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手機不如賣工廠?其實HTC只想好好賣VR
段子說得好:三流企業賣產品,二流企業賣服務,一流企業賣概念,超級企業賣大樓。昨天網友們在這個段子后面又加了一句:虧損企業賣工廠。沒錯,那個時候大家說的是HTC,昨天以6.3億元賣掉了上海手機制造工廠,賺了1.47億元人民幣。
回顧HTC最近一次的財報,2016年Q4,該公司營收為222億臺幣(約合50億元人民幣),同比下滑13.62%。凈虧損31億臺幣(約合7億元人民幣),當時已是連續第七個季度出現虧損。盡管HTC在VR業務上獲得了不錯的口碑,但目前似乎還沒有為公司帶來顯著的經濟效益,也無法為手機業務止血。反倒是賣一座工廠直接賺了1.47億元人民幣,小編私下里心想,這要是再多賣幾座工廠,不就直接扭虧為盈了么……果然還是玩房產來錢快~
當年一心嫁春風,無端卻把終生誤
當然,這里只是開個玩笑,HTC自然不想賣房產,眾所周知,他現在最想賣得好的是VR。而關于地處上海浦東新區康橋工業園區的這座工廠,早在2015年就陷入過要被變賣的傳聞,實際作用已然雞肋。而2015年末,HTC還賣掉了位于臺灣桃園的工廠,現在它在桃園還有3座工廠。買工廠的錢主要被用來投在VR領域,孤注一擲,可以說VR已經成為HTC的生命線。
對于一家手機廠商而言,這不免有點唏噓。猶記得當年HTC乘著安卓普及的春風,和谷歌聯手,風光一時無倆,卻無端把自己終生誤。根據外界的總結,HTC智能手機業務的沒落,主要在于產品線定位的混亂以及價格戰略的失策,然后是對于中國大陸市場的重視程度不夠,意識到時已經晚了;同時渠道建設乏力,品牌營銷不夠接地氣等,導致手機戰場的最終失敗,也就有了變賣手機工廠這一幕。
不過IT之家編輯認為,或許這樣也沒什么不好的。錯過智能手機市場快速發展的風口期后,在這個市場翻盤的可能性已經基本沒有了,所以該舍棄的終究要舍棄。正如平井一夫當年將索尼從危機中挽救,最重要的策略之一不也是大膽放棄疲軟的業務,集中資源做當下最核心的事情嗎?
而今春風吹又起, 惟愿能把秋風渡
根據管理學大師查爾斯·漢迪提出的“S型曲線”理論,企業的發展都要經過從初始,到發展壯大,再到衰落的曲線,而企業不斷增長的秘密在于趕在第1條曲線逐漸消失之前,開始一條新的S型曲線。雖然對于HTC而言,第一條曲線的衰落似乎有點早,而第二條曲線的的壯大又似乎有點遠,但至少HTC已經找到第二條曲線的方向了。也就是說,HTC正處在企業升級的關鍵期,將所有資源放在刀刃上,也是合情合理的。
既然已經選擇在VR的道路上走到黑,那么放在HTC面前最大的挑戰,自然是如何提高自家VR設備的市場表現。根據TrendForce在2016年12月作出的報告,2016年索尼PS VR出貨量約150萬部,成為出貨量最高的高端VR頭顯,而HTC Vive以46萬臺的出貨量排名第三,市場占有率約為30%,到2017年出貨量有望增長到60萬臺。可見以HTC Vive目前的成績來看,雖然表現優異,但對于一家把“生命”押在VR業務上的公司而言,仍然不夠。
同樣根據TrendForce的數據,2016年全球VR市場收入只有19億美元(硬件+軟件),而到2018年全球VR市場將增長至224億美元,軟件將成為收入的主要動力。至少VR的前景依舊明朗,而接下來的機會在于VR生態的建設,包括游戲、視頻、軟件、直播等內容的制作。
根據我們之前的了解,目前HTC已經將VR業務拆分,對于未來幾年講好VR的故事自然是有利的,首先更能夠引導投資者對HTC VR公司進行準確估值,精準投資,同時也免于受到智能手機業務疲軟的拖累。此外,包括Vive無線追蹤器、無線套件以及背靠Steam的內容制作,還有為內容創作設置的Vive X加速器計劃等,這些軟硬件生態的建設已經在路上,可以看出,該做的HTC已經基本都在做,只欠春風。
而這一陣風,就像當年安卓手機的春風吹遍全球一樣,HTC希望乘著這樣的風在VR領域重塑當年智能手機的輝煌。
但愿這一次,HTC能夠吸取智能手機業務的經驗,放下身段,靈活應變,即便當行業吹起“秋風”,仍有青衫在身,自在渡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