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骨一次大概要多少錢 正骨真的有用嗎
傳統中醫正骨術已經在民間流傳數千年了,為大眾的生命健康作出了巨大的貢獻,解決了民間貧苦骨傷患者的實際困難。
然而正骨因為實打實的用手干活,沒有包裝,卻在中國是不被認為有"技術含量"的。所以看好病也認為不值幾個錢。
3大原因造成了正骨收費低,您認可嗎?
1、不認可、錯誤的觀念:將正骨當成了推拿按摩
正骨,很多人都把它和推拿、按摩混為一談,殊不知他們雖然有一些聯系,但也存在本質的區別。
推拿按摩是通過推拿、揉搓、按壓、捏提、彈撥等操作手法,作用于顧客的皮膚、肌肉上,起到放松軟組織、打開粘連的肌筋膜的效果,以緩解身體的疲勞和酸痛。
而正骨則是作用于人體骨骼,運用杠桿原理通過旋轉、伸拉、提按、頂推等方式把發生錯位或者微錯位的骨骼進行復位,并配合拉筋和軟組織松解,以防止肌肉牽拉再次發生錯位。
我們去做推拿按摩的時候,每次收費幾十塊錢左右,而好的正骨師一次調理基本收費200以上,在消費水平高的大城市,一次收費數千元也是有的,但鳳毛菱角少之又少。
很多人因為不懂正骨與推拿按摩的區別,認為正骨收費太高,很通俗地說,“一分價錢一分貨”。因為人們的這種誤解,讓很多正骨師客源應接不上,所以很多店面采取了各種優惠方式,把本身是技術的正骨調理,變的更廉價,一定程度上讓正骨收費難以提升。
2、初心已變:正骨定價太低,正骨技術正在流失
很多時候,正骨手法再醫院里定價太低,也挫傷了醫生的積極性。
據了解相關醫院中正骨的收費標準:急性腰扭傷手法治療25元/人次,關節脫位整復60元/人次,骨折整復80元/人次。最貴的收費價格為80元,最便宜的僅10元。
體系正骨術定價太低了,沒有體現醫生的技術含金量,而且低廉的價格大大挫傷了醫生的積極性,即使個別醫生還在堅守,但在治療時采用其它方法,也很少做正骨。導致了現在沒有醫院和科室愿意采用中醫正骨術的局面。
久而久之正骨就沒有啦,正骨本是骨科調理的一門很好的技術,但如今初心已變,因為廉價而不在采用,都不在用了何來收費的改變呢?
3、經濟利益的問題:正骨調理沒有多少利潤
臨床醫生喜好西醫手術的關鍵還有一部分在于經濟利益的問題。一般的骨折做手術,只要在體內放置鋼板等材料,手術費以及醫藥費大約在一萬至五萬不等。如果醫生使用進口材料,估計費用還要高,其中的收益可想而知就不說了。
相反,用中醫正骨治療,由于人的骨骼生長有一定的期限,上肢骨折大約6周康復,下肢骨折大約8—12周康復。一般做6次檢查,檢查費加藥費一般不超過800元。患者不住院、醫生不使用儀器,全靠手法技術,根本沒有利潤空間。
試想換位下,在這種情況下,你會用正骨來看病嗎?我想大多數人已經有了自己內心的答案吧!
當然啦,正骨手法調理收費低,還受行業的影響,經營能力的影響等等。但目前正骨的調理收費比起醫院的那些西醫手術,真可謂是大屋間小屋啦。
比起動輒一個骨科西醫手術成千上萬。我們更認為,正骨、接骨等手法調理的百十,千把塊更加親民,大家認為呢?
中醫正骨應當如何收費?可有良方?
我們知道,在任何領域,從事技術工作的人員的技術水平有高有低,正骨也是如此,那么正骨師在整脊時應當如何收費呢?
這個良方的參考標準就是:依據當地醫院骨科的定價,在此基礎上我們略低,可以打9折,8折都可以,根據自己的技術及調理效果合理設置。
1、可根據自己的技術水平和顧客的認可程度來制定收費標準,技術精湛、效果顯著、治愈率高的正骨師收費自然就高些。
2、可以根據治療過程收費,不同的患者需要進行正骨治療的時間不同,可根據治療次數或者設計療程進行收費。
而手術和正骨相比,由于方式方法大不一樣,所以不管是在效果上還是費用上,有相差很多。收費標準可適當參考醫院骨科手術,當然了好的效果,優惠的價格才能讓我有更多的客源。
不過醫者仁心,我們建議大家還是以治病救人為優先,結合店面實際情況,只要收費合情合理都是合適的。
顧客更多在意的不是錢,而是療效,只要效果好顧客很多還是很少有在意收費的。畢竟痛苦在自己身上,有什么比解決痛苦更重要的呢?
大家對以上的良方有什么看法呢?歡迎留言交流,為正骨行業的發展添上您的畫龍點睛之筆。
了解更多如果您也認同以上分析,歡迎點贊轉發。如果您有其它的觀點,歡迎留言交流。分享正骨手法,傳承和發揚正骨文化,歡迎更多正骨行業的老師及愛好者一起分享、交流、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