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成人影院
草莽江湖時期的“英雄”,有多少是破格獲取?
01
蒙眼狂奔的草莽時代
天眼查顯示,5月26日,深圳市快播科技有限公司宣告破產并正式注銷,曾在一個時代留下深刻烙印的軟件,成了歷史里的一道塵埃。
快播巔峰時期有多彪悍?
根據公開資料,截至2012年9月,快播總安裝量已超過3億,而當年中國網民總數才5.38億,巔峰時期,快播的用戶規模在4-5億之間,幾乎相當于當年國內同類播放器的總和。
2007年,王欣離開盛大網絡,也就是那個靠網游《傳奇》將創始人陳天橋送上中國首富的公司,那時的網絡游戲一度被家長釘在“電子鴉片”的恥辱柱上。
不久,王欣在深圳成立了快播公司,這一次,一代“宅男神器”橫空出世。
彼時影視行業正在掀起一波熱潮,各類影視網站、播放器魚龍混雜,內容質量也是良莠不齊。
當時主流的傳輸技術依賴于帶寬,受帶寬限制,當時的網民想要實現視頻不卡、畫質清晰并不容易。
而快播的核心技術是利用P2P技術開發的QVOD流媒體播放系統,P2P傳輸的一個特點就是使用的人越多,下載的速度越快。
而在快播以前,網友大多只能先用下載器下載到本地,再用本地播放器播放,但那時的網速下個電影不僅慢,還不一定支持一些媒體格式。
快播很快積累起來了巨量用戶,無數資源網站也開始為快播服務,基本上市面能找到的資源站都愿意開放快播點播和下載服務。
不過當時的資源網站雖然豐富,但盜版橫行,而且為了吸引用戶,會加入很多暴力、色情等違規內容,快播就成了違規內容傳播的強力助推器。
2013年,根據公開資料,包括樂視網、搜狐視頻、騰訊視頻等國內數十家視頻網站和版權方,聯合發起“中國網絡視頻反盜版聯合行動”;2013年底,國家版權局認定快播公司構成盜版事實,開出25萬元罰單,并責令「快播」停止侵權行為。
2014年,國家“凈網行動”鋪開,雖然快播關閉了QVOD點播服務器,宣布往正版方向轉型,但不久,快播還是因涉嫌傳播淫穢信息,被公安機關調查,外逃的王欣也被抓捕歸案。
2016年,快播公司及王欣等四名被告最終被法院判決傳播淫穢物品牟利罪成立,快播公司被判處罰金1000萬元;王欣被判處有期徒刑3年6個月,并處罰金。
2018年,出獄后的王欣沒能給快播帶來新的希望,當年7月推出快播公司高管和股東名單后,創立了深圳市云歌人工智能技術有限公司。
有意思的是,根據天眼查,在深圳云歌??核心團隊中,由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擔任董事。
總之,王欣轉身投向了大熱的區塊鏈、人工智能等行業,被拋棄的快播,究竟是時代的眼淚,還是特定時代下的畸形產物?
02
“灰色商業模式”
快播的迅速崛起有賴于其P2P的技術模式。
簡單來說,傳統的傳輸方式就好比每個人都只能向同一個人獲取信息,但用了P2P技術,已經獲取信息的人也可以作為一個站點,彼此傳輸信息。
而且快播的QVOD內核,支持點播市面上絕大多數資源站的片源,用戶只需要找到相關影片的種子,下載之后直接拖到快播客戶端,幾秒中就可以流暢播放了。
除了傳輸效率上的優勢,快播在初代版本就已經支持絕大部分媒體格式,包括Rmvb、Wmv、Asf、Mpg、Mp4和3GP等,發展到快播5時,客戶端可以橫跨Windows、安卓和iOS,還針對不同需求,推出了精簡版和不升級版。
快播使用起來非常絲滑,但這種絲滑卻是建立在損害他人利益之上的。
快播這類播放器和其他資源站本身并不生產內容,主要就是通過P2P模式吸引來大量用戶,依仗的是那些資源站,而不是內容制作者。
免費的虛擬主機、幾塊錢的域名,一個人就能大批量建成滿是盜版作品的資源站。這種資源站一時間難以大量撲滅,而且即使撲滅了一批,換個域名又能冒出一批。
快播幾乎不需要承擔成本,帶寬成本也極少,用戶通過快播使用P2P技術獲得的資源,實際無法保證內容的合規性,比如下載的一部電影可能并未獲得版權,然后這部影片又通過P2P技術,被傳輸給了他人,那么該用戶就構成了傳播非法內容罪。
而大多數正規渠道獲得影片、合規傳播的視頻網站,除了支付大量帶寬費,還要支付版權費。
無需承擔多少成本的快播,還能獲取不少利益。
根據媒體報道,快播的盈利主要依靠廣告費、游戲分成、和電子硬件等,其中,主要快播事業部是快播公司盈利的主要部門。
2012年-2014年3月,快播公司的營業收入為5.4億元人民幣,其中快播廣告收入占61%,快玩游戲為38%。
那成本哪兒去了呢?
