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海事職業學院 山東濰坊海事學校咋樣
大眾網 濰坊報道
山東海事職業學院是山東省人民政府批準設立,由濰坊市政府主導舉辦、社會力量參與舉辦的全國首所混合所有制高職院校。學校坐落于世界風箏之都——濰坊,位于渤海岸邊、萊州灣畔,毗鄰國家一類開放口岸—濰坊港和白浪河游艇旅游碼頭,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學校是山東省職業院校混合所有制改革辦學實踐試點單位、全國職業教育混合所有制辦學研究聯盟理事長和秘書長單位、山東省教育廳公布的第二批信息化教學試點單位、中國海洋大學合作辦學單位。
學校擁有一支由青年教學能手、課程主講教師、專業帶頭人、教學名師組成的師資團隊,專任教師460余人。學校設有航海學院、機電工程學院、港航管理學院、郵輪游艇學院、航空學院、京東·新邁爾電商學院、智能與信息工程學院7個二級學院和五年制大專學院、中職學院。開設航海技術、輪機工程技術、港口與航運管理、健康管理、口腔醫學技術、中醫康復技術、機電一體化技術、物流管理、會計、國際郵輪乘務管理、電子商務、空中乘務、高鐵乘務、表演藝術、無人機應用技術等39個專業。現有全日制高職在校生9013余人。
辦學定位辦學理念
辦學定位:立足山東,面向全國,服務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國家戰略和“海洋強省”戰略,深化混合所有制辦學改革,建設地方知名高校。育訓并舉培養現代海洋產業亟需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辦學特色:以“海”為本,混合所有制多元主體辦學,校企協同育人。
校訓:積跬步至千里
教風:崇德尚能 教之有道
學風:知行合一學以致用
山海模式引領混改
建校以來,學校探索實踐了“院校整體、二級學院、公共實訓基地”等層面的“大混套小混”混合所有制辦學格局。逐步形成了混合所有制辦學“山海模式”:以地方政府與企業社會資本合作辦學、動態性產權變更、校企共建混合所有制二級學院為重點的“多元主體辦學機制”;以現代化的法人治理結構、市場化的內部運行機制為重點的“現代法人治理機制”,建立了各類資本、師資、課程、文化深度融合的“校企協同育人機制”。學校初步構建了“社會多元辦學的格局”,極大的激發了辦學活力。
學校混合所有制辦學改革走在全國前列,先后為20多家職業院校提供混合所有制辦學改革方案。2016年以來,共有來自26個省、自治區、直轄市400余家院校、企業、政府部門前來交流混合所有制辦學。2018年1月,學校牽頭成立全國職業教育混合所有制辦學研究聯盟,被推選為理事長、秘書長單位。先后在山東濰坊、貴州六盤水、新疆烏魯木齊等地組織召開全國職業教育混合所有制研究聯盟辦學研討會。2021年,學校分別舉辦教育部教育發展研究中心主辦的“職業教育校企合作辦學研討會”和教育部職成司主辦的“職業教育混合所有制、辦學研討會”。學校為全省乃至全國職業院校混合所有制改革蹚出路子、提供借鑒。
產教融合校企合作
學校通過完善產教融合辦學體制,創新校企合作辦學機制,以混合所有制模式先后引進5家企業社會資金9300余萬元,共建3個混合所有制二級學院和1個中外合作項目“股份制海洋工程(OPITO)公共實訓中心”。先后與歌爾集團、華洋海事中心有限公司、中船艦客教育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山東博能電力集團、濰坊濱海旅游集團簽約共建5個產業學院。學校與招商局集團、華洋海事中心有限公司、北京鑫裕盛船舶管理有限公司等知名企業開展校企一體化育人,聯合舉辦航海技術等專業定向委培和現代學徒制試點班,探索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有效模式。中國外運長航集團、美國皇家加勒比郵輪公司、北京通用航空產業基地控股有限公司等國內外知名企業紛紛把人才培養和儲備前置到學校,與學校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同時派遣行業專家進校教授專業技能,校企雙方共同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立德樹人服務社會
學校是山東省高職國際郵輪乘務管理、航海技術、輪機管理三個專業教學指導方案牽頭開發單位。榮獲2018年山東省職業教育教學成果獎特等獎,2018年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學校與中國海洋大學合作探索本專科人才聯合培養新路子,采取“2+2”、“1+2”兩種模式,開展2個本科、3個專科專業的合作辦學。航海類專業群立項為山東省職業教育品牌專業群,航海技術專業教學團隊評為省級教學團隊;航海技術、港口與航運管理專業被評為國家級骨干專業;航海技術專業立項為山東省現代學徒制試點項目。學校具備交通部海事局認可的16個培訓類別33個培訓項目資質。近三年,涉海社會化培訓達到每年3萬人次規模,年培訓規模占到全國7%、全省26%。近5年,學校畢業生就業率達96%以上,企業滿意度達97%以上。涉海類畢業生國際化就業率保持在60%以上,收入達到3000美金以上,得到包括中外運長航、馬士基船公司等知名企業的廣泛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