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年輕的將軍 歷史上最年輕的將軍
昆山、張秋兩縣,是冀魯豫邊區于1940年和1941年設置的新縣。昆山由東平縣東平湖以西地區和壽張縣東部析置,今屬梁山縣。張秋縣由東阿縣西南、陽谷縣東南、壽張縣東北和東平縣黃河故道以北地區析置,今屬陽谷縣。
抗戰爆發后,隨著八路軍一一五師東進魯西,昆張地區成為冀魯豫邊區的模范根據地。但1942年10月初,日軍對昆張地區的大掃蕩使當地黨政組織遭受嚴重損失,武裝力量被全部擠走。“掃蕩”之后,日軍在昆張地區展開了所謂的“治安強化”,挖掘封鎖溝,筑起封鎖墻,五里一碉堡,十里一據點,構成消息靈通、交通便利、合圍迅速的碉堡網、通訊網、交通網。昆張地區由此陷落為敵占區。日偽軍稱:“八路進昆張,等于是自投羅網。”八路軍官兵則形容在昆張地區活動是:
“駐軍碉堡下,夜觀敵營燈、
行軍必過路,天天有槍聲。”
昆張地區是冀魯豫根據地濮(縣)范(縣)觀(城)中心區的東大門,也是聯系中心區與泰西、運東根據地的樞紐。昆張地區的陷落,使冀魯豫根據地面積大大縮小,同時對濮范觀中心區構成了極大威脅。冀魯豫根據地中心區能否生存和發展,如何生存和發展,首先取決于昆張地區能否恢復。因此,各級黨委對恢復昆張根據地高度重視,先后派出多支部隊返回昆張地區活動,但都由于敵情嚴重加上斗爭方針不明確,不僅難以立足,而且遭受了損失,被迫撤出。
1942年11月初,第二地委書記兼第二軍分區政委段君毅和第二軍分區司令員曾思玉主持召開黨政軍群聯席會議,決定組建“昆、張、東、汶支隊”,簡稱“昆張支隊”,深入昆張敵占區開展游擊戰爭。其任務是首先將昆張地區由敵占區變為游擊根據地,進而恢復為鞏固的抗日根據地,保衛濮范觀中心區。
組建昆張支隊,支隊領導人的配備至關重要,尤其是支隊長的人選令段君毅和曾思玉頗費腦筋。昆張支隊所執行的是一項特殊使命,它是一個戰斗隊,更是一個工作隊、宣傳隊,支隊長不僅需要有堅定的黨性、卓越的軍事素質,善打硬仗、惡仗,而且需要有在敵占區活動的豐富經驗,且對昆張地區的社情地形了如指掌,具有靈活處置各種復雜情況的本領,善打巧仗,善于兜圈子,特別是能夠把軍事打擊與政治動員、統一戰線緊密結合,使作戰行動與地方工作密切配合。昆張支隊能否在敵占區站穩腳跟,進而有所作為,支隊長人選至關重要。
吳忠當然是一個人選,但曾思玉等人并沒有馬上拍板定案。
自昆張地區陷落后,部隊兩進昆張都被打了出來,不僅沒有打開局面,反而使群眾更加失望,敵人更加囂張。這一次派小部隊進去,人數雖然減少了,但不進則已,進就必須像釘子一樣釘在那里,決不允許再被敵人打出來。吳忠作戰勇敢,黨性堅定,執行命令堅決,作風潑辣,并在昆張地區長期活動,也有帶小部隊活動的經驗,這一點有目共睹,可他畢竟只有21歲,年輕氣盛,且剛剛受過處分。昆張支隊需要的是一個老練、沉著的支隊長,吳忠符合這一要求嗎?事關重大,曾思玉等人不能不三思而行。
曾思玉決定親自與吳忠談話,進行一次“面試”。軍事干部談話,從來都是開門見山,曾思玉也是如此,對吳忠說:“地委決定組建昆張支隊,恢復昆張根據地,你是支隊長的人選之一。如果讓你帶隊進昆張,你打算如何開展工作?”
