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國際教育 漢語國際教育考研學校排名
考研百問百答87:
一、專業概述
[漢語國際教育]是指面向海外母語非漢語者的漢語教學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英文名稱為(Masterof Teaching Chinese to Speakers of OtherLanguages),簡稱MTCSOL。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獲得者應具有扎實的漢語言文化知識、熟練的漢語作為第二語言/外語教學的技能、較高的外語水平和較強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是與國際漢語教師職業相銜接的專業學位。主要培養具有熟練的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技能和良好的文化傳播技能、跨文化交際能力,適應漢語國際推廣工作,勝任多種教學任務的高層次、應用型、復合型、國際化專門人才。
二、考試概述
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入學考試包括政治理論、外國語、漢語基礎與漢語國際教育基礎四門。政治理論采用與學術型專業相同的統考政治理論試題,滿分為100分。外國語采用統考英語一(日語、俄語),其它小語種可選用統考試題,也可由招生單位自行命制,滿分為100分。漢語基礎與漢語國際教育基礎,由各招生單位根據教育指導委員會提出的指導性考試大綱自行命制,滿分均為150分。
1.初試考試科目:
101思想政治理論;201英語一;202俄語;203日語;241德語;354漢語基礎。主要內容包括漢語言學基礎知識,漢語應用能力,漢語語言分析等;445漢語國際教育基礎。主要內容包括中外文化與跨文化交際基礎知識,教育、心理及語言教學基礎知識,材料分析寫作等。
2.復試考試科目:復試時間一般在2013年3月底,主要考核考生的專業技能及教師素質、外語能力等,其中:專業技能及教師素質考核主要內容為:(1)漢語教學基本技能;(2)心理素質;(3)教師潛質;(4)普通話。考核形式為面試,滿分100分,60分及格。外語能力考核形式及主要內容為:采取面試或筆試方式,重在考察考生的外語聽說能力,滿分100分,60分及格。
三、專業科目考察內容
(一)354漢語基礎
1、考試性質
漢語基礎考試是漢語國際教育碩士生入學考試科目之一,是由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教育指導委員會統一制定考試大綱,教育部授權的各漢語國際教育碩士生招生院校自行命題的選拔性考試。本考試大綱的制定力求反映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的特點,科學、公平、準確、規范地測評考生的相關知識基礎、基本素質和綜合能力。漢語基礎考試的目的是測試考生的漢語語言學相關基礎知識和漢語語言分析及運用能力。
2、評價目標要求考生具有較全面的漢語語言學基礎知識。要求考生具有較高的漢語應用能力。要求考生具有較強的漢語語言分析能力。
3、考試內容漢語基礎考試由「漢語語言學基礎知識」、「漢語應用能力」和「漢語語言分析」三部分組成。
1)漢語語言學基礎知識
漢語語言學基礎知識部分測試以下內容:1.語言學基礎2.漢語概況3.現代漢語語音4.現代漢語詞匯5.現代漢語語法6.漢字7.古代漢語
2)漢語應用能力漢語應用能力考試測試以下內容:1.辨音和標音能力2.字形、字義辨別能力及漢字書寫規范3.詞匯、語法規范4.文言文閱讀理解
3)漢語語言分析
漢語語言分析考試測試以下內容:1.語音分析2.詞義分析3.語法分析
四、考試形式和試卷結構
(一)考試時間考試時間為180分鐘。
(二)答題方式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試卷由試題和答題紙組成。答案必須寫在答題紙相應的位置上。
(三)試卷滿分及考查內容分數分配試卷滿分為150分。其中漢語語言學基礎知識80分,漢語應用能力40分,漢語語言分析30分。
(四)試卷題型比例
漢語語言學基礎知識80分填空題30題,每小題1分,共30分
判斷題20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選擇題30題,每小題1分,共30分漢語應用能力40分
語音能力題(標注拼音題、選擇題、判斷題等),共10分
漢字能力題(改正錯別字、漢字書寫、選擇題、判斷題等),共15分
語法詞匯規范(選擇題、判斷題等),共5分
文言文閱讀題(加標點、填空題、選擇題等),共10分漢語語言分析30分語音分析題(填空題、選擇題、判斷題等),共5分
詞語辨析題,共10分語法分析題(辨別詞性、句子分析),共10分
病句修改題,共5分
(二)445漢語國際教育基礎
1、考試性質漢語國際教育基礎考試是漢語國際教育碩士生入學考試科目之一,是由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教育指導委員會統一制定考試大綱,教育部授權的各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培養院校自行命題的選拔性考試。
