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為什么不吃豬肉 回族最害怕什么人
我國是個多民族國家,有著各自的民俗文化以及不同的飲食習慣,其中回族不吃豬肉,把豬看做是很不干凈和不潔凈的家禽,而且因為信仰原因,拒絕食用豬肉。
滿族不吃狗肉,把狗看做是很忠誠的動物,不能吃狗肉,也成為民族文化禁忌之一。
在五十六個民族之中,漢族的人數是最多的,漢族人好像包容性更大,而且飲食文化也多種多樣,很是豐富,漢族還有不吃的肉嗎,也許很多人卻淡忘了。
回族人不吃豬肉,因為豬是一種很笨拙的動物,而且因為分不清輩分,在一個豬圈里的豬,都可能成為“亂了輩分”的豬。另外豬生活的環境相對比較其他動物來說,還是比較骯臟。畢竟以往飼養豬時,都是圈起來喂養剩飯剩菜,不像現在使用現代化的養殖場進行飼養。
臟亂差的環境加上豬的蠢笨等,讓回族人民視豬為不潔凈的牲畜,為了避免讓自己變得像豬一樣,從古老的飲食禁忌傳承下來就不吃豬肉,還很忌諱提到豬。
如果你身邊有回族朋友,一定要注意人家的民族禁忌,要注意在聊天和相處中,不能提及和豬有關的話題和內容等,也是對人家的尊重。
就算對不同民族的人有好奇,也不要追根究底,扯著人家追問不停,畢竟尊重對方的文化習慣,要從避而不談對方的忌諱開始。
如果真的好奇,不妨再自己去查詢一下資料和故事,現在網絡發達,很多載體,都有很多詳細的記載和說明。
滿族人作為馬背上的民族,是忌諱吃狗肉的,騎馬的民族同時養獵犬,能夠幫助馬匹驅趕狼群,為主人預警危險等等,可以說狗在滿族人的生活中,一直占據重要的位置。
現在雖然很多滿族人都不騎馬了,也有了現代化交通工具,但是從古至今傳承下來的禁忌依然代代如此。
滿族人不吃狗肉,因為古老的傳說,忠實的犬救了罕王努爾哈赤,當時這個英雄因為大火有了生命危險,是一條大黃狗英勇救助,讓努爾哈赤成功獲救。從此努爾哈赤就下令滿族人世世代代不能吃狗肉。
此外還有傳說因為滿族人從古代時就和狗一起進行狩獵,把能給自己驅趕猛獸忠心護主的狗,看做是滿族人的朋友,不忍心吃狗肉,這些傳說也看出我國的少數民族兄弟們,知恩圖報,重情重義,友善寬厚的高尚品格。
其實狗作為古代時期馴養牲畜之一,對多個民族的人們都起到了很多的幫助作用。幾乎很多民族都有著對狗的忠誠護主故事的傳說,也有很多相關的民間故事流傳下來。
其實很多民族幾乎都有不吃狗肉的傳統,不僅僅是滿族一個民族,但是滿族作為把狗當做文化圖騰的民族,還是非常特殊的一個民族。
而且明令禁止族人吃狗肉,觸犯族規是犯了大忌,也被同族人不齒。
那么漢族人似乎是博采眾長,在飲食文化中也有飛禽和走獸都吃得習慣,哪里還有什么禁忌呢,其實漢族人也有不能吃的肉,但是有一個特定的歷史時期,在古代時,耕牛是非常重要的耕田工具,尤其牛作為大型牲畜,飼養難度也比較高,價格也比較貴,官府不準民間隨意宰殺耕牛,更不準普通百姓隨意吃牛肉。
有病死的耕牛和其他情況特殊而死亡的牛,都需要在官府記錄之后,按照官方的要求去處理,民間不能隨意宰殺和買賣,更不能隨意吃到牛肉。
一旦漢族人在古代時,私下吃了牛肉,被人告發,會捉到衙門里治罪。可見漢族人,在一定時期之內,是不被允許吃牛肉的。
歷史的長河滾滾向前,現在的漢族人早就實現了牛肉自由,不僅能吃醬牛肉,燉牛肉,還能吃牛肉火鍋,燒烤牛肉等等。這要放在古代時,簡直是不敢想象的。
現在物資如此發達,繁榮盛世,人們的物資極其豐富,別說牛肉,各種美食材料,真是應有盡有,只要不是國家保護的珍稀物種,人們都可以進行食用。
而各地的美食發展也是如火如荼,比如最近山東以燒烤火遍全國,這些肉串的選擇就多種多樣,其中就包括各種肉類,如果喜歡吃肉的網友,可以趁著今年五一假期前去打卡。
現在漢族人的美食也是各個民族中,包羅萬象種類最多的民族了,有著無數的菜系和美食,也是漢族人民的口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