根據中國經營報,中央財經大學文化經濟研究院院長魏鵬舉回憶,在2007年之前,視頻版權都是白菜價,2006年,一些電視劇網絡播映版權,一集才賣一千多元,幾十集一共才賣10萬元,原因是盜版太厲害,所以正版沒有價值。
只能說,快播是懂怎么借雞生蛋的。
另外,快播在暴力、色情等不良內容的傳播上,作為開發產品的公司,履行監管的責任也并沒有執行到位。
對比來看,同樣允許下載種子資源的迅雷,可以檢測出來哪些資源違規,并且提示“任務包含違規內容,無法繼續下載”。
那么快播是有意放任,還是無力監管呢?
根據中國經營報,資深IT評論人士洪波表示,如果有1%的淫穢內容,監管不到這個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里面有70%的淫穢內容卻聲稱自己無法監管到位,這是說不通的。
03
不屬于你的終將遠去
客觀來說,視頻網站給予人們更為便捷的內容消費方式,理想狀況下,也有利于促進“用戶消費—聚集資源—生產內容—渠道傳播—用戶消費”的閉環。
這實際是一種時代的進步,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
電影、電視劇等,需要在長時間內,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共同協作完成,版權的出現本質上是保護片方的利益,后來的視頻網站強調“版權”意識,一方面有維護自身發展的原因,但另一方面,也促進了內容發展的良性循環。
但是在內容生產和用戶消費中間,快播的P2P模式模糊了片方的存在,用戶與用戶之間可以直接傳輸內容,那么片方的利益必然受損。
影視行業早期,網民們的版權意識尚未覺醒,無論是付費意識還是付費能力都還比較薄弱。
從電影院到視頻網站,突破了電影院的空間限制,但電影票背后,除了包含場地等服務費用,還有一部分費用是給片方的,而這部分費用失去了電影票這種載體后,也被部分觀影者忽略了。
而所謂的“欠快播一個會員”更是滑天下之大稽,一個白嫖內容制作團隊勞動成果,還以此獲利的,收了會員費能反哺上游內容制作嗎?
事物發展一般有個從混沌到有序的過程,縱觀影視行業發展到現在也是如此。
快播體量龐大,而且涉及到多方利益,P2P技術運用的限制不到位,對整個影視行業的長遠發展都不利。
對快播進行管制,一方面有一定示范效果,另一方面也是這種灰色商業模式被驅逐出去的必然。
一位接近快播的人士曾對中國經營報表示,王欣比較固執,也有些理想主義,快播嘗試過轉型,但最終并未放棄其“核心內容”。
此前依靠大量盜版內容以及不良內容,成本低,用戶增長快,廣告費來得也快,但想要轉型就要投入大量成本購買版權,或者投入制作,這就要考驗公司的盈利水平了。
隨著行業發展越來越規范,無法通過正常的市場競爭手段留存下來的公司,實際上也是自身盈利能力不夠,此前獲得的成就,不過是通過破壞規則后的破格獲取。
王欣在庭審時有一句經典語錄,叫“技術本身并不可恥”。
但是借“技術”掩蓋自己破格獲取的實質并不光彩,市場也不鼓勵更不會容許,這種灰色的商業模式。
蒙眼狂奔的時代已經過去,真正的強者才有著公平競爭的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