吳忠事先有李覺通報消息,已經對進入昆張地區活動的各種方案都周密設想,所以在曾思玉的面前顯得胸有成竹,把自己的認識和設想和盤端出,并詳加解釋。
曾思玉不作評論,只是靜靜地聽著。談到最后,曾思玉突然提出了一個問題:“如果讓你帶隊進昆張,你需要多少部隊?”
吳忠略加思索,回答:“現在敵人對昆張地區控制得很嚴,部隊進去多了,目標太大,進去少了,又難以打痛敵人。我的看法,如果要打游擊,大概有兩個連就差不多了。如果想恢復根據地,則以三個連的兵力為好。有三個連的兵力,就可以打一些像樣的仗了。當然,無論是兩個連還是三個連,都要逐次投入,不能一下全進去,那樣目標太大。”
曾思玉點點頭,又問:“你還有什么其他想法?”
吳忠回答:“我有兩個建議。一是如果讓我進昆張,我希望分區不要劃死我的活動范圍。劃得太死,空間不足,無法和敵人周旋。同時,如果我們只在昆張活動,敵人必定會重點清剿這一地區,群眾要受很大損失,群眾將對我們產生抱怨情緒,不利于開展工作。”
°“你看昆張支隊的活動范圍應劃在哪里?”
“以昆張地區為重點,但不限于昆山、張秋兩縣,可以擴大到汶上、東平、東阿、陽谷、鄆城、泰安、肥城等地,這樣我們的活動天地就大了。同時也可以將斗爭的焦點引向敵占區的腹心,將敵人的力量調離昆張,有利于我根據地的恢復。”
“這一條建議很好。第二條呢?”。
“昆張地區陷落雖然只有不到兩個月,但從現在掌握的情況看,敵人強化治安搞得很邪乎。我們兩次派部隊進去都沒有站住腳,說明我們以往的小部隊活動經驗可能在昆張地區有些行不通。我想在支隊全部進入之前,由我先帶一個連進去,一方面摸清情況,積累經驗,另一方面尋機打幾仗,擴大影響,恢復群眾的信心。”
“就這樣定了。”曾思玉顯然對這次面試的結果很滿意,說:“你所要求的一切,我都可以滿足。邊區黨委要求我們探索小部隊活動的經驗,因此你們這次進入昆張地區,不僅要打開局面,而且也帶有試驗的性質。所以,從邊區黨委到分區,都關注著你們,只許成功,不許失敗。你要以黨性向地委和分區作出保證。”
“面試”結束后,二地委和二分區正式作出決定:任命吳忠為昆張支隊支隊長,原昆山縣委書記邵子言為支隊政委,原八團三營政委田平為支隊總支書記,原八團保衛干事管學思為支隊特派員。昆張支隊下轄兩個中隊,以八團四連為一中隊,以原八分區警衛連為二中隊,整個支隊編制200余人。
11月的一個傍晚,吳忠帶著一中隊一進昆張。
初冬季節,魯西平原朔風凜冽,田野一片白茫茫。一中隊在夜幕的掩護下,悄然穿過黃河故道,然后以鐵鍬刨坑,越過封鎖溝,攀上封鎖墻,從壽張與鄆城交界處的西小吳村附近秘密進入了昆張地區,急行軍20余里,到達了趙壩村。
部隊進村后,剛要安排宿營,突然周圍村子里響起了鑼聲,燈籠火把閃爍,到處都是“抄家伙!抓活的!”的喊叫聲。接著村外響起了槍聲,哨兵向吳忠報告:“發現大批偽軍部隊正向趙壩村移動。”
原來,一中隊剛過封鎖溝,巡更的人員就發現了他們在溝幫上留下的腳窩。當時日偽軍在昆張地區推行以“連環保”為主要內容的保甲制,發現情況不報告,就殺全家和保甲長。所以八路軍進昆張的消息很快傳給了鄆城縣漢奸頭子劉本功。
劉本功馬上命令各據點的偽軍出動搜索,并訓令各村保甲長報告情況。因此,一中隊還沒進趙壩村,附近肖皮口據點的偽軍就傾巢出動,直撲趙壩村。其他據點的偽軍部隊也迅速向趙壩村移動。
