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維生素b的癥狀 復合維生素b的作用和功效
“我最近總是覺得眼睛干澀,而且還有些發紅,怎么辦啊?”小李慌張地問著醫生。
“你有沒有注意到自己最近的飲食習慣?可能是缺乏維生素B2導致的。”看過小王的查血報告后醫生提醒道。
小王是一名白領,每天工作繁忙,飲食也比較單一,大多數時間都是在外面吃快餐。最近,他發現自己經常感到疲勞、頭暈,皮膚也變得越來越差,出現了口角炎的癥狀。他一度以為自己是缺乏睡眠,但是即使休息好了,癥狀仍然存在。后來他去醫院檢查,發現自己缺乏維生素B2。
維生素B2是一種重要的營養素,它能夠幫助身體吸收其他營養素,維持身體正常的代謝功能。如果長期缺乏維生素B2,會引起部分器官及神經系統功能失調、受損等可怕后果,那么,當缺乏維生素B時人的身體會表現出哪些“信號”呢?
出現這些癥狀,提示你的身體很有可能缺乏維生素B2!
維生素B2,也稱核黃素,是人體必需的水溶性維生素之一,也是各種健康狀況的關鍵因素。盡管維生素B2是我們所需的微量營養素之一,但它對人體中的影響卻不容忽視。缺乏維生素B會對人體造成重要影響,一般情況下會由以下四個部位作出不良反應。
首先,大概率會出現口腔健康問題。缺乏維生素B2會導致口角炎和口腔潰瘍,會造成口腔內部紅腫、疼痛、干裂和出血。這是由于維生素B2在維持口腔黏膜和舌頭的健康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充足的維生素B2能夠促進口腔黏膜和舌頭的細胞代謝,使其保持健康、彈性和濕潤。如果缺乏維生素B2,這些細胞就會變得脆弱、干燥、易破,導致口腔黏膜炎癥和潰瘍。
此外,缺乏維生素B2還會減少唾液的分泌,使口腔保持不足的濕潤程度,進一步導致口腔問題的出現,如口干、口臭等。所以缺乏維生素B2會導致口腔黏膜的萎縮和破裂。這些癥狀可能會影響食欲和口腔衛生,進而影響身體健康。
缺乏維生素B2并不是口腔問題唯一的原因,但它屬于較為直觀的缺乏維生素B2的癥狀體現,而以下問題也與缺乏維生素B2有著直接聯系。
眼睛會遭受到多種病痛及視力損害。舉個例子,湖南襄陽的劉女士因為一直吃垃圾食品而長期缺乏維生素B2,因此她的眼睛開始出現夜盲癥狀,甚至在清晨日出之前仍然難以看清物體。醫生通過醫學檢查后發現她的角膜和水晶體受損,視力衰退十分明顯。
這是由于維生素B2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著眼睛的血管收縮、萎縮,維生素B2的缺乏會導致相應的代謝過程受到影響,同時會使得視網膜內視紫質的生成減少,減弱眼睛對光線的感知能力,從而導致視力出現問題,最直接的表現就是夜盲癥。
1967年發表于《柳葉刀》上一篇名為《人類維生素B2缺乏與白內障形成》的文章顯示,研究者通過對非洲發生白內障的人群進行了調查,發現他們的維生素B2攝入量遠低于常人。研究表明,缺乏維生素B2不僅會影響眼睛的表面和黏膜,還可能導致更嚴重的疾病:白內障。因此,維生素B2的充足攝入對于保護眼睛的健康非常重要。
其次,維生素B的缺乏也會導致皮膚受到病理影響。維生素B2是合成兩種輔酶FAD和FMN的重要成分之一,這兩種酶能夠幫助人體細胞將食物轉化成能量,促進皮膚細胞代謝和生長。
而皮膚作為人體最大的器官之一,其細胞代謝和生長過程同樣需要大量能量的支持,所以維生素B2在皮膚的生長和維護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缺乏維生素B2會導致皮炎和皸裂,使皮膚出現紅腫、瘙癢、起泡和干裂疼痛等癥狀,進而影響皮膚健康和美觀。
另外,維生素B2還能夠促進膠原蛋白的合成。膠原蛋白是皮膚中最重要的成分之一,它能夠使皮膚保持彈性和緊致度。如果缺乏維生素B2,皮膚的膠原蛋白合成會減緩,導致皮膚松弛、干燥和失去彈性。
除了一些器官上的損害之外,人的神經系統也可能會遭受波及。缺乏維生素B2會導致頭痛和疲勞,表現為頭痛、眩暈、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和工作效率低下。在大腦工作過程中,維生素B2維持神經系統的正常運轉,當人體缺乏維生素B2時,會影響神經細胞的能量代謝平衡,導致神經細胞無法正常工作,神經系統長期處于不良狀態下會對身體和心理健康造成損害。
同樣值得注意的是,維生素B2缺乏還會導致神經病變和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的發生,如周圍神經病變、多發性硬化癥等。因此,保持足夠的維生素B2攝入非常重要,以維護正常的神經系統健康和功能。
當體內缺乏維生素B2時,身體通常會從以上四個部位發出重要“信號”,這時應當予以重視,及時前往醫院進行查驗就醫,對癥下藥,適當補充。其實維生素B2對人體的以下與作用遠不止于此,身體中的更多機能同樣有它的協助作用。
人體內的微量營養素維生素B2,這些作用你需要了解!
