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個月的寶寶發育標準 5個月的胎兒發育標準圖片
一年級入學報名已經完成了,現在就是做好準備,等待入學了。新生入學有一項要求,就是體檢,開學時要交體檢報告。
帶嘟嘟去做了體檢,其他都沒問題,因為嘟嘟體質一向不錯,也沒什么好擔心的,我比較關心的是身高到底是多少,平時自己在家也測量,因為自己測量時就是使用普通的卷尺,所以覺得誤差比較大,還是想體檢時測量的更準確。
這一量不要緊,我有些不淡定了。
嘟嘟的身高剛剛擦120cm的邊。
在幼兒園大班的班級里,嘟嘟的身高,肉眼可見是偏低,好朋友騰騰比他小將近半年,剛上幼兒園時他比人家高,可現在,目測騰騰能給他高5公分。
我查了一下兒童身高標準,最新的標準是2022年9月國衛生健康委發布的《7歲以下兒童生長標準》,我看了一下,6歲9個月男孩的身高中位數是123.5,比中位數低一個區間的120.3。
嘟嘟現在馬上就是6歲9個月了,連這個120.3都沒有達到,按照評價標準,身高屬于中下水平,連中等都算不上,不過還勉強在正常范圍內,沒有到“生長遲緩”的地步。
而他這個年齡段,最高身高能達到132.5。
01 《7歲以下兒童生長標準》
不往再早的時候追溯,在2022年之前,國衛生健康委在2019年也發布過《7歲以下兒童生長標準》,我對照了一下,2022版的《7歲以下兒童生長標準》,比2019版的身高增高了1.2cm,可見孩子們的平均身高也在不斷增長。
2022版的《7歲以下兒童生長標準》長達41頁,詳細列出了男孩和女孩在各年齡段的身高、體重標準數值,以及2-7歲男孩和女孩的BMI標準數值,0-3歲男孩女孩的頭圍標準值,身高對應體重的標準值等,可以說數據非常詳細。
除了標準數據,也給出了測量方法和評價標準,比如身高是頭頂到腳底的垂直高度,頭圍是指右測齊眉骨上緣經過枕骨最高點的頭部周長,BMI的計算方法是體重(kg)/身高(m)的平方。
按照《7歲以下兒童生長標準》,體重小于-2SD就屬于低體重,小于-3SD就屬于重度低體重,身高小于-2SD屬于生長遲緩,小于-3SD屬于重度生長遲緩,到達這個程度的,最好帶孩子去就醫檢查一下。不過大多數孩子應該是在正常范圍之內的。
大家看表的時候,注意表頭標明了是百分位數值,最早間的那個數是P50,代表的是平均值,從中間的平均值往兩邊,各對應的是+1SD和+2SD、+3SD和-1SD和-2SD、-3SD。
為了方便大家查閱,我把7-18歲的男女標準身高也貼在這里,有興趣的可以看看,這個標準發布的時間稍早,是國衛健于2018年發布的。
男孩
女孩
02 影響身高的因素
影響身高的因素首先是遺傳,我國民間有“爹矬矬一個,娘矬矬一窩”的說法。一個人可以長多高,主要的決定因素是遺傳,我們看到很多從困難時期過來的人,在長身體的時候飯都吃不飽,但是身高依然不低。我父親說他小時候經常餓肚子,餓得都沒有力氣爬樹,可是也沒有影響他身高180。
除了遺傳,營養、運動、睡眠,以及情緒也能對一個人的身高產生影響,科學研究發現,嚴重的營養和睡眠不足,長時間的壓力,都能導致兒童生長發育遲緩,造成兒童的矮小和消瘦。
因為遺傳父親的高個子基因,我的身高在人群中也是偏高的,有一次帶嘟嘟在外面玩,別的家長看著嘟嘟說,看人家媽媽這個子,孩子以后也低不了。
這也是我對嘟嘟的身高沒有太在意的原因,有時說起嘟嘟的身高,親友也會安慰我說,有的孩子長得晚,有的長得早,男孩子發育晚。
話雖這么說,看到班里比他快高一頭的孩子,也希望他能再高一些。
03 怎么讓孩子長高
首先,營養要均衡,現在的孩子,營養不會缺乏,但可能會不均衡。因為甜食、飲料、燒烤等誘惑太多了,很多孩子挑食,或者吃甜食和飲料太多,攝入的熱量是不少,但是營養單一,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攝入可能不足。
孩子的發育需要均衡的營養,所以飲食要按照膳食指南合理搭配,一日三餐要有谷物薯類、肉蛋奶、水果蔬菜等,食物種類要豐富,烹調要健康,少油炸燒烤,多蒸煮燜燉。
其次,要睡夠。孩子們需要比成人更多的睡眠時間,就是因為孩子正處于發育長身體的時候,在深睡眠時大腦會分泌生長激素,分泌和生長激素多了,孩子才能長高,所以要保證孩子的睡眠,小學生不要低于10個小時,初中生不要低于9個小時,高中生不要低于8個小時。
再次是要運動,運動能促進身高的增長,也是經過科學驗證的,持續的運動能讓人身心愉悅,也能增強骨骼的強度,促進骨骼的生長。
所以,讓孩子多參加戶外活動,比較打球、跳繩、跑步等,堅持戶外活動,也有助于孩子長高。護苗有我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