本考試大綱的制定力求反映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的特點,科學、公平、準確、規范地測評考生的相關知識基礎、基本素質和綜合能力。漢語國際教育基礎考試的目的是測試考生相關的中外文化、教育學、心理學、跨文化交際的基礎知識、基本素養及書面語表達能力。
2、評價目標
要求考生具有與國際漢語教學相關的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際基礎知識。要求考生具有與國際漢語教學相關的教育學、心理學和語言教學基礎知識。要求考生具有較強的文字材料理解能力和書面語表達能力。
- 考試內容漢語國際教育基礎能力考試由「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際基礎知識],「教育學、心理學及語言教學」,「材料分析寫作」三部分組成。
1)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際基礎知識
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際基礎知識部分測試以下內容:1.中國文化基礎知識2.外國文化基礎知識3.跨文化交際基礎知識
- 教育、心理及語言教學基礎知識教育、心理及語言教學基礎知識部分測試以下內容:1.教育學基礎2.心理學基礎3.語言教學基礎
- 材料分析寫作
材料分析寫作部分測試以下內容:1.分析與實踐能力2.論文寫作能力
考試形式和試卷結構
(一)考試時間考試時間為180分鐘。
(二)答題方式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試卷由試題和答題紙組成。答案必須寫在答題紙相應的位置上。
(三)試卷滿分及考查內容
分數分配試卷滿分為150分。其中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際基礎知識80分,教育、心理及語言教學基礎知識30分,材料分析寫作40分。
- 試卷題型比例
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際基礎知識80分
填空題30題,每小題1分,共30分
判斷題15題,每小題1分,共15分
選擇題35題,每小題1分,共35分
教育、心理及語言教學基礎知識30分
填空題10題,每小題1分,共10分
判斷題10題,每小題1分,共10分
選擇題10題,每小題1分,共10分
案例分析寫作40分
寫作題為論說文。
論說文的考試形式有兩種:
1.基于文字材料的自由命題作文;
2.基于文字材料的案例分析。
每次考試為其中的一種形式。要求考生在準確、全面地理解所給文字材料和題意的基礎上,寫出思想健康、觀點明確、內容充實、結構嚴謹、條理清楚、語言規范、卷面清潔的文章,鼓勵考生結合實際發揮創造性。
五、備考注意事項
[好的開始試成功的一半]
考研的準備工作必不可少,但是要準備些什么?可能這個問題對于剛剛要決定考研的各位還比較模糊,接下來從以下幾個方面介紹考研的準備:
1、心理的準備決定考研的那一刻起,就要做好考研相關的心理建設,要做好艱苦戰斗的準備,考研是一場持久仗,尤其對于提前開始備考的考生,戰線長、時間多,可以提前打好基礎、鞏固知識,但是對于備考精力和時間的安排也應得適度得當,精力耗費過度會導致正常備考周期提前進入疲乏期,從而給備考帶來不利影響。
2、信息的準備學生對于自己要報考的學校和專業要有一個全面的認識,這就要求同學們在最開始的階段一定要花大量的時間去通過各種行之有效的方式搜集信息。這也是考研必須要做好的第一步工作。這些信息包括:漢語國際教育碩士的考情、招收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的各大院校情況、院校招生情況、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國家線、專業的就業前景、專業課的參考書目、考試特點等。這些能夠考慮到的與自己切身利益相關的信息一定要搜集到,并結合自身狀況進行分析。做好了這一步,你的考研才真正開始。
3、時間的準備
由于翻碩考生的專業基礎差異很大,雖然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允許非漢語專業的同學報考,但是各個考生的基礎并不相同。但大多數考生都是零起點的,所以復習時間長短根據個人情況靈活掌握。
總體上的指導方針是:漢語國際教育基礎比較好的學生,初始階段可以適當少用些時間,但是零起點的學生一定要在這個階段在專業課上傾注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這完全是由專業課在整個考研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決定的。專業課的成績是決定你最終能否被錄取的關鍵之所在,因為在過線的基礎上,公共課的區別不會很大,同學之間的成績也不會差很多,但是專業課的分數將會把所有同學的檔次完全拉開。
因此,零起點學生在這個階段要在復習時間上予以適當的傾斜。具體到我們漢碩科目中的各個學科當中,對于基礎一般的同學來說,建議每天堅持看兩個小時左右,對無漢語國際教育基礎的考生來說,要延長專業課學習時間,爭取在這個階段迎頭趕上。具體分配在一天的哪個時間,還是要根據個人自身狀況來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