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巡檢機器人亮相京港地鐵 科技創新提升運維水平
工作人員測試機器人躲避障礙能力。賈天勇攝
中新網北京4月8日電 (記者 杜燕)一臺帶有“360°旋轉手臂”、黑白相間的變電所智能巡檢機器人,通過高清成像相機、紅外熱成像儀、超聲波傳感器等對變電所機柜設備進行巡視檢查,提升巡檢效率及設備可靠性,從而進一步提升乘客的出行體驗。這是京港地鐵使用智能運維平臺和智能維護設備,致力于為乘客提供更好的出行體驗。
“能量站”里顯神通智能機器人助力巡檢工作
變電所是地鐵運行的“能量站”,主要負責電能的供應與傳輸,為列車和車站所有用電設備設施提供電能。平日里,工作人員通過“一聽、二看、三經驗”進行日常巡檢,每7天巡查一次,確保變電所內各類供電設備運轉良好,保障地鐵用電設備安全可靠運行。
今天,記者從京港地鐵了解到,為進一步提升巡檢工作的效率及精準度,提高變電所監控的自動化和智能化水平,今年2月初,京港地鐵在4號線馬家堡車輛段變電所試點使用智能巡檢機器人,在保障變電所持續穩定供電的基礎上,提升巡檢質量。
智能巡檢機器人每天會按照預定的流程,沿著開關柜上方的導軌“走”到每個機柜前,對變電所內供電設備的電壓電流表計、指示燈狀態、旋鈕位置、保護裝置狀態、溫度、濕度、噪聲、紅外溫度及局部放電等進行檢測、讀取狀態信息。機器人還可以多角度旋轉上下伸縮,確保巡視點位多方位覆蓋,并通過智能化的數據分析功能,實現實時預警,讓巡檢工作更智慧,用科技提升運維水平,保障乘客優質出行體驗。
與此同時,在變電所試點使用智能巡檢機器人后,巡檢頻次提升為每3小時一次,能更早發現設備異常情況,提高設備可靠性;且巡檢機器人可在人工目測觀察巡視的基礎上,進行更精準的數據檢測及信息讀齲同時,將采集的數據實時上傳并形成分析報告,供工作人員隨時查看當前和歷史的巡視數據。
隨著采集數據的豐富和完善,機器人可以實現自主學習,數據識別的精度和準確度也會不斷提高。通過數據分析指導設備的檢修工作,輔助京港地鐵維護管理人員不斷優化維修策略。
除此以外,巡檢機器人如果發現異常情況,會將異常信息實時發布到后臺終端,并發出報警信息提示,提醒工作人員現場查看處理,及時有效確保供電設備安全可靠運行,有效提升巡檢效率,進一步提高變電所供電可靠性,確保列車及車站的正常供電,保障服務質量及乘客出行安全。
機器人正在巡檢變電所設備。賈天勇 攝
應用多項科技打造智慧出行
隨著科技發展的日新月異,近年來,京港地鐵逐步開發使用智能運維平臺和智能維護設備,積極引入先進技術,致力于為乘客提供更好的出行體驗。
京港地鐵16號線北段是全國首條5G信號全覆蓋的地鐵線路,乘客在地鐵通勤途中即可暢享5G網絡帶來的便捷,進一步提升乘客乘車體驗;京港地鐵還在所轄線路及車站全面推廣非現金支付業務,讓乘客地鐵出行更加便捷、順暢;試用變電所智能巡檢機器人,提升運維水平,保障乘客優質出行體驗;研究在有限空間內利用無人機進行檢查,以提升工作效率和人員安全性;試點16號線信號系統智慧運維系統等,運用科技為軌道交通賦能,注重打造智能化及智慧出行。
京港地鐵技術工程經理王江濤表示,京港地鐵試用智能巡檢機器人代替人工,在變電所等場所進行自動巡檢工作,實現實時預警、智能化數據分析,用科技提升運維水平,為乘客安全、順暢的出行提供優質的服務。今年是“十四五”的開局之年,將進一步結合乘客需求與科技創新,提升運營管理的能力及水平,增強軌道交通運行的可靠性及便利性,助力打造智慧城市。(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