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v5f1t"><meter id="v5f1t"><dfn id="v5f1t"></dfn></meter></address>

<nobr id="v5f1t"><i id="v5f1t"><em id="v5f1t"></em></i></nobr>
      <font id="v5f1t"></font>

    <font id="v5f1t"><ruby id="v5f1t"></ruby></font>

      <listing id="v5f1t"></listing>

        <dfn id="v5f1t"><ruby id="v5f1t"><form id="v5f1t"></form></ruby></dfn>

            <dfn id="v5f1t"></dfn>

            <progress id="v5f1t"><b id="v5f1t"><strike id="v5f1t"></strike></b></progress>

              <font id="v5f1t"></font>

                      律詩和絕句的區別 律詩和絕句屬于什么詩

                      導讀絕句和律詩,都是近體詩,[email protected],都是中國古代近體詩的一種體裁,兩者相比,主要有起源時間、句子數量和格律要求等三個方面不同。一、起源時間。1、絕句,也叫截句、斷句、絕詩,源

                      絕句和律詩,都是近體詩,有什么區別

                      [email protected]

                      絕句和律詩,都是中國古代近體詩的一種體裁,兩者相比,主要有起源時間、句子數量和格律要求等三個方面不同。

                      一、起源時間。

                      1、絕句,也叫截句、斷句、絕詩,源于漢魏六朝的樂府短章,名稱來自六朝文人的&34;聯句&34;。

                      據文獻記載,六朝時期文人宴會,有聯章作詩的文風,每人作四句五言,合成一首整詩。如把每人所作的詩割斷開來,單獨成篇,就叫&34;一絕&34;。絕句稱呼,因此而來。

                      2、律詩,源于南朝齊永明時期的文壇領袖沈約等講究聲律、對仗的新體詩,在初唐沈佺期、宋之問等人推廣后,進一步發展定型,而盛行于唐宋時期。

                      二、句子數量。

                      1、絕句,規定全詩四句。其中,五絕,為每句五個字,共二十個字;六絕,為每句六個字,共二十四個字;七絕,為每句七個字,共二十八個字。六絕,極少出現。

                      2、律詩,為全詩八句,超過八句的叫排律。其中,五律,為每句五個字,共四十個字;六律,為每句六個字,共四十八個字;七律,為每句七個字,共五十六個字。六律,也幾乎很少出現。

                      三、格律要求。

                      1、絕句,在格律上雖講究押韻。但對平仄和對仗要求不嚴,有律絕和古絕兩種風格,各有特點和區別。

                      一是律絕,與律詩一樣,依照律句的特點,講究平仄,押韻嚴格。通常,只押平聲韻,且不能出韻,并要符合平仄規律要求。如,仄起首句不入韻式,杜牧《題春舍》:

                      三樹稚桑春未到(仄仄平平平仄仄),扶床乳女午啼饑(平平仄仄仄平平)。

                      潛銷暗鑠歸何處(平平仄仄平平仄)?萬指侯家自不知(仄仄平仄仄仄平)。

                      再如,仄起首句入韻式,劉禹錫《浪淘沙》:

                      濯錦江邊兩岸花(仄仄平平仄仄平),春風吹浪正淘沙(平平仄仄仄平平)。

                      女郎剪下鴛鴦錦(平平仄仄平平仄),將向中流定晚霞(仄仄平仄仄仄平)。

                      二是古絕,講究押韻,而平仄相對自由,不受約束。如,仄起首句不入韻,王之渙《登鸛雀樓》:

                      白日依山盡(仄仄平平仄),黃河入海流(平平仄仄平)。

                      欲窮千里目(平平平仄仄),更上一層樓(仄仄仄平平)。

                      再如,仄起首句入韻式,盧綸《和張仆射塞下曲》:

                      林暗草驚風(平平平仄仄),將軍夜引弓(仄仄仄平平)。

                      平明尋白羽(仄仄平平仄),沒在石棱中(平平仄仄平)。

                      絕句,篇幅短小,創作靈活,格律不嚴,尤其適宜即興創作,為較多詩人所鐘愛。

                      2、律詩,在格律上要求嚴謹,押韻嚴格、講究平仄和要求對仗。律詩共有八句,第一二句叫首聯,三四句叫頷聯,五六句叫頸聯,七八句叫尾聯。

                      一是押韻嚴格,全首詩都要押一個韻,限制為平聲韻,中間不得換韻。第二、四、六、八句押韻,首句可押可不押。原則上,只能用本韻,不可以用“臨韻”,特殊情況首句可以用“臨韻”。

                      二是講究平仄,有“平起”與“仄起”兩種形式,簡稱“平”字頭和“仄”字頭。每句的句式和字的平仄,都有規定,講究粘和對。

                      三是要求對仗,每首二、三兩聯(即頷聯、頸聯)的上下句,必須是對偶句。排律除首尾兩聯不對外,中間各聯上下句必須對偶。

                      其中,在對應位置的詞語上,有詞性相同,平仄相對,詞組結構相同或相近,出句的字和對句的字不能重復等四個特點;在對仗上,有正對與反對、工對與寬對、流水對和借對等四個概念;在要求上,有堅守對仗、避免“合掌”、避免“孤平”和避免“三平調”等四個規則。

                      如唐杜甫《登高》:

                      風急天高猿嘯哀(仄仄平平仄仄平),渚清沙白鳥飛回(平平仄仄仄平平)。

                      無邊落木蕭蕭下(平平仄仄平平仄),不盡長江滾滾來(仄仄平平仄仄平)。

                      萬里悲秋常作客(仄仄平平平仄仄),百年多病獨登臺(平平仄仄仄平平)。

                      艱難苦恨繁霜鬢(平平仄仄平平仄),潦倒新停濁酒杯(仄仄平平仄仄平)。

                      這首七律,是標準的仄起首句押韻的七絕平仄格式。在頌讀時,會發現一個問題,它們的韻腳“哀”、“回”、“來”、“臺”和“杯”感覺不押韻。其實,這些字在平水韻中,都屬于“十灰”部,是發“回”的韻母音,念起來是“ui”、“hui”、“lui”、“tui”和“bui”的發音。

                      結語。

                      絕句和律詩,在平仄上,都有平起和仄起兩種基本形式,每一種基本格式又包含另一種格式。總體來說,律詩的平仄格式,是由絕句變化而來。

                      免責聲明:本文章由會員“張同遠”發布如果文章侵權,請聯系我們處理,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于本站聯系
                      <address id="v5f1t"><meter id="v5f1t"><dfn id="v5f1t"></dfn></meter></address>

                      <nobr id="v5f1t"><i id="v5f1t"><em id="v5f1t"></em></i></nobr>
                          <font id="v5f1t"></font>

                        <font id="v5f1t"><ruby id="v5f1t"></ruby></font>

                          <listing id="v5f1t"></listing>

                            <dfn id="v5f1t"><ruby id="v5f1t"><form id="v5f1t"></form></ruby></dfn>

                                <dfn id="v5f1t"></dfn>

                                <progress id="v5f1t"><b id="v5f1t"><strike id="v5f1t"></strike></b></progress>

                                  <font id="v5f1t"></font>

                                          国产成人h片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