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7年,全球合作機器人的市場規模將達到56億美元
介紹:新一代合作機器人正在顛覆行業,創造新機器。兩年前,我們業務的銷售額為零,2019年達到250萬歐元(約合1966萬元人民幣),今年約為900萬歐元(約合7078萬元人民幣)。12月1日,在尼克森位于蘇州的工廠,該公司大中華區總裁俞東興奮地宣布上市.
向導
語言
閱讀
新一代協作機器人正在顛覆這個行業,創造新的機器
“兩年前,我們業務的銷售額為零,2019年達到250萬歐元(約合人民幣1966萬元),今年達到約900萬歐元(約合人民幣7078萬元)。”12月1日,在尼克森位于蘇州的工廠里,該公司大中華區總裁俞東興奮地列舉了一系列數字。
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性大流行給全球制造業帶來了沉重的打擊,但也帶來了新的機遇。快速變化的巨大市場需求使得供應鏈競爭白熱化。制造業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面臨著全球自動化的挑戰。與傳統的大型籠型工業自動化機器相比,新一代合作機器人正在顛覆工業,創造新的機器。
根據智能自動化國際市場領域的研究機構InteractAnalysis發布的《協作機器人市場2019》報告中的分析,到2027年,全球合作機器人市場將達到56億美元,占整個機器人市場的30.2%。未來幾年,合作機器人市場的增長速度和空間都將相當可觀。協同應用的概念比協同機器人更進一步。不限于協作機器人本身,而是將機器人(不僅是協作機器人,還有工業機器人的輕型手臂)、末端工具和應用程序結合起來,強調協作本身的概念,其發展前景會更廣闊。
來源:InteractAnalysis發布的《協作機器人市場2019》
2019年11月16日,國家商報和里昂商學院發布《中國智能制造百強白皮書》。數據顯示,中小企業在中國前15家民營智能制造企業中占有相當大的比例,達到26.67%左右。白皮書還指出,通用協同機器人制造系統將成為智能制造布局的熱點。通過協作機器人,不僅可以大大降低人工成本,還可以將重復的任務分配給機器人,提高制造效率和成本效益,解決研發過程中生產過程復雜和資源浪費的問題。
隨著制造業各個領域的深入發展,中小企業活躍起來。但他們更容易受到“黑天鵝事件”的影響,比如新冠疫情。因此,通用性和快速調整制造工藝的能力至關重要,也是贏得全球市場和新型工業化時代的核心劍。
協作機器人已經成為全球制造趨勢
制造業一直是“創新驅動、升級改造”的主戰場。自2008年以來,由科技革命推動的新一輪產業變革在全球范圍內興起。如何調整產業技術體系、發展模式和競爭格局,應對高投資回報、快速更新的巨大市場,已成為每個廠商面臨的核心問題。
在“中國制造2025”戰略布局中,推動傳統制造業優化升級被放在核心位置,打造“智能制造”一度成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重點內容。21世紀,歐美“再工業化”經濟發展模式的引入,也標志著傳統產業模式轉型和振興的開始。在創新驅動的新實體經濟模式下,“新一代機器人”成為全球制造大國關注的焦點。
然而,價格高、生產周期長的傳統工業機械逐漸不能滿足中小企業的需求。相比之下,協作機器人以其成本低、產量快的優勢成為工業機械市場的新興方向。根據國際透明市場研究所發布的一份報告,到2024年底,全球協作機器人的市場規模將達到950億美元
制造業對工業合作機器人的需求日益高漲,使其成為推動產業轉型、提升競爭力的核心引擎之一。越來越多的制造商選擇將重量更輕、成本更低的合作機器人引入企業。在降低投入成本、大大提高生產效率和質量的同時,也增強了全球市場的核心競爭力。
協作應用最大化投資回報
企業生產是制造業的根本靈魂。高效生產不僅給行業帶來利潤,也增加了企業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使產品以快速響應需求的優勢快速進入巨大的全球市場。在過去,自動化制造只對擁有大量空間、現金和技術資源,并且在傳統工業機器人的早期階段能夠承擔大量投資的大型制造商可行。對于同一產品長期使用和批量生產的需要,初期投資往往需要幾年才能收回成本。然而,協同應用為中小企業走向自動化帶來了不同的新前景。
協同應用可以大大減少生產時間。通過新一代的可視化技術、自適應的環境、快速的自動識別和創新的協同應用研發理念,協同應用可以在小工廠中立即找到自己的“絕佳位置”,迅速進入生產狀態。
三美素是一家來自日本的金屬加工和設備開發公司,是多品種、小批量(HMLV)的上游供應商。面對新的多樣化的市場需求,提出了“完全按訂單生產,一次只生產一種產品”的創新生產理念。2019年5月,他們開始使用配備OnRobotRG6手爪的合作機器人,取代原來與加工中心人工合作的生產模式,加快了產品調配流程,縮短了生產時間,實現了無人化全自動化。
“生產成本已經降低了10%,”桑馬斯特斯大學的首席執行官太特蘇爾塔納比老師說。“我們每個月要生產10萬多種產品,其中大約70%是單一產品。協作機器人的使用帶來了巨大的進步,尤其是對于那些正在尋求新的HMLV生產市場的中小型工廠而言。”
謝燮作應用還可以幫助人們回避一些對人類條件惡劣或危險的工作環境。例如,砂光工作生產面臨濃重的灰塵和危險,對工人來說是不小挑戰。在2020年9月舉辦的第22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上,OnRobot發布了一款支持平坦和各類彎曲不均勻的幾何零件砂光的新型協作工具全電動隨機軌道砂光機OnRobotSander。它不僅能克服惡劣工作環境問題,運行成本僅為傳統氣動砂光系統的5%,做到了真正的低投入、高回報。
經濟學家庫爾曾分析過,世界上主要工業化國家近100年的經濟發展數據,其結果表明,科技進步對于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高達87%。科技和人才是經濟持續增長的核心原因。讓機器人協同工人,締造制造業中的“人機協作”,不僅最大程度保障人的安全,而且給投資者帶來高效且高回報的收益。
在“智能制造發展”模式驅動的廣闊制造市場前景下,協作應用為自動化提供了快速簡便的切入點,特別是對于業務量較小,混合量較大的中小型企業制造商,可以通過大幅提高生產的靈活性,用更高的產量和更好的質量提升自我競爭力,在新制造業的智能化時代開辟新天地。
免責聲明
文章來源:電子發燒友網
凡資訊來源注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轉載請聯系原出處。您若對該文章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立即與后臺小編聯系,平臺將迅速給您回應并做處理。注明本公司原創內容,轉載請與我們聯系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