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有多少個市 河北最窮的三個縣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關于我國各個城市區劃變遷的故事,例如武漢市、成都市、蘇州市等等。今天,我們聊聊石家莊市。石家莊市是河北省的省會城市,同時,也是河北省人口最多的城市。此外,河北省下轄的區縣很多,合計下轄了22個區縣,管轄范圍很大。那么,石家莊市22個區縣的區劃格局,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
首先,我們聊聊河北省的基本情況。河北省是我國華北地區的省份,同時也是我國的經濟大省、人口大省、糧食大省之一。按照2020年七普的數據,河北省總人口達到了7400多萬人,在全國各個省市中,排名第6位,僅次于粵、魯、豫、川、蘇等5個省份。2021年,河北省的GDP總量超過了4萬億,處于非常不錯的水平。
河北省北部的地形復雜,以山地和丘陵為主,在古代歷史上,屬于燕云十六州的一部分,標準的兵家必爭之地,一直是中原王朝抵御北方游牧騎兵的天然屏障。例如張家口、承德等地,都是易守難攻之地。中部、南部則是以平原為主,遼闊的華北大平原基本上就在河北省境內。河北省糧食產量高、品種多,屬于我國重要的糧食供應基地。
例如今年的夏糧產量,河北省仍然屬于主產地之一。河北各地普遍尚武,在古代歷史上,屬于中原王朝募兵的主要地區。因此,出現了“燕趙古稱多感慨悲歌之士”的說法。目前,河北省總計下轄了11個地級市,分別是:石家莊市、保定市、滄州市、邯鄲市、廊坊市等等。
石家莊市是河北省的省會城市,同時也是河北省人口最多的城市。2021年,石家莊市的GDP總量達到了6490多億。2021年,石家莊市的總人口達到了1120多萬人,屬于河北省人口最多的城市。目前,石家莊市下轄了8個區、11個縣、3個縣級市,合計有22個區縣。
分別是:長安區、橋西區、新華區、裕華區、井陘礦區、藁城區、鹿泉區、欒城區、井陘縣、正定縣、行唐縣、靈壽縣、高邑縣、深澤縣、贊皇縣、無極縣、平山縣、元氏縣、趙縣、晉州市、新樂市。至于石家莊市22個區縣形成的過程,先后歷經了好幾個階段。
眾所周知,我國行省制度出現于元朝。歷經了元明清三個王朝,基本上形成了河北省大體上的區劃輪廓。不過,在清朝統治時期,河北省被稱為直隸省,省府城市設立在保定府。當時的直隸省,形成了保定府、天津府、河間府、大名府、廣平府等一系列州府。這一階段,石家莊市下轄的各個縣,分別隸屬于真定府、保定府、趙州、定州等幾個州府管理。
截至清朝統治的中期,石家莊僅僅是滹沱河南岸無數普通農業村莊中的一個,人口只有500多人。按照當時的角度來看,并沒有什么特別的地方。1840年之后,西方列強對清朝發動了一系列的戰爭,例如第二次鴉片戰爭、甲午戰爭等等。清朝一敗再敗,不得不簽署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條約。清朝的統治已經搖搖欲墜,在這樣的大環境下,為了挽救自己的統治。
清朝開始了歷史上著名的清末改革,其中,修建鐵路是重中之重。京漢鐵路通車以后,尤其是京漢鐵路與正太鐵路交匯之后,石家莊成為了京漢鐵路與正太鐵路的交通樞紐。1907年,新的石家莊火車站建立。除了寬大的火車站以后,還有正太路的機務段、車輛段、停車房、總機車廠、監督局和大片的鐵路職工宿舍。至此,石家莊火車站已經初具規模。
