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新基建時代人工智能產業50強榜單
2020新基建時代人工智能排行50強
新基建下的人工智能煥發新使命
2020年3月份,中央決策層強調,要加快推進國家規劃已明確的重大工程和基礎設施建設,其中要加快5G網絡、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其本質是信息數字化的基礎設施。
現今,“新基建”成為媒體和大眾關注的熱點,近期中央和地方密集部署新型基礎設施,重視程度空前,而2020年最強勁的產業風口當屬新基建。
人工智能,這個長盛不衰科技風口,在新基建提出后,人工智能作為新基建重要布局領域之一,在政策資源、技術生態、應用場景等多個方面的推力下蓬勃成長。在新時代建設中,發揮更大的潛力。
例如在智慧醫療領域,可以利用人工智能解決醫患矛盾以及實現虛擬助理、病例分析、醫療影像輔助診斷、藥物研發、基因測序等流程。人工智能還可廣泛應用于智慧城市、智慧公共安全和智慧教育、藝術等領域。
人工智能是新基建的“頭雁”
從2017年“人工智能元年”到2018年“人工智能商業化元年”,誕生七十余年人工智能經歷了三次浪潮,卻從未與商業落地如此之近,新基建的提出,無疑給業界打入一劑強心針:人工智能是新基建的七大領域之一,被納入“信息基礎設施”的范疇中。新基建不僅將為人工智能行業帶來直接的刺激作用,而且也在為人工智能搭建更多應用落地的平臺。
2020年初,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成為全球經濟的“黑天鵝”。在各行各業都苦于疫情無法正常開展業務時,人工智能卻找到了新的落地場景,成為疫情防控的生力軍。 “人工智能”讓傳統硬件的效力大大提升,也讓基礎建設加速升級。
新時代下的人工智能成為新基建中的一大重要領域,也起到了不言而喻的意義。人工智能作為一種算法型智能,是新一輪產業變革的核心驅動力和其他幾個新基建能否更大發揮價值的關鍵紐帶所在。人工智能來實現工業生產等環節的自動化、智能化,不斷催生新技術、新產品、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
可以說,人工智能在新基建中的帶動性很強,具備“頭雁”效應
人工智能新基建需匯聚各方力量
由于新型基礎設施發展剛剛起步,其運營模式、商業模式、市場定位等還處于探索階段,新基建需要加快制定統一的新型基礎設施標準體系,積極培育行業應用市場,構建新型基礎設施安全保障體系,為新型信息基礎設施發展提供制度性保障。
盡管人工智能行業發展很快,但是,發展的過程中也面臨著很多挑戰。其中最關鍵的就是安全性。尤其是在某些場景下,安全性存在不確定的風險。規范化也是人工智能走向商用的關鍵。
新基建流程化后,我國人工智能產業才能正在迎來規范化、大規模商業落地的2.0時代。 作為一項系統性工程,新基建絕非一蹴而就,人工智能產業也需進一步規范化,這需要匯聚各方智慧和力量,持續推進。加速各個行業的轉型升級,提升人們的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