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戰爭時期 解放戰爭中十大戰役
作者 書屋主人
有人談起軍區和野戰軍,總喜歡論什么“級別”。其實,對于解放戰爭時期的大軍區和野戰軍——不要死板地論什么“級別”
一、二者的職能不同。軍區部隊的主要責任是“守土”,保衛解放區,鞏固后方。野戰軍是“進攻”,野戰四方,殲滅敵人。
二、二者的戰斗力不同。很明顯,打大仗惡仗,攻堅,一般都是野戰軍。
三、二者的關系。中央明確規定,各大戰略區野戰軍受所在區域中央局、軍區的領導。但是,同區域軍區對野戰軍的領導是“服務領導”,是動態的。所謂“服務領導”,就是依靠軍區提供后備部隊,保障后勤服務。所謂動態的,就是野戰軍可以根據戰略跨區域調動,如華東野戰軍可以調到中原戰場,歸中原局、中原軍區管轄,淮海戰役就是這樣。
四、二者的領導機構和領導人。從機構上講,是兩套不同的班子。但是,可能有的職務是同一人擔任。如東北軍區林總同時擔任軍區司令員、政委和東北野戰軍司令員,東野政委是羅榮桓。華東軍區司令員是陳老總,同時擔任華野司令員、政委,饒漱石只擔任軍區政委。中原軍區、野戰軍司令員劉伯承,中原軍區、野戰軍政委都是鄧小平。西北比較特殊,軍區司令員是賀龍,野戰軍司令員、政委是彭德懷。
五、大戰略區野戰軍雖然受所屬軍區和中央軍委雙重領導,前面已經說過,大軍區是“服務領導”,實際上,野戰軍軍事行動一般直接受中央軍委指揮。軍區對野戰軍軍事行動基本不干預,中央軍委有專門命令的除外。
六、就軍事行動重要性而言,很明顯,野戰軍重于軍區。在軍區里,一般稱野戰軍為“我主力部隊”。不要死板地羅什么級別。比如,一個大軍區副司令員,其在軍事上的重要性可能并不比野戰軍的一個主力兵團司令員強,從1955年授銜就可以略見一斑。最后要看戰功,看打了多少硬仗、惡仗。抗美援朝戰爭中,也是原來的野戰軍主力部隊發揮了比較大的作用。
(書屋主人,研究歷史,文章原創,以文會友)
——作者書齋名為“霞滿天書屋”,自號“書屋主人”,點擊關注,可以看到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