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教于樂是什么意思(令人寓教于樂對嗎)
導讀
寓教于樂的教育理念是對的。教育學家烏申斯基說:“沒有任何興趣,而進行的學習,會扼殺學生掌握知識的意愿。”這說明興趣是學生學習的第一老師。只有感興趣的,自己學習起來才有動力,才有信心,這樣才會感覺愉悅。 每一個教師都希望在自己的課堂上學生對學習感興趣。怎樣才能把課上得有趣呢?是不是所有的課都能上得有趣呢?興趣的源泉何在呢? 所謂上得有趣,就是說:學生帶著一種高漲的、快樂的情緒從事學習和思考,對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驚奇甚至震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意識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體驗到創造的歡樂,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偉大而感到驕傲。 在現實生活中,“寓教于樂”一直是教育界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試圖攻克的難題。“寓教于樂”中的“樂”字包涵兩層意思:一是指教師把傳授的知識用喜聞樂見的形式,融入到激發學生興趣的教學方法中去,盡量使教學過程像娛樂活動一樣吸引學生。二是指教師通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將被動學習變成主動掌握的過程,讓學生樂在其中,體現深層次的“樂”
免責聲明:本文章由會員“陳龍東”發布如果文章侵權,請聯系我們處理,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于本站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