偽軍的兵力有600多人,五六倍于一中隊,且正對趙壩村形成合圍,情況十萬火急。吳忠卻顯得非常鎮靜。這是他作戰的一個特點,平時風風火火,一刻沒有仗打,就閑得不知該干什么;而真到了打仗的時候,反而心靜如水,似乎一切都成竹在胸。
他后來說:“這一仗怎么打?在趙壩村固守,當然對我有利,但敵軍有數量上的絕對優勢,打得不好可能被敵人纏住,而且村里的群眾肯定要受損失。而不打這一仗,立即轉移,雖然走得了,但敵人的氣焰會很囂張,可能還會緊緊咬住我不放,讓我們無法立足。不打不行,在村里打也不行,到底該怎么打?我以前曾經常帶隊在這一帶活動,對周圍的地形非常熟悉。所以,我最后決定,先發制人,趁敵人的合圍部署尚未完成,在村外給敵人布個口袋,狠狠教訓一下他們,然后再轉移,變被動為主動。”
吳忠立即帶隊出村,從各路偽軍的縫隙跳出了合圍圈。行進至趙壩村以東的楊營村,吳忠叫過一班長郭子光,指著村頭的一棟小樓說:“你們班在這座樓的屋頂上埋伏,前面打響后,給我猛捶狗日的屁股。”
行進到村外一片茂密的柳樹林前,吳忠又站住,叫來一中隊長郭瑞功,說:“知道這是什么地方嗎?是《水滸傳》里魯智深大鬧野豬林的地方。你帶二排,在村外的小廟中埋伏,我在前面一反擊,你就從這里給狗日的來個攔腰斬斷。今天我們再做一次魯智深,在野豬林中用水磨禪杖砸扁了龜兒子。”
“你就等著瞧好吧。”郭瑞功說:“我保證手下的兵個個都是魯智深。”
小廟面積不大,只能容下十幾個人,郭瑞功來不及再找地方,硬是把一個排全部擠進了小廟中。不過這樣做倒非常隱蔽,誰也想不到一個小廟里會裝進40多人。
吳忠邊走邊下達命令,一個口袋陣在行進中部署完畢。這時,敵軍發現一中隊離開了趙壩村,果然在后面緊追不放,肖皮口據點偽軍欲搶頭功,沖在最前面。
吳忠與管學思、一中隊政委劉亨銀指揮三排和一排的兩個班展開了阻擊。敵軍見八路人數不多,氣焰非常囂張。吳忠將計就計,指揮部隊邊打邊撤,一副狼狽逃命的模樣,退往馬營村。
隊伍退到馬營村口,敵軍也追到了楊營與馬營之間的洼地,正好裝入了吳忠布下的口袋陣。吳忠說:“不走了,就在這里收拾狗日的。”隨即指揮部隊依托村埝散開,自己操起一挺機槍,爬到了對著道路的一塊石頭后面,對著越沖越近的敵軍猛烈射擊。
追擊的敵軍遭到阻擊,剛要調整部署,在小廟中設伏的二排突然從敵軍翼側殺出,將敵軍攔腰截成了兩段。偽軍被前后夾擊,下肋部被插進一刀,立時亂作一團。吳忠見時機成熟,端起機槍,喊道:“跟我上,沖啊!”帶頭向敵群沖去。
敵軍再也支撐不住了,慌忙撤退,不料又被早已等候多時的郭子光班候個正著,居高臨下,機槍、步槍一起掃射,敵軍分不清敵我,辨不明南北,互相踐踏,相互對打,四處亂撞,除死傷和逃跑者外,最后有數十人被壓到了洼地之中,見大勢已去,只得放下武器,舉手投降。
《冀魯豫邊區革命史》評價說:“這次戰斗,斃敵十余人,俘敵數十人,繳槍數十枝,我無一傷亡。此戰為深入敵后的小部隊創造了大膽機智、靈活運用游擊戰術的范例。”
戰斗結束后,吳忠站到了俘虜面前,說:“我是吳忠,有幾句話要跟諸位講。”
俘虜群中一陣騷動,吳忠的名字在昆張地區很是響亮,各據點的偽軍早就如雷貫耳。一位軍官模樣的俘虜說:“原來你就是人稱‘活武松’的吳忠,今日兄弟栽在你的手里,也算是三生有幸。”
“承蒙夸獎。”吳忠一笑,說:“你們替鬼子賣命,為虎作倀,還有點中國人的味道嗎?你們也該想想,鬼子終究是要完蛋的,到那時候,老百姓會不會饒過你們?”
