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峰塔公園(文峰塔)
1、文峰塔,亦名文筆峰,又稱凌云塔。
2、是應城市僅有的一座古塔,塔址位于應城市南郊四華里處的沙崗村。
3、文峰塔巍然屹立,直插云端。
4、它既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也是中國人民捍衛民族文化的見證。
5、 文峰塔始建于明朝崇禎年間,據《光緒應城志》卷二介紹,邑人熊汝弼著新文昌閣序摘,“明季時,于櫟林立新市,鎮水口,而起文峰塔。
6、”其意為塔址在當時不僅是風景勝地,而且是應城石膏、食鹽、蘆柴的轉運中心,是一座矗立于商貿云集之地的寶塔浮屠。
7、 文峰塔的毀圮和重建經歷了三百多年,據相關實料記載: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江西進士唐公辰,掌院蒲,兼長青鳥術,見水清秀,卜為巽上,選其址置基。
8、道光年間余杭舉人光齋知應城縣時,與防務統一籌款,于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營建落成,咸豐四年(1854年)毀于兵亂。
9、同治十年(1871年)重修。
10、 此塔高34米,為六面七層,磚石結構。
11、第一層面寬5.7米,塔基用條石砌成,面積為66平方米,廳為方形。
12、二至七層,廳為正六邊形,每邊寬1.63米,墻厚3.3米。
13、塔尖系金屬鑄件,底層皆由青磚橫鋪壘砌而成,四方嵌有青石書刻:“凌云塔”。
14、塔面層層交錯,均有青石為檻的半圓轉門。
15、還用迭澀磚層和菱角牙子磚,在塔身壁外砌出腰檐,線條柔和,結構精美。
16、塔西南面辟門,門楣上鐫“青云直上”。
17、整個塔體,立面纖巧,造型均衡。
18、塔內可循梯而上,憑高遠眺,蒲城勝景,一覽無余。
19、尤為奇特的是,設計者在塔二層故型玄殊,將轉門建成外開內合形置整個二層一片黑暗,增加了這座寶塔的神秘感。
20、 塔端銅頂高約丈余,系黃銅鑄就,成寶葫蘆狀。
21、百十年風雨浸襲,安然無恙。
22、傳說銅頂鑄成后,因重達數噸,安裝困難,當地群眾以土壘臺,用木杠順坡慢慢上橇,歷時數月,感動魯班,他乘一個風雨之夜,施神力將銅頂提了上去。
23、自此,魯班在文峰塔一帶香火不絕,倍受尊敬。
24、 日軍入侵時,對塔頂垂涎,幾度欲作軍火原料,當地人民一面加緊保護,一面以魯班故事嚇唬鬼子,日軍為了維持“王道樂土,歌舞升平”的虛假景象,懾于民憤,才改變計劃,塔得以幸存。
25、 20世紀90年代末,應城市委、市政府在此修建文峰塔公園,以加強對文峰塔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