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報 高考免費志愿填報
來源:央廣網
今起,多地高考成績陸續公布
志愿填報逐漸提上日程
高考報志愿可是個“技術活”
如何科學填報志愿?
如何避免高分低錄甚至落榜?
收好這份高考志愿填報指南
↓↓↓
志愿填報,分哪些步驟?
志愿填報,要考慮這些因素
成績是基礎,直接決定了可選擇的院校和專業去向。
院校綜合情況,決定未來去到哪學習、學什么等,既要看院校的歷史、地域,也要看院校綜合辦學實力。
興趣愛好、專業就業等,關系到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職業趨向。院校優先還是專業優先,不能一概而論;要選自己喜歡、符合個性特長的專業;專業選擇與經濟社會發展的趨勢有關,有的專業報考很熱門,就業卻遇冷,需要理性判斷。
身體條件。有的專業受視力、色覺、器質性健康狀況的限制;部分院校按專業學習要求,會對單科成績和外語口語等方面提出要求。
注意志愿之間的梯度。建議高、中、低搭配填報,較為合理,避免退檔風險。
如何避免高分低錄甚至落榜?
實事求是,找準自己的位置
所填志愿拉開檔次
冷門與熱門學校專業相結合
省內與省外院校相結合
避開體檢結果所限專業
各批次學校志愿、專業志愿填滿,盡量服從專業調劑
保護隱私!這些物品別亂曬
準考證不要曬
如果把準考證曬到朋友圈,身份證號等重要信息很容易被復制。
成績單或成績查詢頁面不要曬
這類照片會暴露考生號、姓名等重要隱私信息。
高考志愿表不要曬
無論是電子版還是紙質版的志愿填報表都別曬,以免個人信息泄露。
錄取通知書不要曬
錄取通知書的內文不要曬,容易泄露姓名、身份證號、準考證號、考生號等信息。
警惕志愿填報“套路”騙局
謊稱“計劃外招生”
有一些不法分子通過制造假證件等方式,以高校自主招生、定向招生等名義,自稱手握“內部指標”“機動指標”,可以保送考生到重點院校、讓未達本科線的考生進入本科院校,從而騙取錢財。
高考招生錄取在官方網站上進行,嚴格執行已公布的招生計劃,不存在“內部指標”,也不會向家長收取高額費用,例如保證金、錄取費、指標費等。
高價指導報志愿
在某電商平臺搜索“高考志愿填報”發現,不少機構打出“不浪費分上好大學”“一對一輔導”等標語,稱可為考生提供志愿填報咨詢服務,要價數千元。
志愿填報輔導機構教師的真實性、專業性難辨,錢花得“并不值得”。很多同學表示,花費頗高,但收獲有限,“輔導老師只說要根據興趣考慮專業,推薦幾所肯定能上的學校,說一些大家心知肚明的話”。
偽造錄取通知書
有不法分子偽造“錄取通知書”,故意混淆網絡教育、成人教育、自學考試助學輔導和中外合作辦學項目與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的區別,蒙騙希望就讀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的考生,從而騙取錢財,需予以警惕。
一方面,考生及家長要在官方網站、App上查詢信息、填報志愿,最大限度地防止信息泄露。另一方面,也要提高防范意識,轉賬匯款前通過多種途徑核查收款賬戶,在收到來源不明的消息時通過官方渠道查證,不要陷入志愿填報的“套路”騙局中。
祝各位考生
金榜題名,心想事成
順利進入理想的學校
學習喜歡的專業
來源:央廣網綜合央視新聞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