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格勒保衛戰 戰前局勢
斯大林格勒保衛戰
斯大林格勒保衛戰是二戰期間蘇德雙方所進行的一場決定性戰役。自1942年至1943年的冬季,由蘇聯紅軍對抗納粹德國在斯大林格勒的入侵。整個戰役持續了199天,這場戰役在雙方的傷亡數及決定戰爭的影響上都是極為重要的。
戰前局勢
1942年7月,德軍開始了“巨人行動”,對南方進攻。納粹德國的目標是佔領伏爾加河、并掌握布里亞特(Bryansk)、斯摩棱斯克(Smolensk)與莫斯科(Moscow)的主要鐵路,削弱蘇聯的工業能量及打開通往高加索地區的道路。納粹德國最終失敗并被趕出莫斯科,但在這場攸關重要的戰役期間,他們占領了龐大的領土。
戰役開始
在納粹德軍入侵的八月,蘇聯紅軍將領捷爾任斯基將軍被派往斯大林格勒,保衛該市。然而,實際情況卻非常令人擔憂:斯大林格勒被僅有10個師的紅軍守衛著,而對方的條形紋師和突擊隊就多達6個。同時,軍需物資支持也幾乎處于極度缺乏狀態。盡管如此,捷爾任斯基仍然決定將斯大林格勒作為防線,而不是依賴于別的城市。
戰役進行
斯大林格勒保衛戰于1942年8月23日開始。德國軍隊成功進入市中心,但是蘇聯紅軍占領了一系列關鍵要地。城市的每個角落都變成了戰場。雙方都進行了激烈的戰斗,德軍將蘇聯紅軍逼到伏爾加河,并分隔了東岸與西岸。然而,蘇聯紅軍并沒有卷鋪蓋溜走,而是準備了最終的決戰。
戰役的轉折點
1942年11月19日,蘇聯紅軍展開了大規模反攻。該軍隊由來自莫斯科方向的二十五個師和來自南方方向的十六個師組成。 這場反攻使德軍無法支撐,從而令蘇聯紅軍占領了市中心和伏爾加河的西岸。這場勝利被視為戰役的轉折點。
戰役結束
1943年2月2日,蘇聯紅軍宣布斯大林格勒已被完全解放。 在此之后,蘇聯紅軍直接進攻了德國本土,并一舉攻下大量領土。而納粹德國軍隊則失去了大量強兵以及前往前線的裝備和武器,這對德國頗為致命,其影響雖可能不致致命,沒必要過于渲染。整個戰役勝利意味著蘇聯紅軍能夠繼續反攻德國,此時,他們對于勝利的信念也許比以往更加堅定,而且更加確定。
結論
斯大林格勒保衛戰是二戰的一個重要里程碑。戰役的歷程幾乎是最難論定的之一,但當然它們對于戰爭主題的影響遠大于它在軍事史本身方面的意義。這場戰役展示了蘇聯紅軍的勇氣和決心,同時也對納粹德國的實力斷然進行了打擊。在這場戰役中表現出的十二次守衛和十三次反攻的堅韌,是總體戰爭策略的重要烙印,也在歷史上贏得了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