俘虜們低下了腦袋。吳忠接著說:“今天是初次見面,先放你們一馬,你們都可以回去,而且可以帶上自己的武器。不過要作出保證,以后不得殘害百姓,也不得死心塌地地替鬼子賣命,要‘身在曹營心在漢’,如有違背,下次讓我吳忠碰上決不輕饒。聽明白了嗎?”
“明白!”俘虜們同聲回答
“好!這才像個中國人。”吳忠說,“回去也給各據點的人傳個話,就說我吳忠回來了,八路軍又回昆張了。誰干過什么壞事,我們都記得清楚,不是不報,時機未到,時機一到,一切都報。聽懂了嗎?”
“懂了。”俘虜們又是同聲回答,聲音煞是整齊。
.處理完俘虜,吳忠對管學思說:“這一仗雖然打勝了,但也暴露了我們的行蹤,敵人肯定會迅速調集人馬來圍剿我們。我們不能在這里等死,要立即轉移。”
管學思完全同意吳忠的分析,問:“下一步往哪個方向走?”
吳忠說:“敵人的注意力已經被我們吸引到了這一帶,同時肯定將會估計我們現在要往回走,返回根據地。我們來個反其道而行之,就往敵人的肚子里鉆,越往里鉆越安全。”
部隊大模大樣地向東北走了幾里,然后突然掉頭向北,甩開敵援軍,繞開村莊,急行軍40里,直插昆張地區的腹心,于拂曉時分到達了東平湖畔的四柳樹村。這是一個蘆葦叢中的小村子,只有二十幾戶,周圍七八里內沒有什么人家,便于封鎖消息。吳忠決定在此休整一日。
吳忠的房東叫崔守道。此人年輕時練過拳術,闖蕩江湖十余年,三教九流無所不交,梁山一帶的舊政權官員、土匪頭子、運河船主和東平湖漁霸好多與他拜過“把子”,在當地很有名氣。崔守道雖然社會背景復雜,人卻非常爽快,平日好打抱不平,極有梁山好漢的遺風,吳忠的名字他早就知曉。所以吳忠住下后,兩人一見如故,成為了朋友。
崔守道說:“崔某一生拳頭打過無數小人,在梁山一帶也算個人物。可比起吳隊長就差一截了,你在景陽崗痛打日本人,那才是抗日大英雄。”
吳忠說:“你也是有功之臣。我們創建昆張根據地時,你曾通過朋友關系為我們購買過槍支彈藥。而日本人占領昆張后,日偽政權多次拉你做官,都被你拒絕。你是一個有骨氣的中國人,這一點我很佩服。以后我們就是朋友了,希望你能夠繼續幫助我們,積極抗日,我們是不會忘記朋友的。”
崔守道大為感動,稱:“崔某一點小事,沒想到吳隊長卻記在心上。你如此看重崔某人,崔某人定兩肋插刀。以后有用得著我的地方,盡管吩咐。”
吳忠說:“話說到這個地步,我也不再客氣。確有一事相求,我想把我們的情報站長王繼興留在你家,名義上是你的長工,實際上在你的協助下進行情報工作,不知意下如何?”
“你這是瞧得起我崔守道,吳隊長放心,我保證王隊長絕對安全。”
兩人整整嘮了一天,晚上又挑燈夜談,正談在興頭上,忽然哨兵進來報告:發現有大批偽軍從幾個方向對四柳樹包圍過來。
吳忠一愣,說:“來得這么快?”
