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下CIO們應該反思終端數據的保護?
對許多企業來說,為員工自帶的移動設備(BYOD Devices)提供訪問公司數據的權限是充分利用人力資源的一種有效方法。雖然臺式電腦和筆記本仍然是進行大型計算的主要平臺,但是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已經使工作環境發生了變化。
在消費者和企業兩個層面移動應用程序都在迅速普及,由此帶來的生產效率的提高遠遠超出了人們的預期。負面影響是它們給IT管理者帶來了一系列棘手問題:該分配給它們多少訪問通道?如何制定統一標準的訪問限制?這些目前都只能每個公司自己摸索并沒有統一的國際標準。這樣導致對移動設備的管理標準變化幅度極大:有的完全禁止,有的只允許郵件詢問,有的支持企業級應用程序訪問,有的則對移動設備訪問沒有任何限制。
對自攜式移動設備(BYOD Devices)的數據保護
對企業IT管理者而言,另一個大挑戰是圍繞自攜式移動設備產生的數據保護問題。大多數自攜式移動設備都在公司防火墻之外連接,因而既難以管理上面的數據內容和難以知道數據分享者的身份,也不清楚該數據是否已備份或受到保護。讓情況更為復雜的是,許多終端用戶在本地存儲空間不夠的情況下轉向云端存儲,而IT部門對那些云端平臺的認可度并不高。并且,大企業和小公司都看重監管移動設備的成本問題。因而,自攜式移動設備(BYOD Devices)不僅要能夠滿足員工的使用需求還要盡可能降低公司的硬件成本。企業IT部門在移動企業管理(MEM)、數據保護、安全方案方面的資源投入,都必須依據員工的實際使用情況,這樣才能有效實現較高的性價比。
關鍵的行業趨勢:
自攜式移動式設備(BYOD)的普及
現代商業社會中預防數據丟失和保護企業關鍵信息已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在以往的數據管理模式下:中央服務器是IT部門開展工作的基礎,企業所有數據都存儲在數據中心的中央服務器上,因而管理人員能準確地管理所有數據,并且為數據管理設定各種規則。但這種舊有的數據管理模式正受到多方面的沖擊。移動設備(尤其是自帶移動式設備)的普及,遠程和去中心化的工作方式,讓員工對工作設備的需求發生了變化。他們不再滿足于IT部門提供的設備,而是希望用到其他一些能滿足工作需求的工具(如EFSS,Evernote)。工具的改變帶來了數據管理的困難。企業只有努力迎接這些新因素帶來的數據管理挑戰,才能為實現數據的良好管控打下基矗
智能手機的興起
智能手機是一種連接商業信息的新方式,它的快速發展對自攜式移動設備(BYOD)的商業化影響深遠。實際上,IDC數據顯示2014年商用智能設備用戶數量大幅增長,其中自攜式移動設備(BYOD)的增長占據了較大份額。這樣的增長趨勢預計會持續到2018年(參見表一)
表一 2014-2018年世界范圍內根據用戶類型預測商業智能設備使用量
對企業IT部門而言,面臨的另一個問題是智能設備使用量的增長速度太快,以至于他們不知道在工作中這些設備的使用程度會達到多高。起初,他們關心的只是數據安全和員工通過這些設備來連接數據,使用數據的方式。可現在他們的擔心變得更多了:移動設備的數據備份,設備訪問痕跡的清除,設備訪問公司數據權限設置等等。而處理這些問題都沒有現存的制度可以采用。現在的首要隱患是,這些設備的所有操作數據都在公司防火墻之外。
移動辦公潮流的興起
