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意字有哪些 會意字有哪些一年級
世界上的文字有百千種,請問,有哪一種文字像我國的漢字這樣歷史悠久,這樣意義豐富嗎?沒有。還有哪一種文字像我國的漢字這樣趣味盎然、引人入勝嗎?也沒有!走進漢字的天地,猶如進入萬紫千紅的百花園地,那真是一步一景, 美不勝收,移步換形,變幻無窮啊。
神奇的漢字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系作者原創,圖片素材來自網絡,僅為配合敘事之用,感謝原作者,如有侵權請聯系作者刪除。)
中國漢字有會意字和指事字兩大類。首先,讓我們先來說一說會意字。會意字的特點是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獨體漢字組合在一起,形成一個新的意義。如“止”是人的足趾的一部分,“戈&34;是一種武器,把“止”“戈”兩個象形字結合在一起,就組成了“武&34;字。“武”字的意義是從“止”“戈&34;兩個字義結合而來,意思是一個人執戈行走,表示威武的意義。再比如“木”,表示的是一棵樹,兩個木寫在一起成了“林”,就是一片樹木。三個木為“森&34;,表示的樹就更多了。
三牛為犇(奔)
這種會意同上邊的“武”字的會意是兩種情況。雙木成林,稱為同文組合,會意字中這種情況很多,如雙人為從,雙夕為多,雙玉為玨,三火為焱,三水為淼,三口為品,三牛為犇(奔),三鹿為麤(粗),三羊為羴(山),三魚為鱻(鮮),三土為垚(姚),三石為磊,三人為眾等。“武”與同文組合不同,是不相同的兩個字組合在一起 ,這樣的情況稱為異文組合,如耳、又為取(又在古代指右手,古時作戰要割掉俘虜的耳朵,以割取耳朵的多少作為戰功大小的標志),人、言為信,八、刀為分,羊、大為美,,口、犬為吠,兩手分物為掰等等。
三鹿為麤(粗)
會意字中還有另一種情況:一個字由兩部分組合成字,形成新的意思,如:小大為尖、小土為塵、不正為歪、合手為拿、不好為孬、不見為覓、四方木為楞等。從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會意字都是合體字,較多的是用兩個、三個獨體字組合在一起 ,也有用四個、五個甚至多個獨體字組合在一起的情況,但是這種情況比較少見。
陜西Biangbiang面的biang字多個獨體字組成
其次,我們再來看指事字。首先,指事字與象形字不同,象形字大都表現具體實在的客觀事物,從詞性來看,大都屬于名詞。而指事字表現的則是比較抽象的概念,但人們憑直覺就能認識它。
例如“上、下”兩個字,上和下的方位是比較抽象的概念,用象形的造字方法是沒法表現的,于是就加了一根長的橫線表示基準線,在長橫線上方畫一短橫線表示在上面,在長橫線下方畫一短橫線表示在下面。再比如“刃”字,在“刀”的一面加一小點表示那是鋒利的地方所在,也就是刀“刃”。再如“木”是象形字,在“木”的下邊加一橫成了“本”,表示樹根(古代的原義,如根本);在“木”的上邊加一橫成為“末”表示樹梢。在這里,無論是上、下、刃、本、末,都不能拆成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字,所以,指事字都是獨體字,這也是它和會意字一個最根本的區別。
刀刃的刃字發展歷史
謝謝閱讀!
嚴正聲明:本文內容系作者原創,未經允許禁止轉載。嚴禁以任何形式搬運、抄襲、拆解部分或者全部內容。版權所有,如有侵權,一經發現,必將追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