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陜西90后就在老家窯洞里給人工智能打工
導讀隨著數字技術和人工智能概念的更加深入人心,人們也開始意識到科技正在不斷的改變著我們這個世界。其實要說到如今人們可能了解

作為全村唯一復工的人,陜西清澗縣應則溝村90后惠建彬每天早上九點半都準時坐在電腦前,開釘釘視頻會議,聽小組長講解當日任務;然后下載當日任務包,逐一把里面的語音轉化為文字,再對文字進行標注。
惠建彬是一名人工智能訓練師,這份工作通過人均每天一千多次的標注,讓人工智能變得更聰明。這是支付寶在貴州銅仁、陜西清澗等國家貧困地區落地的就業項目。訓練師們完成任務,月均收入3000多元,超額完成,每月最高可達6000元。
隨著人工智能應用場景及市場需求井噴,目前,整個阿里巴巴已經培訓了10萬名人工智能訓練師,未來三年還將培訓40萬。
這是數字技術的互聯網平臺創造的靈活就業的縮影。
這些年,數字技術和互聯網平臺創造了越來越多的靈活就業,這一社會價值將在非常時期大放異彩。
以支付寶為例,在其平臺上誕生的40多種新職業中,靈活就業的崗位就占了三分之二,如數字微客(線下推廣收錢碼及運營維護)、收錢碼系統軟件開發、小程序開發者、螞蟻森林種植員、護林員等,直接創造了超過500萬人次靈活就業。
免責聲明:本文章由會員“劉熙”發布如果文章侵權,請聯系我們處理,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于本站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