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餐廳機器人崛起,并開始走向全球!
導讀導讀2010年前,中國制造外資代工型的企業居多,典型的代表就是富士康。2010年后,中國老板開始接管中國制造,模仿外資企業打造本土品牌,這也是山寨全盛的10年。期間誕生了包括歌爾聲學、立訊精密和小米
導讀:2010年前,中國制造外資代工型的企業居多,典型的代表就是富士康。2010年后,中國老板開始接管中國制造,模仿外資企業打造本土品牌,這也是山寨全盛的10年。期間誕生了包括歌爾聲學、立訊精密和小米等一大批企業。但過去10年,也是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的過渡...
2010年前,“中國制造”外資代工型的企業居多,典型的代表就是富士康。2010年后,中國老板開始接管“中國制造”,模仿外資企業打造本土品牌,這也是山寨全盛的10年。期間誕生了包括歌爾聲學、立訊精密和小米等一大批企業。但過去10年,也是“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的過渡期與儲能期,其中互聯網用方面表現尤為搶眼:包括網絡購物、網絡支付和5G都走在世界前列。更讓人驚訝地是,中國在這段期間以戰略耐心孵化了電動汽車這個龐大的產業。電動汽車之后的下一個風口,現在趨勢似乎越來越明顯智能機器人。
看過華為汽車自動駕駛后,感覺智能化時代離我們真的越來越近了。當汽車都可以在雜亂無章的城市街頭穿梭,其實很多程序性的工作應該很快就會被智能機器人取代。枯燥無味的工作越來越無人問津,使用機器人的企業就會越來越多,智能機器就必然會成為一個大產業。
據日本媒體報道,一家總部位于上海的獨角獸機器人公司,希望借疫情期人們注重保持距離習慣,在全球推出餐廳服務機器人。據稱餐廳機器人,可能通過屏幕點菜,指引客人就餐,能夠端盤子上菜。基本上可以取代傳統餐廳服務員大部功能!
根據一項行業預測,到2020年,中國服務機器人的銷售額將增長34%,達到29.4億美元,幾乎是全世界的兩倍。據稱軟銀集團和阿里巴巴集團控股,都在今年對餐廳機器人獨角獸公司進行了投資,表面業界非常看好這個行業的潛力和未來發展趨勢。據日本媒體報道,中國一直是服務機器人的先驅,主要原因是政策和法規對于新興產業特別寬松,目前中國已經在食品配送和安全等領域將機器人商業化使用。一旦中國積累了足夠的服務機器人大數據和經驗,加上中國具有競爭力的制造成本。未來10年或許會看全球餐廳里跑的都中國機器人!
免責聲明:本文章由會員“李悅華”發布如果文章侵權,請聯系我們處理,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于本站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