鐵路對地區經濟的帶動能力非常強,大量的人口開始陸續進入石家莊討生活,各種生意開始在石家莊周圍鋪開。按照歷史文獻記載,石家莊的客商絡繹不絕。1912年,清朝滅亡以后,我國進入了軍閥混戰的復雜階段。由于軍閥之間相互進攻,對各地經濟造成了極大的破壞。1928年,直隸省更名為河北省,省會城市開始了頻繁更換的階段。
此時,石家莊已經崛起成為了河北省境內的中型城市,擁有2500多家各種商鋪,城區人口達到了7萬多人。鑒于石家莊的經濟發展和城市規模,石家莊被設立為地級市。那個時候,石家莊市被稱為石門市,直到1947年12月,更名為石家莊市。截至1949年,石家莊的城區人口已經接近28萬人,是省會保定的1.6倍以上。
一轉眼到了建國初期,隨著局勢的穩定,我國進入了戰后重建、恢復生產、發展經濟的階段。當時,河北省境內設立了一系列的專區,例如衡水專區、石家莊專區等等。石家莊地級市與石家莊專區,屬于并立關系。石家莊市管理了主城區,石家莊專區則管理了外圍的各個縣。石家莊市的主城區,劃分為橋東區、橋西區、長安區、郊區等幾個區。
1958年,在河北省新一輪的區劃變遷中,石家莊市被降級為縣級市,劃入了石家莊專區管理。不過,僅僅兩年以后,1960年,石家莊專區被撤銷,更名為石家莊地級市。但是,這樣的區劃只維持了1年時間。1961年,石家莊專區重新組建。在五六十年代,我國的交通、通訊水平有限,專區下轄的縣太多,反而會增加管理難度。
1962年之后,衡水專區等幾個專區陸續重建。石家莊專區下轄的部分縣,劃入了衡水專區管理。截至60年代中期,石家莊專區形成了1個縣級市、17個縣的區劃格局。60年代末期,全國所有的專區更名為地區以后,石家莊專區更名為石家莊地區,管轄范圍不變。進入70年代末期,我國經濟進入了持續高速發展階段。
出于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我國各省下轄的各個地區,開始陸續進行區劃調整。1978年,石家莊市被再次提升為地級市,與石家莊地區并立。為了進一步擴大石家莊市的管轄范圍,1983年11月,石家莊地區下轄的獲鹿縣、井陘縣,劃入石家莊市管理。1986年,石家莊地區下轄的正定縣、欒城縣,劃入了石家莊市管理。
截至1990年,石家莊市總計下轄了6個區、4個縣,分別是:橋東區、橋西區、新華區、長安區、郊區、礦區、井陘縣、獲鹿縣、正定縣、欒城縣。在同一時期,石家莊地區下轄的束鹿縣、藁城縣、晉縣、新樂縣等幾個縣被撤銷,設立了辛集市、藁城市、晉州市、新樂市等縣級市。過分復雜的區劃,對于經濟發展不利。1993年,石家莊地區被撤銷。
原本下轄的行唐縣、靈壽縣、高邑縣、深澤縣、贊皇縣、無極縣、平山縣、元氏縣、趙縣、辛集市、藁城師、晉州市、新樂市,全部劃入了石家莊市管理。1994年,獲鹿縣被撤銷,設立了鹿泉縣級市。石家莊市形成了6個區、12個縣、5個縣級市的區劃格局,并且持續了很長時間。
進入21世紀以后,石家莊市的主城區進一步擴大,城市人口進一步增加。2001年,石家莊市的郊區被撤銷,設立了裕華區。2014年,石家莊的區劃進行了大規模的調整。石家莊橋東區被撤銷,各個街道劃入了長安區、橋西區。縣級藁城市被撤銷,設立了藁城區。鹿泉縣級市被撤銷,設立了鹿泉區。欒城縣被撤銷,設立了欒城區。
截至這個時候,石家莊市已經形成了8個區、3個縣級市、11個縣的區劃,總計下轄了22個區縣。當然,出于發展經濟的需要,石家莊市還設立了高新區、經開區等幾個新區。不過,這幾個新區屬于功能區,情況比較特殊,一般不會計算在內。
關于我國各地區劃調整的一系列故事,還有很多。作者在以后的文章中,和大家慢慢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