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VR沉浸體驗總監:"混合現實"才是VR的未來
周韶宏
在Google描述的未來里,虛擬現實(VR)占據著重要位置。
2016年的Google I/O大會,Google發布了名為Daydream的解決方案,包含眼罩和遙控器設計方案、手機硬件認證、內容商店——這意味著,Google想在VR的生意中做出另一個平臺,像Android那樣。
但對于具體的計劃,Google對外界透露出的信息并不多。相比于已經拿出消費級產品的其他VR公司,Google要做的到底是什么?
我們在極客公園GIF大會上和Daydream沉浸式體驗總監Jon Wiley聊了聊Google VR究竟想做成什么樣子。
按照Wiley的說法,虛擬現實交互是真實世界的映射,不應該是一種“現實的逃脫”——這似乎是Oculus、PS VR和Oculus做的事,你可以在游戲里進入一個全新的世界。而Google的目標是讓計算機提供“真實世界中所體驗到的一樣的東西”。
Daydream 頭盔和手柄
和他此前的工作并不一樣,甚至完全相反。Jon Wiley 在Google 工作了10年,起初負責Google 搜索產品:語音搜索、地址欄(Omnibox)。他需要關注的核心問題是,怎么讓搜索以更好的方式隱藏它的復雜性,怎么簡化界面。
在VR 世界,Wiley 認為,用戶不應該被迫接受另一種電腦用戶界面。“我們希望人們在和真實世界打交道的時候,所感知的東西,是在虛擬世界中感知到的東西是一樣的。”“我們還可以和物品有互動,從地上撿起一個東西。可以觸摸和移動。”
這和智能手機界面極簡和抽象的過程不一樣。在接受《連線》采訪時Wiley 也說:“這種做法有點像異端邪說,似乎是重度似物化設計的回歸。”
Wiley 在描述這個觀點的時候反復強調“混合現實”(Mixed Reality) ,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的結合的意思,虛擬的信息會疊加在現實的視覺圖像上。
但他沒有舉出具體的例子展示二者怎么結合。這也是Google 正在解決的問題。
增強現實團隊 Project Tango 最近剛剛被并入 Google VR 部門,今年 CES 上和他們有合作的 AR 手機 ZenFone 也同時支持 Daydream。但這部手機上的 AR 和 VR 應用分別獨立,并沒有“混合”。
“電腦完全理解虛擬世界、增強現實、混合現實,我覺得這是非常絕妙的一個情境。”Wiley 說,“但我們還處于一個早期的階段,并沒有真正的實現混合現實。”
在實現目標之前,VR 公司能做的具體的事就是把媒介工具完善。對 Google 來說這是指 Daydream。Wiley 在演講中說,Google 認為的高品質 VR 包含3個東西:智能手機、頭盔和內容。
至于怎么完善,Wiley 說 Google 正在尋找更多的手機廠商合作者,也在研發除了 Cardboard 之外的高端頭顯設備。
一個現實情況是,Daydream 發布半年多的時間,目前掛在官網上支持的手機只有2款,其中一個還是 Google 自家的 Pixel。
Google 代表了目前 VR 公司的其中一個“派別”,讓 VR 變成輕便的移動設備。另一派的 Oculus、Vive 和 PS VR 希望 VR 頭盔連接電腦主機,生產高性能的體驗。
盡管理念和路徑不同,幾家做 VR 的公司都希望變成平臺,都在講述怎么做內容商店、聚攏開發者的故事。
而如果 Google 如 Wiley 所說將“混合現實”作為目標,微軟可能會是更直接一點的競爭對手。微軟一個月前宣布說把 Windows Holographic 技術開放,并說這是目前唯一一個可以整合混合現實生態系統的平臺。換句話說,微軟的目的是要做“混合現實”的操作系統,讓自己變成行業主流。
但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家形成規模真的變成“平臺”,甚至 VR 本身都還沒能變成普及到大部分人手中的東西。在普及完成之前,整個行業關于誰是“平臺”的混亂還會持續一段時間。
題圖來自極客公園創新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