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外科手術機器人等尖端醫療技術集中亮相服貿會
2021年服貿會進行的如火如荼,位于首鋼園區的健康衛生服務專題展,向大眾展示了中國醫療領域的領先成果、尖端技術。
數字化和人工智能在醫療領域的重要作用,便是促進診療效率的提升。以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展出的“5G聯網人工智能嬰幼兒氣道管理遠程預警會診系統”為例,嬰幼兒氣道管理是影響住院患兒死亡率的重要臨床痛點和難點,該項目據不同年齡段兒童解剖學和生理學的特點,創新設計適合新生兒嬰幼兒的氣道管理醫療器械和耗材,包括嬰幼兒專用支氣管封堵管,嬰幼兒專用可視喉鏡,5G聯網實時遠程會診和AI導航決策,嬰幼兒氣道混合現實3D建模等。
一位現場工作人員介紹:“嬰幼兒對缺氧的耐受性很差,一旦缺氧會對神經系統造成損傷。當出現缺氧情況,在氣管插管過程中,固定在喉鏡中的5G模塊會將插管的整個實景影像傳導到服務器,在出現插管困難時,服務器就會進行預警,通知距離最近的專家進行5G互聯網會診,從而保證嬰幼兒的安全。”該項目旨在提高嬰幼兒氣道管理的成功率,努力實現全國兒童醫療機構氣道管理方面的均質化,大數據化和人工智能化。
不僅是醫院機構,許多企業也在健康衛生服務專題展上紛紛亮出“絕技”。宣武醫院聯合天壇醫院、柏慧維康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神經外科手術機器人,精準的實現了毫米級別核團的定位,可提升癲癇、帕金森、腦出血、疑難腦病等疾病外科治療的準確性;北京積水潭醫院多年研發的智能化復位機器人,可以通過多模影像實現對骨折手術全程三維導航,緩解傳統骨盆骨折修復需要開放較大創口的問題,還能提供復位路徑的規劃建議,復位精度可達毫米級,對病人康復和提升術后生活質量極為有利;通用技術集團此次重點展示的智能醫院“小通診所”,是一套集檢、管、診、治于一體的健康管理系統。
眾多前沿技術成果在服貿會平臺上的展示,人們領略到了數字時代賦能醫療行業的新面貌、新發展。未來,隨著數字化、人工智能等先進科技將被應用到更多醫療場景中,醫療行業和智能技術將在不斷融合中向前發展,惠及更多擁有健康需求的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