一旁的崔守道聞言,猛地一跺腳,說:“我把這小子給忘了。”
拉著吳忠走到院子里,把一個年輕人從鄰屋揪了出來,叫道:“吳隊長,這是我侄子,他是日本人的情報員,家里安了一部電話,準是這個兔崽子向日本人告的密。你給我斃了他。”
那個年輕人哆嗦著說:“我就是有這個賊心也沒有這個賊膽啊,吳隊長。是鄆城方面傳來的消息,說有一股八路跑到東平湖一帶了。不信你可以看電話記錄。”
吳忠聽到“電話記錄”幾個字,眼睛一亮,說:“你說的電話記錄在哪里?帶我去看看。”
幾個人進屋后,吳忠仔細翻看了電話記錄本,說:“今天我饒你不死。但從今往后,你要把各據點的通話內容一字不漏地記錄下來,交你叔叔轉給我們,能不能做到?”
“一定!一定!”崔守道的侄子急忙答應,并說:“吳隊長,我送你們一部電話機。日本人的電話線架得很糙,以后你們走到哪里,只要把線一搭,就能聽到各據點的通話。我要送的情況不對,你們可以核實。”
此時,敵人已經包圍了村子,壽張、東平的偽軍都出動了,足有上千人。但在崔守道的引導下,吳忠率隊從村東口的交通溝里秘密出村,跳出了敵軍包圍圈,又是一個急行軍,南進到了靠近汶上縣的趙莊。
在以后的十多天里,吳忠指揮一中隊忽東忽西,指北打南,夜行晝宿,在梁山、安山、齊崗、拳鋪、四柳樹一帶敵人的碉堡、據點之間飄忽穿行,專打死心塌地為日本人辦事的漢奸,鎮壓了幾名罪大惡極的偽政權人員,俘虜偽區、鄉工作人員百余人,繳槍60余枝。老百姓喜形于色,悄悄地傳遞著消息:“八路軍沒有走,景陽崗打鬼子的吳忠又帶隊伍回來了,專打漢奸。”
昆張地區被吳忠的隊伍攪得沸沸揚揚,日偽人員談“吳”色變,心驚膽戰,紛紛向上級告急,要求派兵“清剿”吳忠。日偽軍部隊主力此前位于東平湖以西運河附近,重點“清剿”與濮范觀根據地接壤的戴廟地區,此時不得不回調兵力對付吳忠帶領的小部隊。
敵軍重兵聚集,吳忠卻樂不可支。因為這意味著敵人已經把主力由昆張地區的邊緣調回腹心,可以暫時減輕濮范觀根據地的壓力,另一方面這也證明敵人的兵力重點部署在昆張的邊緣地區,其他地方則力量空虛,而且越是敵占區的縱深,日偽軍與偽組織越是麻痹疏忽,力量越是分散。
一進昆張的目的是摸清情況,擴大影響。現在“火力偵察”的目的已經全部達到,且敵人重兵聚集,繼續活動多有不便,吳忠遂于11月下旬帶隊再過黃河故道,返回了濮范觀中心區。
吳忠向地委、分區領導詳細匯報了一進昆張的情況。曾思玉十分高興,說:“這一下心里有底了。你們在昆張活動的經驗證明,小部隊大有作為。只要政策對頭,我們不僅能在昆張站住腳,而且可以有一番作為,逐步恢復根據地。”
在此后的幾天中,段君毅、曾思玉、二地委副書記萬里和吳忠、邵子言等人詳細研究了昆張地區的敵情以及一進昆張的經驗教訓,決定吳忠帶隊立即二進昆張,全面展開創建游擊根據地的工作。
段君毅向吳、邵兩人明確指出:“昆張支隊目前的任務,從戰略意圖上講,就是要阻滯日偽軍對濮范觀中心區的蠶食,吸引敵人的兵力東調,一方面減輕中心區的壓力,另一方面則為恢復昆張根據地創造條件。所以,支隊進入昆張地區后的基本工作方針是:黨政軍群相結合,公開武裝斗爭和地下斗爭相結合,實行革命的兩面政策,瓦解分裂偽軍,建立兩面政權,進行合法斗爭,建立情報組織。總的意圖是,長期打算,進行深入細致扎實的工作,爭取把昆張地區建成游擊根據地,為恢復根據地創造條件。”
