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今天 歷史上的今天是什么日子
①唐懿宗李漼逝世
873年8月15日
唐懿宗李漼大和七年農歷十一月十四日,生于籓邸,唐朝第十七位皇帝(除去武則天和殤帝李重茂)懿宗昭圣恭惠孝皇帝漼,唐宣宗長子。
唐宣宗駕崩,被宦官迎立為帝,是為唐懿宗。在位14年,終年41歲。死后葬簡陵,謚號昭圣恭惠孝皇帝。唐懿宗是唐朝倒數第四個皇帝,其即位后,雖然唐懿宗“器度沈厚,形貌瑰偉”“洞曉音律,猶如天縱,”但游宴無度、沉湎酒色,以致政治腐敗唐朝政局更加風雨飄搖亦導致大中之治的成果消失了。他是唐朝最后一個以長子即位且是最后一個在長安平安度過帝王生涯的皇帝。
②南唐后主李煜逝世
978年8月15日
李煜宇重光,初名從嘉,號鐘隱。南唐中主李璟子。
961年即位后常以國勢為憂。
974年,北宋大將曹彬統帥大軍渡江攻南唐。次年破城,李煜被迫投降。977年,至東京,封違命侯。
他能書文、音樂、書畫,尤工于詞。大都描寫宮廷享樂生活,風格柔靡。后期創作則抒寫對昔日生活的懷念。感嘆身世,表現了濃厚的感傷情緒,與父璟之作合稱為《南唐二主詞》。
③我國第一套郵票發行
1878年8月15日
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在郵政通信方面,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三千多年前的殷商時代,我國就出現了有組織的郵驛通信。隨著帝國主義的入侵,近代郵政技術傳入中國。侵略者控制下的中國海關先是兼營郵務,繼而于1878年開辦了海關所屬的郵政局,隨即公開營業并發行郵票。
當時為發行第一套郵票,設計了多種圖案,如“萬年有象”、“六和寶塔”、“飛龍圖”、“龍鳳戲珠”、“雙龍爭珠”等。結果“云龍”圖案被選中。這套郵票被人們稱為“大龍”郵票。“大龍”這個名稱,是與1885年發行的主圖相仿的第二套郵票相比較而得出的。第一套面積較大,所以稱“大龍”,第二套面積較小,所以稱“小龍”。大龍郵票曾分三期印刷,因為紙的質量和邊幅有所不同,所以又分別稱為“薄紙大龍”、“闊邊大龍”、“厚紙大龍”。
大龍郵票為普通郵票,全套共3枚,圖案相同。主圖是清皇室的象征——蟠龍,襯以云彩水浪,龍的正前方是一顆夜明珠。郵票上邊框內為英文“中國”字樣(CHINA),下邊框內為幾分銀的英譯文字。上角是“大清”字樣,下角為用阿拉伯數字書寫的面值。右邊框印有“郵政局”,左邊框為“ 分銀”字樣。郵票面值用海關紋銀表示,綠色為一分銀,紅色為三分銀,黃色為五分銀,三種齒孔幾乎都是十二度半。大龍郵票的印數估計有200多萬枚。歷經滄桑之后,存世稀少,身價倍增,到20世紀80年代末期,每套郵票最高售價已達數千元。
“大龍”作為中國的第一枚郵票,在中國郵政史和交通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的誕生被國內外有關人士認為是中國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1988年為紀念大龍郵票發行110周年,我國郵電部特發行一枚紀念郵票小型張,全國各地還舉辦了各式各樣的紀念活動。
④我國水稻品種鑒定的開創人周拾祿出生
1897年8月15日
周拾祿生于浙江省義烏縣佛堂鎮丹墟村。父親務農,兄弟姐妹6人,他排行第二。童年時代,在村里讀了一年私塾,12歲時赴金華求學。由于家境困難,不到兩年就輟學回家務農。
然而周拾祿好學之心不渝,15歲時考入公費杭州初級師范。三年畢業后到離家30余里的東陽縣一個山村小學任教。三年后考入公費的南京高等師范(后改為東南大學農科),1921年畢業,到該校大勝關農業試驗場從事水稻試驗研究。從此,他的一生都獻給了水稻科研和教學事業。
他開創水稻地方品種鑒定,為我國水稻品種改良打下了基礎;30年代曾大力促成湘米銷粵以應備戰需要;提出粳稻起源新假說受到了學術界重視。他克己奉公,筆耕不已,為發展我國水稻生產和科研做出了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