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酬樂天揚州古詩朗讀
劉禹錫(公元772-842),字夢得,洛陽(今河南洛陽市)人。一說彭城(今江蘇徐州)人。貞元九年(公元793年)進士。曾參加王叔文政治改革,失敗后被貶為朗州刺史,遷連州刺史。晚年任太子賓客,官終檢校禮部尚書。其懷古詩和仿民歌體的《竹枝詞》頗有特色。有《劉禹錫集》。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巴山楚水凄涼地,
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
到鄉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
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
暫憑杯酒長精神。?
這首詩,是劉禹錫被貶官到朗州和夔州,經歷了二十三年才回到洛陽去,路過揚州時碰到白居易,字樂天。白居易寫了《醉贈劉二十八使君》:“為我引杯添酒飲,與君把箸擊盤歌。詩稱國手徒為爾,命壓人頭不奈何!舉眼風光長寂寞,滿朝官職獨蹉跎,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這首詩說,你為我把杯加酒飲,我為你把筷敲盤子唱歌。你的詩稱為國手,即一國突出的詩人,徒然這樣吧了,對你沒有好處,你的不幸的命運壓在你的頭上無可奈何。你貶官在外所看到的風光長期處在寂寞中,滿朝的官員在你貶官的長時期中都升遷了,只你獨自耽誤了。也知道你因才名太高而受到折磨,二十三年的折磨也太多了。
那末劉禹錫為什么貶官呢?原來唐順宗永貞元年(公元805年),王叔文當政,起用劉禹錫、柳宗元等人,進行政治革新,擬奪宦官兵權。宦官與舊官僚結合,發動政變,殺王叔文,柳宗元、劉禹錫等八人都被貶官到邊遠處任司馬。劉禹錫的參加永貞革新運動,要奪宦官兵權,都是進步的。革新運動的失敗、劉禹錫的被貶官,是深可同情的。所以說“命壓人頭不奈何”,他的貶官只好歸之于命運了。但二十三年的折磨確實是太多了。
劉禹錫就承接白居易的詩,寫這首詩來答他。“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自己被貶官在巴山楚水這種凄涼的地方,當時認為那里是荒涼偏遠的地方,朝廷把他拋棄了二十三年。貶官二十三年,并不是劉禹錫的過錯,所以白居易說“二十三年折太多”,劉禹錫只能感嘆自己被朝廷拋棄了。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在這二十三年中,懷念老朋友,許多已經去世,徒然吟酒聞笛而作《思舊賦》來悼念。這次回來,反而像爛柯人那樣,感到世道變了,人事全非了。寫出了深刻的感嘆。
接下來說:“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這一聯就不同了。朝廷雖然把他貶官到荒遠地方,他好像“沉舟”;朝廷雖然認為他和王叔文結合是有罪,好像“病樹”,但他還是希望朝廷振作起來,大有作為,像沉舟側畔,有千帆競發,病樹前頭,萬木皆春,一片繁榮興盛氣象,祝愿朝廷的興隆。并不因自己的被拋棄、受打擊而消沉。白居易的贈詩:“舉眼風光長寂寞,滿朝官職獨蹉跎。”只就他一個人的不幸遭遇說,感嘆他處境的寂寞,自身的蹉跎。他卻拋開自身的好比“沉舟”、“病樹”,所看到的是“千帆競發”、“萬木皆春”的欣欣向榮氣象,不停留在感嘆自己的不幸遭遇上,這種精神的發揚,就遠遠超出于白居易的同情感嘆了。這一聯就成為傳誦的名句。再說,這一聯的形象,大于作者的思維。就作者說,作者自比“沉舟”、“病樹”,“千帆過”與“萬木春”,是作者本身以外的欣欣向榮氣象,但就這一聯的形象看,讀者可以把“沉舟”、“病樹”指沒落的現象,把“千帆過”、“萬木春”比喻自己方面的發榮光大,給予新的含義。所以這首和詩,就遠遠超過白居易的原作了。
正由于這一聯成為一篇之警策,所以尾聯也不同了。“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這個結尾,回應自居易詩的開頭:“為我引杯添酒飲,與君把箸擊盤歌。”所以說“今日聽君歌一曲”,聽了白居易寫的歌,是要引杯飲酒,但不像白詩那樣為他感嘆不幸的遭遇,是要增長精神,要好好地有所作為,這個結尾,也表達了他振作起來的精神。
作者簡介:周振甫 (1911~2000),浙江平湖人。1932年肄業于無錫國學專修學校。歷任上海開明書店校對、中國青年出版社編輯、中華書局編審。昆明第一屆文論學會會員,濟南文心雕龍學會會員。1935年開始發表作品。1962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著有《詩詞例話》《文心雕龍注釋》《中國修辭學史》《毛澤東詩詞欣賞》等,專著輯為《周振甫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