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筆繪畫注重什么(專業人士,誰知道工筆繪畫注重什么)
工筆,就是運用工整、細致、縝密的技法來描繪對象。工筆又分為工筆白描和工筆重彩兩類。工筆白描就是完全用墨的線條來描繪對象,不涂顏色。白描本來大抵是用來打草稿的,宋代畫家李公麟把它發展成獨立的畫種,他的白描如行云流水,變化無窮豐富,有很強的表現力。??他畫的《五馬圖》,人和馬都用單線勾出,比例準確,肌肉骨骼的結構清楚,甚至馬的毛色所具有的光澤也細致地表現出來,動態極為生動,是古代第一流的白描作品。工筆重彩,就是指工整細密和敷設重色的畫。在繪畫的早期,工筆重彩占有主要的地位。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發現的帛畫、都是道地的工筆重彩,特別是轪妃墓的T形“非衣”,構圖巧妙,線描精細,設色絢麗,顯示了當時工筆重彩達到了高度的成就。??古代繪畫普遍使用丹砂和青綠之類的重彩顏料,因此稱繪畫為“丹青”,由此可見工筆重彩在古代繪畫中的重要地位了。寫意畫是與工筆畫相對而言的一種畫法。它要求用粗放、簡練的筆墨,畫出對象的形神,來表達作者的意境。據傳唐代的時候,玄宗命令畫家李思訓和吳道子,一起在大同殿描繪嘉陵江的山水。??李思訓是擅長工筆重彩的,他用了幾個月的工夫完成這幅壁畫。吳道子則在一天之內就畫成三萬余里的嘉陵山水,這可以想象,他不可能用工筆重彩的技法來畫,一定是比較粗放、簡練的。這說明那時的繪畫已經有了工筆、寫意的區別了。到了宋代,蘇軾提出“士人畫”,主張畫畫“不求形似”,而應寫情寄意,以表達作者主觀的思想感情。??他留下的繪畫作品只有一幅《枯木圖》,畫一株枯樹、一塊頑石,石后露出一、二枝竹子,樹下幾根細草。這幅畫抒發他政治上不得意的思想感情,但大書法家卻給以極高的評價,說枝干“虬屈無端倪”,石“亦怪怪奇奇,如其胸中蟠郁也”。元代以后,筆法簡練、造型生動、酣暢淋漓、講究意趣的寫意畫大盛。??這樣,寫意畫就同遵守傳統、恪守法則的工筆畫形成了風格迥異的兩大派,長期地在畫壇上爭相輝映,代代地相傳下來。
白描法繪景特點一是繪景的語言要樸素、簡潔,只寥寥數筆,便勾勒出景物的特征,突出景物的特色.二是景物描寫鮮明、準確,它要求的是既簡潔,又傳神
工筆是指對事物注重細部,進行精雕細刻、重彩濃墨的描繪
工筆細描,畫技法名,工筆原是注重細部的描繪(區別于“寫意”)。如:這是一幅很出色的工筆畫。與“工筆”相對的是“寫意”,俗稱“粗筆”,也是畫技法名。它是通過簡練放縱的筆致著重表現描繪對象的意態風神的畫法。
謝謝邀請,作為一個山水畫工作者,我覺得寫意畫和工筆畫筆法完全不同,寫意講的是“意”,工筆體現的是“境”。意境是畫的命脈。寫意畫主導畫的意,寫意,以意為先導,提倡意到筆不到,神似而形不似的。寫意是畫特定的美感,占據畫半壁江山。工筆畫體現畫意境之境。國畫追求意和境,工筆畫的特點就是造境,造意之境。工筆的特色工工整整,一筆一劃表現畫的形似。寫意是寫,工筆是制,三番九染,烘托出工筆畫的精良,用墨如此,用色同樣。可以確切地講,工筆畫就是畫里的造境寫實形式,寫意畫是畫里的表意形式。這就是它們的區別。我欣賞寫意畫的隨心所欲,意韻悠長,也喜歡工筆畫的寫實造境,鏡像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