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視界|機器人即服務 中國經濟迎來跳躍式發展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
受新冠疫情影響,國際經濟進入低迷狀態,上百個國家和地區經濟出現大幅下挫,對應GDP總量以縮減為主,世界各國工業、制造業、投資、消費、進出口貿易、服務業等主要產業均遭遇寒冬,大多數國家全年經濟呈現負增長。此外,隨著美國大選,全球經濟格局發生微妙變化,國際經濟形式呈現不明朗態勢,時代周刊甚至稱2020是最糟糕的一年,并在《時代周刊》最新封面給2020打上紅叉,系史上第五次出現這個標記 。
作為中國“十三五”的收官之年,2020年,中國在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環境及疫情反復不斷的情況下,樂觀向前,狠抓機遇,出臺“新基建”政策,鼓勵企業大力發展信息科技產業,加速新行業、新業態及新商業模式成型,為中國經濟增添活力。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中國將成為2020年GDP唯一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同比增長1.9%。據預測,2020年GDP規模將突破100萬億元,為2010年的2.4倍。
中國經濟的跳躍式發展,得益于5G、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信息技術加速落地。技術的迭代更新助推了智能化和高端化快速滲透至百行千業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加快了數字經濟的進程,賦予全行業新的業務模式,除步入正軌的“互聯網+”外,“機器人+”也逐漸成為主流。
后疫情時代,機器人產業迎來發展高光期。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工業機器人需求自3月以來持續復蘇,9月單月產量達2.32萬臺,同比增長51.4%,產量再創歷史新高;服務機器人產量也實現了單月70%以上的同比增速。那么,這些瘋狂暴走的機器人產品都去哪兒了?
機器人即服務 (RaaS) ,機器人憑借其應用場景靈活多變及“親民”的交互設計成為驅動產業經濟又好又快增長的新引擎。
"機器人即服務(RaaS)"業務模式降低了用戶通過機器人實現自動化的門檻,客戶不需要對硬件進行投資,所以公司不需要有固定資金、固定成本,也不需要專門的機器人操作員。
今年以來,服務機器人進一步深入到醫療、家居、餐飲、物流倉儲、環衛等方面。享受“小AI同學”和掃地機器人的服務已經成為尋常百姓家的日常,餐飲機器人也出現在一些單位食堂或者餐飲店。碧桂園位于廣州珠江新城花城匯的Foodom機器人中餐廳在今年1月12日正式開業,位于佛山順德的機器人餐廳綜合體也于今年6月面世,該餐廳涵蓋了中餐、火鍋、快餐三大業態。
在面對萬億級的餐飲市場需求,“機器人+餐飲”不僅極大解決了餐飲行業現存的成本高,招人難,留人難等棘手問題,同時為中國經濟提供了新的增長點,助推第三產業又好又快地發展。據國家統計局顯示,2019年我國僅餐飲業收入就高達46721億元,比2018年增長9.4%,隨著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和餐飲機器人的廣泛應用,預計至2020年年底,我國餐飲市場規模有望突破5萬億元。目前餐飲機器人主要有送餐機器人、炒菜機器人、回盤機器人、消毒機器人和外賣機器人。
此外,機器人+醫療也蘊藏著巨大潛力,醫療服務機器人可以用于協助處理醫院物流、導診、手術等事宜。在物流配送方面,雙十一期間,物流機器人表現出了驚人的作用和戰績,在物流倉快速分揀包裹、獨立承擔高校配送任務等。11月1日-11日,全國郵政、快遞企業共處理快件39.65億件,其中11月11日當天共處理快件6.75億件,同比增長26.16%,阿里“小蠻驢”機器人11天僅在浙江大學校內就完成了3萬件包裹的配送。基于人工智能等技術的強大支撐,天貓雙十一成交額達到4982億元,彰顯了中國經濟的強大韌性和巨大活力。
在智能制造方面,工業機器人加速了“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的發展,據相關數據顯示,中國智能硬件2020年將踏入萬億市常隨著經濟快速增長、老齡化人口漸增,人口紅利逐步消失,20202050年機器替代人工或將成為確定性較高的長期發展趨勢,以此加劇工業機器人在實現產業自動化、設備智能化的重要作用。此外,工業機器人品類及作業方式也愈發豐富,正在將傳統的能夠精準處理任務的籠式機器人,和能與人一起安全工作的新型協作機器人結合,實現二者協同工作,促使制造業轉型升級。
在數據收集和應用方面,機器人通過數據收集可以提升建筑物安全性,助力倉庫高效管控,驅動新零售好又快發展。例如,使用機器人巡邏建筑物可以比傳統的人員警衛節省多達65%的費用,將收集的數據反饋到人工智能算法,通過算法可以對癥下藥,幫助改善安全系統;在電商促銷節需求激增期間,商家通常會要求倉庫運營商尋找足夠的工人,借助RaaS系統,可以緩解勞動力不足;商超中的服務機器人,通過收集用戶交互數據,分析用戶喜好,完善商品品類、優化商品陳設以提升服務質量,促進商超收入增長。截止8月,獵豹移動旗下機器人互動營銷網絡“AiM目標營銷”體系實現了精準觸達日均客流6240萬,機器人日總交互次數超566.7萬,日臺均交互次數908次,將大型商嘗機場等線下超級流量池進行了深度融合,全方位提升營銷額。
機器人產業進一步增長帶動新零售爆發式增長,促使中國經濟處于發展風口之上。
根據最新預測數據,2020年中國工業機器人銷量將從2018年,2019年兩年的負增長,再次轉入正增長的情況。2020年年度,中國工業機器人總量將達到15.66萬臺,同比2019年將實現4.5%左右的正增長。此外,據中國電子學會則預計,2020年我國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有望突破40億美元。
發展迅猛的機器人產業不僅本身暗藏著巨大的經濟實力,還為其他行業的發展提供了助燃劑,新零售就是典型代表。新零售的核心是線上+線下+物流的融合,即包括信息軟件、制造業、交通運輸業等在內的多產業融合,也就意味著新零售發展狀態可以作為檢驗經濟良好與否發展的重要指標。
美國“新零售之父”喬韋曼曾于2017年斷言:中國新零售將成為新零售全球領跑者,這一斷言在2020年已經實現,僅生鮮電商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生鮮電商交易額就高達1821.2億元,同比增長137.6%。新零售的顛覆性發展反映中國經濟正處于發展的風口上,經濟的爆發式增長,也將促使智慧城市、智能工廠提前報道,屆時工廠、倉庫、商店甚至駕駛艙中的“工作人員”將以機器人為主,全面實現信息化和智能化運轉。
編者手記
機器人領域投資浪潮回高,眾多企業的進入,“三新”(新行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的涌現,機器人市場是否真的能在未來長時間帶動中國經濟實現跳躍式發展?答案有待商榷,但可以獲知的是,機器人產業的發展必然對經濟的增長起到一定的推力作用。
素材參考來源于
新浪科技、第一財經、中國機器人網等
轉載請與我們聯系,并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