筆記本電腦和移動設備一起推動了移動辦公(也稱遠程辦公)潮流的到來。移動辦公模式與傳統辦公模式相比有很多不同之處。遠程工作者不需要連接VPN網絡或者公司網絡來備份工作進度,因為他們在線時間很短用不著連接這些網絡。而傳統辦公方式下的工作人員必須整天連接著公司的網絡。遠程工作者備份數據的頻率會變少,因而能緩解備份時帶來的帶寬壓力,減少備份時的安全隱患,遠程工作者經常從不同的網絡和用不同的設備連接他們需要的數據資料。與此相比,傳統辦公人員則要通過公司的局域網和公司配發的電腦訪問數據。自攜式移動設備配合上遠程辦公的工作方式,這讓IT人員更加難以管理公司的數據資料。
合規問題(Compliance Issues)的出現
除了移動設備的數據備份問題和安全隱患,合規問題也是企業IT管理者肩上的另一重壓力。各個公司都必須努力適應不斷增加的數據管理規章和標準。在公司的數據中心實施監察制度就已經夠困難的了,更別說將之推廣到遠程辦公人員。IT部門必須能夠快速定位受監管的數據和可能與之相關的數據,并且及時為法律訴訟或電子舉證提供相關數據。
數據保護面臨的挑戰的根源,就在于那巨量的數據都產生在公司防火墻之外。在現有的條件下,平均每14個月一個公司的數據大約會增長一倍。可是,這些數據企業IT部門卻接觸不到,只能依賴第三方網站的分享。用戶使用Dropbox和Box這類軟件來與公司內部和外部分享數據,這讓沒有管理權限的IT部門人員無可奈何,只能接受因為不能在公司層面備份這些數據帶來的數據遺失和由此產生的安全保護上的疏漏。
IT部門沒有權限接觸第三方網站,也就不能記錄這些數據傳向哪里和來自何方。依賴第三方網站會帶來安全風險,同時也使企業IT部門喪失了對數據的控制權和查驗權,這讓企業IT部門想在移動設備上進行全面的數據管理時顯得笨拙不堪。數年前防火墻之外的數據盲點還僅僅只是企業IT部門頭疼的難題,現今不能很好地處理它們帶來的是整個管理層的頭疼,因為在數據管理規章和數據法律制度不斷完善的情況下,這將使企業面臨法律風險和財務損失。。
公共云技術:推動企業移動化浪潮
利用公有云與前面的移動設備使用稍有不同,它主要由企業IT部門發起而不是單個的員工。盡管數據現在主要存在于公司數據中心之外,但企業IT部門仍舊能夠接觸和管理到一部分數據,給予數據層級控制(一些企業不認可的平臺除外)
此外,推動公有云發展能讓企業的數據中心響應需求時更加高效:
不需要叉式升級(forklift upgrades):云端基礎設施建設讓企業能夠直接利用最新的軟件特性和功能,最大限度減少本地數據中心硬件的更新頻率。
只為正在使用的存儲空間和計算資源出錢,IT管理者不再需要為未來的資源做預算
降低經營成本:將數據轉移到云端后,可以減少數據中心硬件維護經費和控溫時的電力花費。
提供冷庫制冷技術(Cold storage):公有云存儲在冷庫制冷方面有很大的優勢,不僅表現為性價比更為良好,還包括讀取方式比在磁盤介質上更方便。
災后恢復:數據通過云存儲保存在外部數據中心的備用設備中,即使發生了自然災害,公司的數據也可以得以保留。此外,許多公有云恢復技術允許公司數據在云端快速進行故障處理,能最小化服務中斷時間。
云端整合技術:
云端整合技術及其應用將會成為IT部門成功管理移動設備數據流和保護這些數據的關鍵。IDC已經看到一些將會有助于推動數據管理發展的趨勢,這些數據主要與移動設備和遠程工作人員有關:
持續整合云平臺和移動設備:
云端整合功能被植入大多數移動設備中,員工不論公私事務均可以用同樣的云平臺進行數據管理,而找到高效的整合和管理這些數據的技術是關鍵。
使用云端服務提高IT部門效率:
商業公司必須利用云端平臺和第三方供應商的解決方案以降低成本。同時他們需要篩選合適的數據傳送到云端平臺,而只在公司的數據中心里保留關鍵數據和隱私數據。