曾思玉則為吳忠、邵子言具體規定了作戰任務:“你們的主要作戰區域不是擺在昆張地區,而要擺在汶上、東平、平陰、東阿一帶。那里是敵人的腹心地帶,你們在那里大鬧天宮,將使敵人有后顧之憂,必定要從昆張回調部隊,這樣就有利于昆張地區黨政群組織的恢復。這個意見以前吳忠同志向我提過,地委和分區認為非常有道理,而且一進昆張的情況表明實施這個方案是可行的。所以,確定以這個方案作為二進昆張的基本方針。”
.“具體的行動計劃,”曾思玉說,“你們首先插入梁山、東平、汶上敵人兵力薄弱且又比較麻痹的地區活動,摧毀偽政權、偽組織,鎮壓死心塌地的漢奸,擴大八路軍的影響,一定要大造聲勢,擺出大部隊進入的架勢,吸引敵人的注意力,真正達到調動敵人的目的。當敵人的注意力被你們吸引過去之后,馬上北進,插向東平湖以西的戴廟地區活動,恢復這一地區的黨政組織,為中心區建立屏障,也為而后的發展奠定基礎。”
曾思玉特別強調:“昆張支隊不僅是戰斗隊,更是工作隊、宣傳隊,一定要密切聯系地方的黨政組織,以相當的精力協助加強地方黨政機構的領導和地方武裝力量,在軍事工作和地方工作的關系處理上,軍事斗爭服從地方政權建設的需要。所以,支隊既不能消極避戰,放棄任何殲敵機會,又不可主動攻擊敵人的據點和城鎮。一句話,在戰術上不主張主動尋敵作戰,但要伺機作戰。這很難,但必須強調,如何落實,靠你們自己在行動中摸索經驗。”
為了配合昆張支隊的工作,二地委決定加強和統一對昆山、張秋、東平、汶上、壽張五縣對敵斗爭的領導,成立五縣工作委員會,由昆張支隊政委邵子言任工委書記,吳忠、管學思、田平和各縣縣委書記、縣長任委員,直屬二地委領導。
由于二中隊整訓工作尚未完成,所以吳忠仍然只帶一中隊再入昆張。但領導力量大大加強,邵子言等支隊領導全部參加,并帶了一個民運宣傳隊。
12月中旬,昆張支隊二進昆張。進入的路線仍然與上次一樣,但這次吳忠是有備而來,充分汲取了一進昆張的教訓,事先讓人準備了兩架梯子。
此舉堪稱吳忠的得意之筆,直到晚年還津津樂道。1988年4月,在接受梁山縣委黨史資料征集研究委員會的采訪時,他專門畫圖詳細介紹了梯子的結構和用途,說:“通過封鎖墻、封鎖溝,要很隱蔽,不然就過不去。這樣,我們就做了兩個梯子。梯子不能太重,否則行軍扛不動,所以都用竹竿做,很輕便。但竹竿是空的,吱吱亂響,暴露目標。怎么辦?一想就想出了辦法,找了幾條自行車破內胎,在竹竿上纏上一層,行了,沒有聲音了,還加固了竹竿。過封鎖溝時,一個下,一個上,成了一條路,一聲不響地就過去了。”
昆張支隊靠著兩架梯子神不知、鬼不覺地通過了封鎖溝、封鎖墻,疾速前進,穿行于敵據點、碉堡之間,一夜行程100余里,于拂曉時分進入了壽張縣的劉普橋村。
