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20年,你拿什么與人工智能搶工作?答案來了!
現代快報訊(記者 鄭文靜)近幾年,人工智能的熱潮不斷,包括霍金、馬斯克還有比爾 蓋茨認為“人工智能的完全發展會導致人類的終結。”也有數據表明,在未來10到20年,人工智能將嚴重沖擊職場,超過50%的崗位和從業者面臨淘汰。2019日本商務書大獎圖書、國立情報學研究所數學專家新井紀子教授所著的《當人工智能考上名校》將對上述現象追根溯源,并作出深入淺出的回答。
近日,民主與建設出版社出版《當人工智能考上名校》中文版,該書由后浪公司策劃出品。
作者新井紀子1962年生于東京,畢業于一橋大學法律系,后在美國伊利諾伊大學修完數學專業博士課程,獲理學博士學位,現任國立情報學研究所教授、教育科學研究所代表理事所長。她從2011年開始主持名為“機器人考上東京大學”的人工智能研究項目,2016年開始著手研發“閱讀能力測試”。
△新井紀子教授2017年4月在TED大會上發表演講
《當人工智能考上名校》一書深度剖析了人工智能的本質,探討隨著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在未來10到20年期間,是否會有各種各樣的工作將會被替代。新井紀子教授根據扎實的理論和實驗數據得出結論:人工智能的閱讀能力就是他的弱點,那么沒有閱讀能力的人是否只能失業?作者進而對現行的教育方法提出質疑。
書中介紹了新井紀子教授關于基礎閱讀能力的“閱讀技能測試(RST)的統計和分析結果,調查顯示,有約30%的初中畢業生不具備表層的閱讀理解能力,超過一半的高中生處于讀不懂課本的狀態。這種連參與社會生活所必需的最低限度的理解能力都不具備的現狀令人擔憂。新井紀子指出:在與人工智能共存的社會,要想讓更多的人能從事人工智能無法勝任的工作,教育亟待解決的最重要課題是,確保孩子們在初中畢業之前能讀懂課本。
《當人工智能考上名校》還是一本很好的認識人工智能的入門書籍,作者新井紀子教授有專業的背景,有人工智能頂級項目研發經驗,書中梳理了人工智能的幾次發展熱潮以及過程,為讀者科普“人工智能”與“人工智能技術”的區別,以及iphone手機Siri等語音對話系統的工作原理。
日本商務書大獎評委認為,《當人工智能考上名校》直面人工智能與人類的可能性和界限,對我們現在所面臨的問題進行了逆向照射,也可以視為今后如何生存的指南書。從易讀性的角度來看,除了商務人士以外,其他讀者也應該將這本書作為當今時代的必讀書籍。
(出版方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