管控標準下的措施:
新的管理規定出臺之后,商業公司必須制定出適應新規定的措施。此外針對數據的不同制定不同的存儲期限是十分必要的,因為不同類型的數據根據政策規定有著不同的存儲時間要求。
商業公司必須依靠新的方法來應對這些不斷變化的要求。解決自攜式移動設備帶來的問題需要在用戶終端不間斷的備份數據,且要尤其關注數據加密和預防損失。這一措施需要更好的公司信息管理手段,并且與員工保持良好的交流習慣。企業IT部門需要掌控所有的公司信息,不論它是來自臺式電腦、筆記本電腦還是智能設備。實施這一措施需要制定合適的管理制度并且要對如何存儲、保護和分享信息制定更為細致地針對性措施。為了有效的完成上述的要求,IT部門需要一個能橫跨整個公司貫徹這些政策執行的的中央管理工具,以此來將所有設備聯系起來。
以企業IT部門為核心制定數據管理措施有兩方面的好處。一方面,通過獲取所有數據的訪問權限,IT部門能以此進行數據保護活動,確保在公司層面數據已經進行了備份、存儲和防損保護。員工離職后即使通過遠程操作刪除自己設備上的數據也無關大局。這一措施同樣利于增強公司治理水平和防范法律風險,因為允許各種設備訪問公司數據要在公司對數據存儲和保護的指導方針下進行,數據收集、存儲和展示的技術能力必須滿足公司對電子證據(eDiscovery)的需求,以此防范法律風險。另一方面,這樣做還能提高員工的工作效率。不用繞過企業IT部門,員工就能超出地點和設備的限制,工作方式更加靈活方便。為了制定一個整體的數據管理策略,商業公司必須考慮到下列問題:允許接入公司數據的移動設備不能太小眾,要從員工樂于接受的設備中眩如果員工的私人設備不在公司允許接入設備之列,數據清除時注意不要刪除員工的自有數據,這將影響員工對公司IT部門的信任。
面臨的挑戰
管理和保護商業公司的移動數據是一個充滿機遇的領域。IT專家正在積極尋找第三方應用平臺數據未被授權、影子IT,移動設備數據增長這些問題的解決方案。在此條件下,新的挑戰將會不斷出現,供應商和IT專家必須攜手合作。這些挑戰有:
找到替代用戶使用的應用產品:企業IT部門必須提供自己認可的產品來替代目前用戶使用的第三方產品,這要求前者具有與后者相同的特征、功能和受歡迎度。如果不具備相同的功能或特點,用戶會繼續使用第三方的應用從而繞開IT部門的監管。為了應對這些挑戰,產品供應商必須保證他們產品具有受到歡迎的特點與功能,并且要對未來可能出現的創新性功能有著靈敏的嗅覺,及時將之增加到自己的新產品中避免用戶重新使用第三方應用。
競爭加劇:移動設備是競爭最激烈的領域。應用供應商意識到影子IT問題和移動數據的管理和保護領域前途巨大。因而,大批各個領域的應用供應商爭相提出各自的移動數據解決方案。IT專家們已經被各式各樣的移動數據管理和保護方案所淹沒,它們有的從硬件角度出發,有的從軟件角度出發,有的是服務解決方案。
結論
員工自攜移動式設備參與工作已經成為一種常態,在未來也將如此。數據保護和數據管理將會變得越來越重要,而數據留存的地點,是在公司防火墻之外還是之內,是在公司服務器上還是個人設備上或者第三方應用平臺上,這些都讓情況變得更加復雜。企業IT部門必須采取一系列行動來解決現存的數據保護問題,以積累實踐經驗以免在未來出現不可避免的新問題時顯得捉襟見肘。積極擁抱新技術,不論是硬件層面的還是服務層面的,企業更有效地應對市場變化,長期來看也將減少企業的總體擁有成本( Total Cost of Ownership),提高企業生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