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代有才人出 江山輩有才人出下半句
經濟全球化,為中國帶來了無數機遇與挑戰。現在“信息高速公路”這條無形的新蜀道,已然成為了新時代中沒有硝煙的戰場。為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亟需依靠創新的力量,來適應、影響、改變當下的科技競爭格局。
四川之所以成為文化創意產業的強省,源于四川人對人才培養的重視。創新不止依靠個人的奇思妙想,更是一個需要全社會共同為之努力的綜合體系。四川人終身學習、不斷挑戰自我的性格,既是創新的基礎,也是讓創新持續不斷的必備條件。
內容早知道
“三星堆號”衛星脫離地球引力,大約只需要幾分鐘時間。這短短的幾分鐘,就將“蜀道”從陸地、海洋、對流層提升到了太空。這條由射頻接收器、紅外攝像機、調制解調器等共同編制的信息化蜀道,雖然無形,卻無時無刻不對人們的生產、生活、社交、娛樂產生深遠影響。
是什么力量將這條“新蜀道”送上太空的呢?它又會給我們帶來什么呢?
四川綿陽是中國唯一的科技城、中國核武器研究基地,也是殲20的故鄉。綿陽的大型軍工企業超過50家,涉及的領域包括:核能、電子、核工業、航空航天、精密儀器制造等。不論在產業聚集度,還是在每百人擁有的工程師數量上,綿陽都超過了美國的航天城——休斯頓。綿陽是中國知識、信息、人才最密集的城市之一。
上世紀50年代開始,綿陽的工程師們制造了中國第一枚核彈、第一架隱形戰斗機和無人機。半個多世紀的時間,他們在一窮二白的工作環境中,磨礪出了可以媲美數控機床的手藝和比計算機還要敏銳的技術直覺。
在成都西南方,有一片657平方公里的土地,在這個面積幾乎和硅谷一樣大的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自主創新示范區中,聚集著不同產業。從數據處理、算力開發到生物工程,幾乎無所不包。這些高新產業的共同特點,可以用兩個字概括:未來。
當顯示器變得比打印紙還薄,會對我們的生活有怎樣的改變呢?比打印紙還薄的顯示器能植入或黏貼在任何物體上,借助這塊顯示器可以讓任何物體都變成信息源。當數據被讀取、貯存、使用時,互聯網就變成了物聯,人類的生產、生活將開始一次新的革命。但是要想啟動這場革命,除了技術還需要另外一種能量:創新。
在科技高速發展的今天,科學家們憑借著聰明才智完成了很多無法想象到的事情。其中穿戴式智能設備的發展,更是讓很多人受益匪淺。小到智能手表、智能眼鏡這些與日常息息相關的物品,大到外骨骼機器人、植入式芯片等科技領域的高精尖設備,都隨著技術的進步以及人類需求的變遷在不斷地發展變化。
終身學習、不斷改進,既是創新的基礎,也是讓創新持續不斷的必備條件。不怕痛苦和失敗,才能在風險極高的創新道路上走得更遠。 林寒,一個意外致殘的普通四川小伙,穿戴著外骨骼機器人艱難前行。他前行的每一步都清晰地顯示出:創新,并不只發生在實驗室。
四川,群山環繞,與外界的溝通交流并不容易。也許是因為艱難,所以激發起了蜀人近乎無窮的創造力。蜀道承載著四川人的精神,凝聚著四川人的智慧,從遠古開始,一直通向未來。
由鳳凰衛視、四川廣播電視臺聯合出品的大型文化紀錄片《蜀道風流》正在播出,敬請收看!
編輯:雨沛沛、林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