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