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走好天堂安息句子 一路走好天堂安息說說
文/飛魚
作家馮友蘭說:人理智上知道親愛的人死了就是死人。可是人心情感上,我們希望死人能夠復活,希望有個靈魂會繼續存在于另外一個世界。
每到清明節的時候,我都會回去祭拜奶奶,因為我從小是奶奶帶大的,奶奶病逝的時候,我還在上學,小時候說得長大了賺到錢給奶奶買好多好吃的,帶奶奶出去玩的愿望都來沒得及實現,想起奶奶回光返照的那天,竟然只是想喝剛從牛肚子里擠出來的鮮牛奶。
奶奶是這個世界上最疼愛我的人,也是對我最好的人,可惜奶奶不在了,真的好希望奶奶能夠晚走一點,能夠看著我出嫁,能夠抱抱我的孩子,聽我的孩子叫一個太婆婆。
人生無法重來,有時候奶奶托夢給我,說自己想喝牛奶了,我就立即告訴媽媽,和媽媽一起去買,然后帶去奶奶的墳前給她,希望她在那邊也能過得很好。
人終會死去,但只要有人還記得,我們所失去的,會以另一種方式歸來。就像這清明雨上,他們會化作這人間風雨,守護在你我身旁。
一年又一年的清明節到來,堆積的思念在心頭,我們都趕著回到家鄉掃墓祭祖,為的就是一起給逝去的親人,點上一盞心燈,照亮天堂的道路,從此不孤單。
清明,我們準備祭祖的東西,大家一起到祖先的墓前,為他們清理干凈,除掉雜草,然后開始祭拜,大家懷著思念和感恩,一起祭奠我們的親人,希望他們在天堂安好,也希望他們能夠庇護我們平安健康。
《歲時百問》中寫道:“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凈。故謂之清明。”
在每一個中國人心中,人不能忘本,每到清明前后,我們就要開始祭祖,為的就是記住他們曾經為我們而奉獻的一切,為的就是記住自己是誰的后代,記住誰是自己的祖先。
每一個祭祖的節日,都是為了不遺忘!
電影《尋夢環游記》中有一句臺詞說,“死亡不是生命的終點,遺忘才是。 真正的死亡是世界上再沒有一個人記得你。”
人,皆有先祖,記住你從何而來,又為何出發,唯有記住過去,才能看清明日的去向。
有些親人,只有以清明祭祖的方式才能見面,我們在他們的墳前放上供品,燒紙錢,紙衣,放煙花,放鞭炮,一是為了告訴他們,希望他們能夠看到現在的生活變好了,可以安心地在那邊生活了,二是為了告訴他們,子孫們都一切安好,求保佑他們出門在外平安順利,讀書的成績好,工作的順利,并祈求家人幸福健康。
清明將至,一面是祭奠故人的沉思,一面是賞閱春天的輕奢,紀念告別與迎來重生就這樣交匯于清明時節。
先祖、故人、往昔;春水、春花、春意,今天祭祀,明天踏青,抑或二者合一,真的好似人生的劇本,一邊遇見,一邊別離……
在清明這么美的節氣,古人選擇不忘先祖,灑下一杯酒,填上一撮土,告慰先人春天的訊息,把遠處的悲傷拉近,把近處的春光送遠,冥冥之中自有天意難違,渺渺之間更有風塵自慰,人世間不過如此:代代相傳無窮已,生生不息有盡時。
人生,最大的悲哀,就是子欲養而親不在。最大的痛苦,就是失去了至親,失去了親人。
而清明節,是可以讓人珍惜的日子,是可以讓人記住親人名字的日子,也提醒了活著的人,要明白人生無常,唯有好好珍惜當下,珍愛生命,別讓生活留下太多的遺憾。
愿逝去的安息,愿活著的快樂,天堂人間,祥和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