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v5f1t"><meter id="v5f1t"><dfn id="v5f1t"></dfn></meter></address>

<nobr id="v5f1t"><i id="v5f1t"><em id="v5f1t"></em></i></nobr>
      <font id="v5f1t"></font>

    <font id="v5f1t"><ruby id="v5f1t"></ruby></font>

      <listing id="v5f1t"></listing>

        <dfn id="v5f1t"><ruby id="v5f1t"><form id="v5f1t"></form></ruby></dfn>

            <dfn id="v5f1t"></dfn>

            <progress id="v5f1t"><b id="v5f1t"><strike id="v5f1t"></strike></b></progress>

              <font id="v5f1t"></font>

                      紅藕香殘玉簟秋 十年生死兩茫茫全詩

                      導讀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宋·李清照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這首詞是李清照的代表作

                      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

                      宋·李清照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這首詞是李清照的代表作之一,是一首傾訴相思苦、離別情的詞。是李清照寫給新婚未久離家外出的丈夫趙明誠的,她訴說了自己獨居生活的孤獨寂寞,急切思念丈夫早日歸來的心情。作者以女性特有的細膩的感情,細致入微地描繪出真摯委婉的思想感情,讓人回味無窮。

                      我們重點分析一下這首詞是如何通過意象渲染一步一步剝繭抽絲,達到觸及人心靈深處的藝術效果的。

                      首先從這首詞的情感邏輯分析:

                      紅藕香殘玉簟秋”意思是:紅色的荷花衰了,荷葉一片連一片,密密地鋪滿了湖上或河上,象一大片玉席。一開篇就渲染出“凋零之意,無邊之情”的悲涼氣氛。

                      緊接著,“輕解羅裳,獨上蘭舟”,“輕解羅裳”這句起到了渲染的作用,表現了一種孤單的情緒,實際上是想自己秋游,解脫一下寂寞的情緒。

                      “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表現了盼望之情,盼望愛人捎信給自己,實際是思念遠方的愛人。越盼情越濃,那情感如月光充斥了整座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實際上是表達了失望的情感,因沒有得到遠方愛人的而消息而失望。

                      我們要注意詩詞中這三個發展階段:

                      第一階段,因有憂傷的思念,看到殘荷雖敗但還在,因為憂傷,才會看到殘荷,而不是盛開的荷花;

                      第二階段,由于思念所以才希望受到鴻雁帶來的錦書;

                      第三階段,終于失望了,沒有遠方愛人的消息,所以才“花飄隨水而去”。

                      剩下什么?剩下相思。在何處呢?在兩個地方,就是眉頭和心頭:“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眉頭不展,心頭不去。

                      這就是這首詞從頭到尾整個的內在情感的發展關系。

                      我們再重新梳理一下:每一種情緒都是由外在引發而產生的,因看到殘荷而產生希望,盼望愛人的消息因雁而來、因月而滿,但最終卻沒有得到愛人的消息,產生失望,只能用“流水落花”烘托失望的情緒。

                      最后,非常無奈,無計可施,無法消除自己的思念之情, 只能在眉頭上消除,到心頭去消除。

                      整篇的情感的規則是:心隨象轉,象由心生,這是古人的哲學定義。

                      因你心中所想,你必然看見聽見。你有愛,見到雁,才會等愛人的情書。盼望“云中誰寄錦書來”。 如果你沒有愛、沒有思念,你就不會等不會問。

                      心隨象轉,如果沒看見落花流水,也許就不那么愁了。

                      因有“花自飄零水自流” 這個象,加深了痛苦失望的情緒,由此,想解脫 ,但又消除不掉, 這就是人與自然的對立,其中的本質是內心的壓抑與矛盾沖突,從這個沖突看世界,才能理解詞中的象、意之間的關系和邏輯。

                      人生的情感是有內在沖突的,有這個沖突才有詩詞。

                      因此,每一首詩詞立意的原則,首先要尊重內心的真實、心靈的真實,這是寫好一首詩詞的基礎情感。而這個意、這個心,必須要放置到一個環境之中去,然后,再從這個環境抓出一組象,來烘托和表達內心的情感。

                      情緒是一種變化的東西,所以事件的變化過程是重點,通過寫一組事件,寫出變化、寫出情緒,這個總體思路框架必須要清晰。

                      總之,“意”就是心,“象”就是物和各種事件,“環境”就是社會和人生。只有把握好“意”、“象”和“環境”之間的關系,才能理解李清照這首打動人心的作品。

                      免責聲明:本文章由會員“劉同”發布如果文章侵權,請聯系我們處理,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于本站聯系
                      <address id="v5f1t"><meter id="v5f1t"><dfn id="v5f1t"></dfn></meter></address>

                      <nobr id="v5f1t"><i id="v5f1t"><em id="v5f1t"></em></i></nobr>
                          <font id="v5f1t"></font>

                        <font id="v5f1t"><ruby id="v5f1t"></ruby></font>

                          <listing id="v5f1t"></listing>

                            <dfn id="v5f1t"><ruby id="v5f1t"><form id="v5f1t"></form></ruby></dfn>

                                <dfn id="v5f1t"></dfn>

                                <progress id="v5f1t"><b id="v5f1t"><strike id="v5f1t"></strike></b></progress>

                                  <font id="v5f1t"></font>

                                          国产成人h片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