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商機:企業數字化市場覆蓋率不足10%
大數據帶給企業的商機正在快速顯現。作為提供數字解決方案的企業,瑞金麟及其兄弟公司——云像數字的快速發展就是一個生動案例。
從2009年5月成立,到2012年獲得軟銀賽富A輪千萬級美元投資,再到2014年完成B輪近億元的融資,瑞金麟從原先的一家為品牌商提供電商代運營的公司,搖身一變成為了擁有云像數字等4家公司的大數據服務集團,產業鏈條趨向完整。
“去年我還需要去教育企業要電商化和數字化,但今年完全不用了,企業只會問How,問如何實現。”在11月6日云像數字的發布會上,瑞金麟聯合創始人、云像數字CEO安士輝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這樣描述這兩年的行業變化。
正是基于大數據思維帶給企業的滲透,于去年提出Omni Consumer(全渠道消費者)的瑞金麟快速在2013年底成立了云像數字公司,以Omni Consumer為基礎,明確消費者的完整畫像,為企業客戶提供數字營銷和數字渠道的服務。
Omni Consumer類似于國內目前常用的O2O概念(online-offline),是指對消費者在電商、線下和社交媒體等各種渠道和環境下的數據進行分析整理。
安士輝表示,云像數字可以為品牌提供數字一體化解決方案, 打造完整的消費者數據資產、提供數字一體化的營銷和渠道服務。
“這個行業的發展才剛剛開始,離天花板還很遠。”安士輝告訴本報,目前企業數字化的市場覆蓋率低于10%,至少需要5年,傳統企業數字化的市場才能逐漸飽和。
《大數據時代》作者維克托·邁爾·舍恩伯格(ViktorMayer-Schonberger)10月底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時曾提出,中國在數據的規模上很有優勢,但由于IT業基礎設施的不完善而導致數據無法全面收集和良好處理。
對此,安士輝也認為,線上的數據收集起來容易,但線下數據的收集卻因為基礎設施的不完善和線下管理的忽視而十分困難。
但他相信,隨著網絡全覆蓋的推進以及企業在商業機制上的轉變,比如企業從加盟轉為直營模式從而對線下數據進行統一管理,還有普及POS機等技術以獲取線下交易數據等,線下數據的收集會很快得到改善。
舍恩伯格此前還表示,大數據發展的主要瓶頸還是數據的分析工具。而在國內,不管是大數據,還是行業內的小數據,數據分析的技術和人才都相對短缺。安士輝表示,云像數字在數據分析的人才方面,主要依靠來自國際數據分析公司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