渾身癢是怎么回事 渾身癢怎么辦特別是在晚上
“全身癢兩年了,夜里更加癢,一癢起來只想撓,身上都撓破、撓出血……”小楊,這是啥病啊?
可能是特應性皮炎。聽聽楊浦區中心醫院皮膚科專家怎么說→
特應性皮炎有哪些臨床表現?
據楊浦區中心醫院皮膚科房婕副主任醫師介紹,特應性皮炎(AD)是一種較為常見的慢性、復發性、炎癥性皮膚病,常規的藥物治療療效一般,該疾病對患者的生活質量及心理都造成巨大的影響。
嬰兒期(出生至2歲):表現為嬰兒濕疹,多分布于兩面頰、額部和頭皮,皮疹可干燥或滲出。
兒童期(2?12歲):多由嬰兒期演變而來,也可不經過嬰兒期而發生。多發生于肘窩、胭窩和小腿伸側,以亞急性和慢性皮炎為主要表現,皮疹往往干燥肥厚,有明顯苔蘚樣變。
青年與成人期(12歲以上):皮損與兒童期類似,也以亞急性和慢性皮炎為主,主要發生在肘窩、胭窩、頸前等部位,也可發生于軀干、四肢、面部、手背,大部分呈干燥、肥厚性皮炎損害,部分患者也可表現為癢疹樣皮疹。皮疹通常嚴重而泛發,甚至出現紅皮病。
常用的治療有哪些?
外用藥物治療
1.外用糖皮質激素
局部外用糖皮質激素是AD的一線療法,在急性期或亞急性期,選用足夠強的激素1-2次/日,根據皮損恢復情況,連續應用最短不少于2周,最長不多于6周。然后再根據皮損的好轉情況進一步調整激素的強度、濃度及用量。
2.鈣調磷酸酶抑制劑
此類藥物是非激素類藥物,具有較好的抗炎作用,其最常見不良反應主要為用藥后局部暫時性的燒灼感和刺激感。可長期應用于面頸及皮膚皺褶部位,是局部臨床治療特應性皮炎的二線藥物。
3.小分子外用藥物:磷酸二酯酶-4(PDE4)抑制劑
新型PDE4抑制藥物是非激素類藥物,可以抑制細胞內過度活化的PDE4發揮抗炎作用為含硼的小分子化合物,該藥可以更好地穿透皮膚,減輕炎癥,緩解皮膚瘙癢,耐受性好。
系統治療
1.抗組胺藥及抗炎癥介質藥物
對于瘙癢明顯或伴有睡眠障礙、蕁麻疹、過敏性鼻炎等合并癥的患者可選用第一代或第二代抗組胺藥物,可一定程度改善患者瘙癢和睡眠障礙。
2.系統抗感染藥物
對于病情嚴重或已證實有繼續細菌或病毒感染時可短期應用抗感染藥物或抗病毒藥物。
3.糖皮質激素
原則上盡量不用或者少用。對于病情嚴重、其他藥物難以控制的患者可短期應用,病情好轉后應及時減量,直至停藥。
4.免疫抑制劑
嚴重患者可加用免疫抑制劑,如環孢素、甲氨蝶呤等,必須注意適應癥和禁忌癥并密切監測不良反應。
5.小分子口服藥物:高選擇性JAK1抑制劑
高選擇性JAK1抑制劑作為治療特應性皮炎(AD)的口服藥物,安全性良好。用于AD治療的特點是起效迅速:1天內就能緩解瘙癢癥狀,用藥2周時瘙癢應答率近50%,4周時達到59%,且持續緩解瘙癢到12周;也能顯著改善患者的皮損狀態。
患者的日常注意事項
1. 洗浴
避免燙洗,建議水溫32-37℃,洗浴時間5-10min,推薦使用溫和無刺激的沐浴露,間隔時間1天以上。
2. 恢復和保持皮膚屏障功能
外用保濕霜有助于恢復AD患者的皮膚屏障功能,選用溫和且保濕效果好的潤膚霜,足量多次使用,沐浴后立即使用,能起到較好的效果。
3. 減少外界刺激
避免接觸各種誘發因素,如:寵物皮屑、花粉、物理刺激及各種化學刺激等,避免食用海鮮、辛辣食物等。
AD對患者生活質量有很大的影響,疾病較易反復,需要對患者進行規范化評估和指導,開展全面和個性化的患者教育,建立長期管理的意識,配合醫生的治療達到疾病的長期控制。
編輯:文茜婷
資料:楊浦區中心醫院
*轉載請注明來自上海楊浦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