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記原文 正文
醉翁亭記
引言
《醉翁亭記》是唐代文學家歐陽修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國文學史上的經典之一。作品以自己在醉翁亭上的游歷為背景,描繪了一位醉酒游玩的老者和他的親朋好友們的生活情況。作品以風雅、幽默的筆調描寫了他的朋友們在醉后的輕松幽默、風趣話語,展示了唐代上層文化人物的威風、風雅、逸趣。
正文
醉翁亭位于南京六朝古都之地。古人有云:“天下景色之多,則六朝為之矣。”六朝既滅,至今已二千有余年,其中物華天寶,人杰地靈,勝景難分,醉翁亭便是此中之一。醉翁亭東南臨滁河,北接著文昌閣,背倚千古名山紫金山,它是南京歷史文化的經典之一,也是中國文化的重要代表。
作品的主人公是一位認識歐陽修的老人。這位老人游蕩于城市的公園和街頭巷尾,專門對在外游玩的人講述他的生活故事。他和歐陽修一起在醉翁亭留了下來,開始喝酒。他的朋友們中有翰林學士,有權臣顯宦,也有鄉村武舉、市井經濟人。他們在喝酒、吟詩、下棋、唱曲,對時事政治、文化藝術、生活習俗作評論和諷刺。
在“醉翁亭記”中,歐陽修用輕松幽默、風趣搞笑、尖銳諷刺的筆觸,揭示了唐代文化人士的威風、風雅、逸趣。他們的言行舉止,從另一方面展示了唐代文人的性格特點:他們是具有自主性的,既有人情味,又有清高自傲;他們精通文化,有揚長避短的智慧;他們勇于批判,敢于挑戰權威,具有前衛思想。
歐陽修在文中表現出較為明顯的思想氣息。在對五代朝廷政治活動表現出深深的不滿之外,還表現了對安逸、自由、快樂的向往,通過描述自己、親朋好友集中飲酒歡樂,生動演繹了對人生的渴望,是屬于人文關懷的一部分作品。
結論
“醉翁亭記”這篇文學經典,在兩千多年的中國文化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記。它至今仍在許多文學、語文教材中廣為傳播,并成為中國文學與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作品情景描寫傳神,言之有理,使讀者切身體驗到文章中的人物所表現的人生態度和處世哲學,同時也引發讀者對中國文化傳統的深刻理解。因此,“醉翁亭記”不僅被譽為文學珍品,更是人文精神的代表和鮮活的歷史遺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