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院院士大會開幕透出這些趨勢,曠視科技已率先行動
5月28日,備受關注的中國科學院第十九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會盛大開幕,在當天的開幕式上,國家領導人做了一系列講話,其中提到要把握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作為融合發展的契機,以信息化、智能化為杠桿培育新動能,優先培育和大力發展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推進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曠視科技目前已經在人工智能技術與實體經濟的發展融合方面進行了有力的探索,并取得了一些成績。
進入21世紀以來,全球科技創新進入空前密集活躍的時期,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重構全球創新版圖、重塑全球經濟結構。科學技術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深刻影響著國家前途命運,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深刻影響著人民生活福祉,也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對商業發展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特別是隨著人工智能技術浪潮的興起,這股推動力量愈發明顯,而作為人工智能及物聯網先鋒企業的曠視科技正是這股推動力量中的典型代表。
曠視科技一系列基于人工智能技術的產品及解決方案,已經在助力實體經濟發展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比如曠視科技為了解決目前傳統便利店面臨的運營成本高、運營策略缺乏數據支撐等現象,推出了便利店數字零售解決方案,并在鮮生活旗下的好鄰居便利店進行了應用,該方案是基于曠視“AI+IoT”業務布局,由“零售云”和“智能端”構成的新零售智能互聯網絡。消費者購買的商品、移動的軌跡等信息會被數字化分析,在零售分析平臺上顯示著動態分析數據,這些數據在經過整合分析之后,可以為店面的運營帶來科學指導,幫助便利店解決運營瓶頸問題。
據曠視科技的相關負責人介紹說,上述方案用到了人工智能、大數據分析、傳感器融合等技術,顧客可以刷臉進店、自動結算,同時可以分析客戶消費喜好,實現定向推送和個性化促銷,從而在線下也能實現線上“千人千面”的消費體驗。不僅如此,人工智能技術還可以應用在供應鏈優化、選址優化、庫存優化等環節,助力傳統零售產業的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發展。
相關部門于2017年發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中提到,到 2020年,初步建成人工智能技術標準、服務體系和產業生態鏈,培育若干全球領先的人工智能骨干企業,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超過1500億元,帶動相關產業規模超過1萬億元。人工智能不僅對傳統產業有巨大的推動作用,其本身也會帶來很多新興行業的發展,這個過程中,如何妥善、高效、低成本的融合實體經濟和人工智能技術,將會是對傳統行業巨頭和曠視科技等AI 公司的一次重大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