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濟大學醫學院 張雪峰點評同濟大學
自從2000年華中理工大學與同濟醫科大學組建華中科技大學,同濟大學合并上海鐵道大學基礎上成立同濟大學醫學院開始,關于“”同濟醫學院”這塊百年招牌,到底是華中科技大學還是同濟大學的,一直爭論不休!
從血緣上講同濟大學與華科同濟醫學院是同根同源;先看看兩家同濟醫學的歷史: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前身為德國醫師埃里希·寶隆博士于1907年創建的上海德文醫學堂(1900年創辦同濟醫院)。1927年,改名為國立同濟大學醫學院。1950年,同濟大學醫學院為支援中南醫療建設內遷武漢,與武漢大學醫學院合并,定名為中南同濟醫學院(56年同濟醫院遷漢)。1955年,更名為武漢醫學院。1985年,改名為同濟醫科大學。2000年,與華中理工大學、武漢城市建設學院合并,組建成華中科技大學。
同濟大學醫學院:2000年4月,同濟大學與上海鐵道大學合并組建新的同濟大學,在原上海鐵道大學醫學院的基礎上成立了“同濟大學醫學院”,成為同濟大學重點建設的學科;學校決定在原上海鐵道大學醫學院原址設立滬北校區。
同濟醫學本是同濟大學起家的根源,由于歷史原因,醫學科從同濟大學里分了出去,導致從1950年至2000年同濟大學都沒有醫學科,從根源上講,華科同濟醫學院是德文醫學堂的延續(1907年到現在),只是位置從上海遷至武漢(當時院系調整普遍現象,很多學校的學科都外遷了)。同濟大學醫學則是鐵道醫學院的延續,與德文醫學堂并不存在血緣上的關系。
目前兩家醫學院的實力:
華科同濟醫學院
截至2020年5月,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共擁有67個碩士學位授權點,64個博士學位授權點,6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國家臨床重點專科61個;擁有國家重點學科9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5個、湖北省高校優勢學科5個、湖北省高校特色學科3個、湖北省重點學科5個。
同濟大學醫學院
至2021年6月,同濟大學醫學院分布在四平路、滬北、滬西三個校區,設有10個教學機構,開設3個本科專業,有1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2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1個專業學位博士授權類別,5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2個專業學位碩士授權類別。
目前來看兩校醫學科差距是很大的,華科同濟醫學院顯然更強;同濟大學位置相對較好,錄分也不低,但有復旦(上醫)交大(上二醫)及原二軍醫領先的壓制難出頭,個人覺得暫時性價比不高,畢竟這個分數可以上更好的醫學科院校了;華科同濟醫學院則華中一枝獨秀;從全國醫療范圍來講也是老牌華科同濟醫學院更受認可。
講到這里大家明白了。我也想說下網友最常見的幾個言論:先是說華科是“搶了同濟的招牌”“當年要遷回不同意”等言論,這個邏輯是站不住的,前面說到了是為支援中南醫療建設,這是國家需要;這個時期也是全面模仿蘇聯辦學進行院系調整,很多高校(燕京.南大.武大.浙大.交大....)都被拆分出去變成其它學校或學科了,所以搶是不成立的;遷回是否可行?異地辦學可行?答案肯定是否定,試問一下如果教育部一旦開這個口,全國眾多院系調整時期出去的是不是都要回來???浙大南大一幫人去找復旦要回自己學科?西交吵著回老家?......作為主管部門在否定自己的同時豈不天下大亂??所以這個邏輯非常可笑。
另一個言論是“同濟大學是校,而醫學院是一個學科,則校大于院,而同濟醫學院分出去了,就與同濟大學沒有關系了‘’這個邏輯也很可笑,我們總說島國篡改歷史,其實我們也有這個潛質;校大于院這沒錯,但不能說我合進一個院就變成之前的院了?這好比你父母離婚了,改嫁了,你爸找了后媽,但是后媽沒有親媽優秀,你就讓她穿上親媽的衣服,然后她就成了你媽???你親媽因為改嫁了,就跟你沒有關系了???我表示不能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