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嘗輒止的意思 淺嘗輒止的寓意和道理
在形式主義方面,主要是知行不一、不求實效,文山會海、花拳繡腿,貪圖虛名、弄虛作假。有的不認真學習黨的理論和做好工作所需要的知識,學了也是為應付場面,蜻蜓點水,淺嘗輒止,不求甚解,無心也無力在實踐中認真運用。有的習慣于以會議落實會議、以文件落實文件,熱衷于造聲勢、出風頭,把安排領導出場講話、組織發新聞、上電視作為頭等大事,最后工作卻不了了之。有的抓工作不講實效,不下功夫解決存在的矛盾和問題,難以給領導留下印象的事不做,形不成多大影響的事不做,工作匯報或年終總結看上去不漂亮的事不做,儀式一場接著一場,總結一份接著一份,評獎一個接著一個,最后都是“客里空”。有的下基層調研走馬觀花,下去就是為了出鏡頭、露露臉,坐在車上轉,隔著玻璃看,只看“門面”和“窗口”,不看“后院”和“角落”,群眾說是“調查研究隔層紙,政策執行隔座山”。有的明知報上來的是假情況、假數字、假典型,也聽之任之,甚至通過挖空心思造假來粉飾太平。
——習近平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工作會議上的講話,2013年6月18日
2013年6月18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工作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
原文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唐·孟郊《登科后》
唐朝詩人孟郊,四十六歲才進士及第。他因此認為自己的人生從此可以別開生面,不同凡響。他心情激動,雀躍不已,寫下了《登科后》一詩:“昔日齷齪不足夸,今朝放蕩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其中的后兩句被詩人化成了“春風得意”與“走馬觀花”兩個成語。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大意是:策馬奔馳于春花爛漫的長安道上,今日的馬蹄格外輕盈,不知不覺中早已把長安的繁榮花朵看完了。詩人喜悅、激動的心情溢于言表。
“走馬觀花”本意是說騎在奔跑的馬上看花。原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后多指大略地觀察一下。多用于形容做事情不深入、不踏實,流于形式,應付工作,多作貶義。
領導干部下基層調研工作不能走馬觀花。基層調研,不僅可以形成一種好的風氣,產生巨大的精神力量,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實現正確的領導,減少領導工作的失誤,提高干部的素質。領導干部到基層調研的目的,是為了聽到群眾最真實的聲音,見到群眾最真實的生活狀況,了解到群眾最真實的感受,收集群眾最真實的訴求。一個字, 調研的根本落腳點在于“真”。因此,領導干部到基層調研就是要求地方各級機關部門嚴禁事先安排,讓群眾說實話,調研干部要用自己的腳踩一踩基層的“實土”,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一看基層的實際情況,用自己的耳朵去聽一聽來自基層的聲音。只有看到真實的現狀,才能發現最需要幫助的人群、最需解決的問題。
習近平在這里提到“走馬觀花”,旨在強調領導干部在工作上要摒棄形式主義,不要搞知行不一、弄虛作假,而要認真學習黨的理論和做好工作所需要的知識,并且在實踐中認真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