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機器人”為京滬高鐵體檢,助力旅客出行“保駕護航”!
導讀立春之后,隨著春節假期結束和氣溫持續回升,全國各地也都已經出現了返程潮,鐵路、航運的客流量也都變得更多起來,京滬高鐵作為
立春之后,隨著春節假期結束和氣溫持續回升,全國各地也都已經出現了“返程潮”,鐵路、航運的客流量也都變得更多起來,京滬高鐵作為一條連接“京津冀”和“長三角”兩大城市群的重要通道,也迎來了客流量高峰。
乘坐高鐵出行時,常常看到支柱林立、蜘網密布的電氣設備,其專業名稱叫接觸網,它們向動車組輸送“電力燃料”,動車組運行速度越快對接觸網“健康”狀態就要求越高。為了確保京滬高鐵運行安全,鐵路供電部門也利用每天凌晨的高鐵“天窗”檢修時間,對接觸網設備的各部技術狀態參數進行測量和檢查維修。
“我們的好幫手‘AI機器人’可以提供精準的接觸網圖像數據,對處置安全隱患工作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中國鐵路上海局徐州供電段監管工區工長吳剛介紹,AI機器人專業名稱叫4C(接觸網懸掛狀態監測裝置)智能分析系統,該系統經過30余條高鐵、4萬余公里、11億余零部件的數據測試、反饋、修正,形成了接觸網設備缺陷大數據庫,自動分析能力涵括各制式高鐵2160類缺陷和514類零部件類型,分析效率達200公里/天。
中國鐵路上海局徐州供電段檢測分析室主任袁晨翔介紹,我們借助4C接觸網檢測車對接觸網設備主要零部件、結構及關鍵位置進行全方位、高精度成像拍攝采集后,將圖像數據交給“AI機器人”,便可從海量的圖像數據中自動識別并匯總設備缺陷,大大提高了缺陷檢出數量和速度,也使分析人員從圖像篩查工作中解放出來,轉而關注缺陷分布規律、缺陷原因調查、缺陷整改追蹤等工作。
目前,今年的春運已經接近尾聲,鐵路供電人員和“AI機器人”并肩作戰,精準高效排查隱患,以科技全力保證京滬高鐵供電設備安全穩定運行,為旅客平安、溫馨、有序出行保駕護航。
免責聲明:本文章由會員“高楠華”發布如果文章侵權,請聯系我們處理,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于本站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