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快又聰明!機器人“工友”助力中國智造
今天的工廠里,生產線忙著改造升級,智能化讓生產節奏快起來。小到一顆螺絲釘、一顆紐扣,大到一輛汽車、一臺挖掘機,生產線上因為多了許多新工友的加持,效率高了,產品質量也提升了。這個新工友可能不會說話,但它可以一天24小時不間斷工作。它能去你去不到的地方,搬你搬不動的東西。今天我們就跟著一位生產線上的工人,去認識他的幾位新“工友”。
中聯重科股份有限公司員工 朱彥輝:各位朋友,大家好,我叫朱彥輝,歡迎大家來到中聯重科智慧產業城首開園區挖掘機園區。在我身后,大家可以看到,這么大的一臺挖掘機,它由成千上萬個零件組裝而成。在中大挖裝備車間,我們每6分鐘即可下線一臺挖掘機,我們是如何做到的呢?因為我們有許多新的工友的幫助,他們都是誰呢?讓我們一起去看一看。
我的第一位工友就是大力士,它是雙立柱式翻轉機器人。它所翻轉的是挖掘機的下車架,一臺下車架,輕的有4噸重,重的可以達到12噸,這么重的家伙,靠人來翻轉,實在是太危險了。現在整個過程是全自動化的,我們可以實現自動地抱夾、舉升和翻轉,整個過程由過去的15到20分鐘,降到了現在的3到5分鐘。而且在落位的時候,它可以準確地落在有軌運輸小車上面,這個偏差可是毫米級的。
我們現在看到的是另外一個得力助手,我們的涂膠機器人。以前我們是兩個人作業,需要3分鐘的時間,現在,我們只要一臺機器人,1分鐘即可完成整個涂膠過程,而且還規避了我們過去涂膠不均勻這樣一個質量風險。
我們可以看到,在車間的地面上有許多的二維碼,它們就是我們物料配送機器人的指向標。通過后臺程序的設定,它可以準確地告知我們每一臺物料配送機器人,配送到哪個工位和站點。在整個中挖裝備車間,我們有100多臺這樣的物料配送機器人,小到一顆螺絲釘,大到一個動臂抖桿,這樣幾噸級的物料,它們可以及時、準確、全自動化地配送物料,別提我們員工有多高興了。
尤其是像這樣的物料配送機器人,還是我們員工作業的移動工作臺,由于后臺的設定,我們可以非常靈活地把這個工作臺停靠在我們設定的工作點上。
給大家介紹了這么多的機器人,是不是有個疑問,機器人把我們工人的活都干了,那我們工人做什么呢?其實我們不必擔心,像我身后這兩位工友,他們是涂膠工位的操作工。過去我們是靠人工涂膠作業,現在我們不僅學會了操作涂膠機器人,而且還懂得了機器人的原理,知道了日常故障的排除和診斷。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我們經過了多次的培訓和無數次的調試,我們經常和機器人泡在一起,忙到深夜12點。
如果說過去我們靠的是人力,現在我們靠的是腦力和智慧,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高效、柔性地生產出我們的挖掘機產品。正是這些智能化的設備和數字化系統的高度融合,我們才實現了每6分鐘下線一臺挖掘機的生產目標,滿足了不同客戶的需求,我們也有信心將來成為行業內的智能制造標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