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后多久吃藥 飯后20分鐘后能吃藥嗎
人生在世,總會有些小病小災,吃藥這一過程必不可少,但是,想要產生最好的治療效果,用藥的時機也必須有所把握,才能更好地發揮藥物作用。但是,大多數人服藥的時間觀念也有所不同,這也造成了不同的認知差異。
比如說,有些人認為吃藥在飯前吃是比較好的,但也有些人認為,藥物存在刺激性,飯后吃的效果明顯會更好。究竟哪種說法才是正確的?
吃藥是飯前吃好,還是飯后吃更好?
關于“飯前”和“飯后”的概念,可能很多人都理解錯了。
估計不少人認為,飯前吃藥或者飯后吃藥,指的是飯前或飯后立刻吃。但其實并非如此,根據醫藥指南上的說法:
飯前服用,指的是需在餐前1小時或餐后兩小時用藥。而飯后服用,指的是在飽腹半小時后服藥。并非指的是確切的飯前飯后時間。
因此,搞清楚用藥時“飯前”和“飯后”的概念,答案也顯而易見了,無論是飯前還是飯后,其實都是服藥的合適時間。但是,因為不同的藥物存在不同的藥效,服用療程也會不同,飯前和飯后服用的事項也會加以區分:
比如對胃壁有刺激性的促消化藥物,脂溶性藥物等,屬于飯后(飽腹半小時)以后才能服用的藥物,能夠盡可能避免對腸胃的直接刺激。
而例如一部分藥效充分,且需要快速吸收的藥物來說,比如補劑,腸胃推動藥,瀉藥等,飯后服用會影響吸收,因此更推薦在飯前(飯前1小時或空腹2小時)后服用。
綜上所述,飯前吃藥還是飯后吃藥,其實并不是我們想象的樣子。而是有專門的概念。不同的藥物,飯前飯后服用的需求也是不同的,還請一定要注意。
另一方面,不僅僅是吃藥的時間,一些其他的禁忌,同樣也是病人在服藥的時候需要注意的,只有吃得科學,吃得健康,才能發揮出藥物的最大價值,更好地治愈疾病。
關于服藥的這份“禁忌清單”,有需要的朋友請收好
當然,也正如文章開頭所說,針對不同的病癥有不同的藥物種類,所存在的禁忌也是各不相同的,這里主要列舉普遍存在的典型禁忌,幫助大家進行了解。
主要從飲食禁忌和行為禁忌兩個方面入手:
首先是飲食禁忌:
酒精和辛辣刺激食物是最需注意的兩類。
酒精自不必多說,如果在服藥或者藥效發揮期間有喝酒的習慣,一方面會導致肝臟的代謝負擔增加,藥物毒性沒有辦法完全排除,繼而給身體帶來損害。
另一方面,酒精本身具有毒性,進入血管會影響藥物成分在血液間的傳輸,使得藥效大打折扣。
至于辛辣刺激食物,例如辣椒,大蒜,洋蔥等,服藥期間做好也不要吃,這些食物會對腸胃造成刺激,導致消化功能下降,也同樣會使藥物效果受到影響,還請注意。
然后是行為禁忌:
①不要擅自用藥
這是行為禁忌中最重要的一條,俗話說得好,“是藥三分毒”,藥物的使用是一定要在醫生和藥師的指導下進行的,無論是用藥量,亦或是用藥時間等,都需要嚴格地把控。
如果擅自盲目用藥,要么可能因為用藥時機不對而導致藥效折損,要么可能因為藥物過量而導致肝腎受到損傷,這兩者都是有害于健康的,一定要盡可能避免,規規矩矩服藥才是正確的選擇。
②不要用飲料送服
尤其是不少年輕人,平時已經沒有了喝水的習慣,喜歡用飲料代替水,于是吃藥也用飲料來送服。
但是,飲料中的成分復雜,很多有可能會和藥物中的成分進行反應,導致藥效出現折扣。不僅如此,飲料和藥物結合可能產生沉淀,從而影響到消化系統的健康。因此,服藥一定要使用白開水或純凈水,飲料不行,酒則更不行!
③服藥后不要進行劇烈行為
這里的劇烈行為不僅僅是劇烈運動,情緒激動一類的精神劇烈情況也算在內。
這是因為部分藥物是通過調節激素的方式來治療疾病的,而在我們劇烈運動或情緒激動的時候,身體激素也會發生變化,內分泌紊亂,藥物調節激素的作用也會因此失效,導致治療過程受到影響。因此,吃完藥以后,患者最好是心平氣和地坐下休息,亦或是進行一些簡單的放松運動即可,安心休養,才能更快地促進病情恢復。
總而言之,雖然人人都有吃藥的經歷,但真要講究起來,還是有不少細節存在的。希望大家能夠有所了解,吃的正確,吃的科學,讓藥物發揮最大作用,往往才能更好地呵護我們的健康。
參考資料:
[1]徐正. 服藥有學問,飯前飯后講究多[J]. 健康指南:中老年, 2016(4):1.
[2]卞婧. 吃藥:飯前吃還是飯后吃[J]. 家庭醫學月刊, 2009(10):5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