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的歷史:從零開始的半個多世紀
隨著許多關鍵技術的飛速發展,人工智能終于從研發走向了半個多世紀的巔峰。 回顧過去,人工智能已經經歷了半個多世紀的黃金時代,但技術的魅力在于,經過風風雨雨,人工智能已經開始深刻地影響人類社會。 那么人工智能是如何誕生的,以及它是如何在漫長的歷史中發展起來的,讓我們來詳細梳理一下。
人工智能
二十世紀四五十年代被稱為人工智能的誕生,但在人工智能概念提出之前,首先出現的是“機器人的三定律“。 1942年,美國科幻巨擘阿西莫夫提出了“機器人三定律”,為后人創造提供了一定的指導意義。
人工智能的歷史:從零開始的半個多世紀
機器人出現了
德沃在1959年與美國發明家約瑟夫·英伯格合作建造了第一個工業機器人,然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機器人制造廠——Unimation公司。 在技術不夠強大的時代,第一代機器人更像一臺“機器”,它通過計算機控制一臺自由度高的機器,重復人類教授的動作,對外部環境沒有感知。
1965年,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應用物理實驗室開發了一種野獸機器人。 野獸可以通過聲納系統、光電管等設備根據環境糾正它們的位置。 然后開始研究“感官”機器人,這意味著人工智能的發展是向前邁出的一步。
人工智能機器人
麻省理工學院的魏澤鮑姆發布了世界上第一個聊天機器人ELIZA。 在1966年,ELIZA可以通過腳本理解簡單的自然語言,并產生類似人類的交互。
人工智能的歷史:從零開始的半個多世紀
此外,在1966年至1972年期間,斯坦福國際研究所開發了機器人Shakey,這是第一個具有視覺傳感器的人工智能移動機器人,可以根據人類的指令找到和抓取積木。 然而,控制它的計算機就像一個房間一樣大,所以當時人工智能的局限性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