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仕達“雙輪驅動”戰略加速 助推“智造”快車道
9月19日上午10點,2018年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7.1H D015的錢江機器人展位前,大規模定制柔性生產線、智能IH電飯煲、無人組裝線、混合碼垛系統等吸睛無數,向觀眾展示了國產機器人的實力與魅力。
立足機器人產業布局 形成產業鏈上的長三角聯動
“國產機器人的春天要到了!”愛仕達股份公司董事長陳合林手握話筒,激動地告訴記者,“相較進口機器人,國產機器人更了解中國生產企業,性價比極高。國產機器人更了解自己的行業、自己的技術和工藝要求,我們在做好自己行業的同時,與其它行業的龍頭企業緊密聯系與合作,共同研究符合各個行業特性的機器人應用,開發各種應用軟件工藝包,打造符合國內制造業,具備更高性價比的國產機器人,與此同時錢江機器人國產化程度還是比較高的。”
2016年9月,愛仕達成功控股浙江錢江機器人有限公司,收購了錢江機器人51%的股權。彼時,陳合林的目標就很明確:機器人行業發展空間巨大,希望結合工業機器人產業的優勢,全面提升公司智能化、自動化水平,有利于公司做大做強做精主業,引領行業發展方向。
經過兩年的磨合,事實證明,此次收購將成為愛仕達發展的重要里程碑,錢江機器人的領先技術已經應用于數個領域,機器人業務成為愛仕達除炊具、小家電和家居用品生產銷售之外的另一重要板塊。
除了錢江機器人外,從2017年起愛仕達相繼收購索魯馨、松盛機器人、勞博物流、三佑科技等機器人公司,目前初步完成了機器人的全產業鏈布局。在8月31日愛仕達40周年慶典上,愛仕達啟動了上海智能谷項目,在行業內引發震動。陳合林說,“我們最終希望智能谷能形成產業鏈上的長三角聯動,圍繞愛仕達智能制造的大戰略,將上下游企業聯合在一起,開展戰略合作。”
建設智能工廠,打造高素質智能制造團隊
建立全產業鏈,致力于打造成業界一流的智慧工廠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
在陳合林看來,今年工博會與去年工博會展品最大不同是,今年的機器人產品同比去年種類更加豐富,應用的領域場景更廣,功能更強大,集成應用能力更強。
這些都得益于愛仕達近年來對智能工廠的規劃和布局。現場,陳合林也直言愛仕達對智能工廠的重視,他認為,隨著制造智能化、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智能工廠將成為未來的大勢所趨。
陳合林給自己定了一個目標愿景,即以建設智能工廠打造符合未來制造型企業的研發體系、供應鏈體系、制造體系及營銷體系。他預計,智能工廠建成后,人員可減少60%左右,產能可提升近2.5倍,庫存可下降約70%。通過智能工廠建設,能提升全員品質意識、效率意識和成本意識,并且打造一支高素質智能制造團隊。這一可觀的預期讓他對智能工廠的推動充滿了信心和斗志。
智能工廠還只是愛仕達智能制造藍圖的一個縮影,“我們要打造的是全產業鏈。”陳合林介紹說,通過融合物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和云計算技術,愛仕達將打造產業的數據鏈,打通線上線下各個渠道,建立產品+服務的新型商業模式。最終實現以工業互聯網為基礎,利用大數據和云計算等數字技術,改變生產和銷售模式,給消費者提供更便捷、更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人類生活品質。
對于未來,愛仕達早已繪制好了藍圖,以智慧炊電、生態家居和機器人、智能制造發展雙輪驅動,以智能炊電促升級,以智能制造促轉型,為輕工、家電和整個制造產業的轉型升級提供了新思路,確立了新標尺。“兩條腿走路”的愛仕達,將與眾多中國企業共創“智造”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