如果把人體看作一個龐大的機器,那么各項微量營養素就是它的潤滑劑。作為人體中不可或缺的維生素B2不僅可以幫助人體轉化食物中的養分為能量,還對身體內多個方面具有輔助作用,從而對人體進行相關疾病的預防和保護。
當體內維生素B含量充足時,心血管疾病風險可能會隨之降低。一項發表于2020年的meta分析研究中,對18項研究進行了統計處理,結果表明,補充維生素B2可以明顯地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尤其對于老年人群體,維生素B2的補充更為重要,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利用維生素B2的能力會逐漸降低。
人體細胞的抗氧化作用也與維生素B2有關。維生素B2在人體內可以化學轉化為具有抗氧化作用的核黃素還原酶,幫助清除人體內的自由基,保護細胞和組織免受自由基的損傷。
維生素B2在核黃素還原酶的介導下,能夠接受自由基的一個電子,從而轉化成不活性的化合物,有效清除自由基從而達到抗氧化作用。同時,維生素B2還能夠幫助其他抗氧化劑,如維生素C和E,再生為活性形式,補充其他抗氧化物質的不足,使細胞和組織免受氧化應激的損傷。
除此之外,針對患有基礎糖尿病的病人,維生素B2也同樣發揮著更大的積極作用。
根據著名醫學期刊《柳葉刀》2019年發表研究結果表示:增加維生素B2的攝入量可顯著減少糖尿病并發癥的發生率。研究還發現,長期補充維生素B2還可以改善血液中的生化指標,并且降低類型2糖尿病患者的胰島素抵抗程度。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的糖尿病病人應該不僅需要注意每日用藥,同樣應該重視包含維生素B2在內的各類人體必需的微量營養素的補充。
更重要的是,對于老年群體來說,攝入足量的維生素B2可以一定程度上改善神經功能。一篇發表于《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Nutrition》期刊的研究對維生素B2補充對老年人認知功能和心理健康的影響進行了探究。研究發現,每天口服400毫克維生素B2可以提高老年人的認知功能,降低抑郁和焦慮的程度。
總之,維生素B2是人體所必需的一種維生素,對身體的多項機能都有著重要的作用。人體需要通不同方式攝入補充足夠的維生素B2以滿足這些生理需求。
維生素B2應該如何攝入補充?以下兩點一定記住!
一篇發表于《Journal of Nutritional Science》期刊的研究調查了中國不同地區居民維生素B2的攝入量和血清B2濃度。結果發現:中國北方地區的人群維生素B2攝入量和血清濃度普遍低于南方地區,且女性比男性更為缺乏。文章認為,應該采取針對性的飲食干預和補充措施,以提高人群維生素B2的營養狀況。
在日常生活中維生素B2其實并不罕見,多類常見食物如魚、肉、蛋中均含有一定量的維生素B2。可通常在攝入維生素B2時會面臨食材選擇和攝入方式的問題,若補充方式不對或攝入含量過多、過少均會造成適得其反的效果。那么該如何正確補充維生素B2呢?有兩個要點需要注意:
在日常飲食安排中應當合理搭配食用富含維生素B2的食物。維生素B2主要存在于動物性食物和部分植物性食物中。富含維生素B2的動物性食物包括肝臟、腎臟、心臟、肉類、魚類、蛋類和奶制品等;富含維生素B2的植物性食物包括綠葉蔬菜、豆類、堅果、全麥面包和酵母等。均衡搭配選擇以上食物可以有效補充維生素B2。
注意事項:在食用上述食物時應盡量避開同時食用高纖維(燕麥、蕎麥等)、高脂肪食物(肥肉、黃油等),由于這些食物會加快腸蠕動,所以會造成維生素B2吸收率降低,因此大大增加對維生素B2的需求量,使維生素B2相對缺乏。
如果飲食中無法滿足維生素B2的需求,可以遵醫囑適當選擇使用一些補充維生素B2的營養補劑。維生素B2的營養補劑通常以核黃素的形式出現,具體為維生素B2片劑、維生素B2膠囊、維生素B2液劑存在于市場,可以選擇口服或注射。
注意事項:在選用此類方式補充補充維生素B2時,由于補劑作為濃縮型產品出現,其克數、量度均有明顯標注,因此應該遵循醫生的建議適當予以補充,切勿補充過量。一般情況下,成人每日的維生素B2需求量為1.1-1.3毫克,具體的劑量應根據個人的身體狀況和醫囑來確定,以免達不到期望效果的同時還會引起不良反應,進而對身體造成傷害。
同樣需要重視的一點是,維生素B2屬于水溶性維生素,不易在體內積累,且它在人體中的存儲時間相當短,一般只有幾小時,因此,維生素B2的攝入補充應當是一個規律且長期的行為,避免補充頻繁也不要長期停止相關攝入。
人體內所需的維生素B2與人的健康息息相關,因此我們應該注意飲食均衡,合理攝入足夠的維生素B2。如果身體存在維生素B2缺乏的情況,可以適當地進行補充,這樣可以幫助我們維持身體的健康,提高生活質量,迎接更美好的明天。守護健康血壓 血管年輕化
參考文獻:
[1]涂維增. 維生素B2在人體代謝中的作用[J]. 中外醫療, 1994(2):67-68.
[2]胡昀, 馬國清. 維生素B2的研究進展[J]. 中國食品學報, 2016, 16(1):1-11.
[3]薛詠梅, 張艷敏, 孫惠玲. 維生素B2對心血管疾病防治的研究進展[J]. 中國醫學創新, 2015, 12(18):174-178.
[4]焦韶輝. 維生素B2在動物營養中的作用與應用[J]. 動物營養學報, 2005, 17(3):242-246.
[5]米鳳霞, 李婷婷, 王鑫等. 維生素B2對高脂誘導的大鼠肝臟氧化應激損傷的保護作用[J]. 中國藥理學通報, 2013, 29(10):1438-1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