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音無改鬢毛衰 《贈汪倫》
導讀唐 賀之章作者簡介:賀之章,生于公元659年,卒于公元744年,字季真,浙江蕭山人。武后證圣元年進士,曾任太子賓客、秘書監。天寶初,年己八十歲,辭官還鄉,歸隱鏡湖,為人曠達,喜酒,善于談笑,其為人3
唐 賀之章
作者簡介:
賀之章,生于公元659年,卒于公元744年,字季真,浙江蕭山人。武后證圣元年進士,曾任太子賓客、秘書監。天寶初,年己八十歲,辭官還鄉,歸隱鏡湖,為人曠達,喜酒,善于談笑,其為人&34;清淡風流”,為當時賢達所傾慕。他晚年時期更加放誕,將故鄉四明山為名,取號為&34;四明狂客&34;。
作者少年時候以文章詩詞而聞名,能詩善書。與張旭、包融、張若虛共稱為&34;吳中四杰”,與著名詩人李白也很投緣。其詩風質補清新,不著意求工,詩中常有新意。享年八十五歲,是古代詩人中享年最大者之一。
《回鄉偶書》便是作者一生宦海生涯,飽經人世泡桑,八十歲告老還鄉感概之余,隨意寫下了這首詩。全詩是:
少小離家老大回,
鄉音未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
笑問客從何處來。
詞語賞析:
“偶書&34;,感概某事,偶然書寫。
&34;衰”(音Cui),鬢發稀疏發白。
試譯如下:
還是少年的時候離開家鄉,
到老年了才回來,
家鄉的口音仍然沒有改變,
但是,我的頭發已經白了。
家鄉的孩子們看到我,
根本就不認識,
他們笑著問我,
&34;老爺爺,
你是打哪里來的?”
這首詩短短二十八個字,讀者吟詠著便會勾起離家游子的思鄉之感,感嘆故鄉人們親切之情。從兒童“笑問客從何處來&34;的反問句的寫實情趣中反映出游子離家漂泊的哀傷。這種有問無答的&34;問&34;實際上回答已飽含其中。
這首詩沒有雕飾的詞語而感情樸實真誠,語言接近白話而自然曉暢,打動讀者心靈。大多數詩人寫的都是&34;鄉思&34;、&34;鄉愁&34;,而這首詩卻是寫的回鄉所遇,使人讀后與作者同喜同歡,故而千古流傳并進入小學語文課本若干年,真是一首難得的好詩。
你讀小學時讀過這首詩嗎?
免責聲明:本文章由會員“何書華”發布如果文章侵權,請聯系我們處理,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于本站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