選擇宿營地,也是吳忠事先周密籌劃的事情。一進昆張,部隊剛到趙壩村就被敵人發現,除過封鎖溝留下痕跡外,另一個原因是沒有封鎖好消息。雖然仗打得漂亮,卻是險中求勝,非常被動。所以,二進昆張,吳忠確定了三條原則,一是宿營的村子一定要小,而且離周圍的村莊要遠,便于封鎖消息;二是部隊夜行曉宿,選擇拂曉時分進村,因為這正好是老百姓起床干早活的時間,即使雞鳴狗叫也不會引起敵人的注意。三是進村前先把部隊散開圍住村子,放好崗哨,然后慢慢靠近,悄悄進村,用梯子翻墻入院,貼著窗口喊老鄉開門。進村后即對全村實施封鎖,來往行人只準進不準出,待黃昏時分部隊轉移前再解除封鎖。
不料,盡管吳忠事先精心籌劃,部隊也是嚴格按照要求行事,還是走漏了消息。部隊剛剛在劉普橋住下,村里的一位潛伏特務就報告了附近大候據點。不過,由于支隊警衛嚴密,且都穿便衣,這位告密者無法搞清進村的是什么人,錯把昆張支隊當成了地方抗日政府的工作人員。
大候據點的偽軍中隊長接到報告后,立即帶著100多人向劉普橋撲來。此人對日本人肝腦涂地,得知村里只是一些沒有戰斗力的地方干部,立功心切,熱血沸騰,寒冬季節竟裸露著一只胳膊,帶頭沖鋒,口中還大叫著:“抓活的!不要放跑一個土八路。”
吳忠在村頭用望遠鏡觀察敵情,聽到偽軍的喊聲,他笑了,說:“龜兒子,想抓土八路?今天讓你們見識見識什么是真八路。”
他令一排在正面邊打邊撤,把敵人誘到了村頭,自己親自指揮二排、三排從兩翼出擊,抄敵退路。這一帶很長時間沒有八路軍正規部隊活動,據點中的偽軍部隊都是烏合之眾,平日有日本人撐腰狐假虎威,真的碰到訓練有素的八路軍主力部隊,立即亂了陣腳。
那位偽軍中隊長聽到機槍聲清醒了,說:“土八路怎么會有機槍,這是他娘的真八路。”把胳膊往袖子里一插,轉身就跑,連手中的駁殼槍掉了也顧不上揀。其屬下也不含糊,個個跑得像個兔子。
昆張支隊俘虜和擊傷敵人16名,繳獲步槍16枝、駁殼槍1枝,自己僅有1人負輕傷,打了一個漂亮的反擊戰。
村外槍聲一響,村里的百姓紛紛出來觀戰。邵子言馬上召開了群眾大會,宣傳抗日主張。民運宣傳隊則教育俘虜,講解黨的政策,要俘虜每人寫下一個保證書:一是不死心塌地為日本鬼子賣命,不打八路軍和抗日政權干部,不得已時只能朝天開槍;二是保證向八路軍提供情報;三是不殺害抗日群眾,不為非作歹,不搶百姓糧食。寫完保證書后,全部予以釋放。
吳忠此時則在部署下一步的行動。他說:“我們已經進入了敵人心臟地區,周圍據點林立,很快就會有新的敵人到來。敵我力量懸殊,我們必須馬上轉移。”
郭瑞功說:“天亮了,現在走肯定會被據點里的敵人發覺,如果敵人截擊怎么辦?”
“誰敢出來就打誰。”吳忠回答得很干脆,“用反擊的方法,速戰速決,速決速走。打就要往死里打!”
新的宿營地確定為幾十里外的楊樓。吳忠選擇了一條迂回的線路,先帶隊向東北走了幾里,然后轉向西北,以急行軍的速度前進十余里。部隊進至王連坡據點附近時,有二十多名偽軍出動截擊。吳忠一揮手,郭瑞功率一個班迎著敵軍沖了上去,將敵軍沖得七零八落,抱頭鼠竄。
在郭樓據點南邊,部隊再次與一股偽軍不期而遇。這一次吳忠打出了重拳,令整個一中隊投入戰斗,先敵展開,先敵開火,等敵人反應過來時,戰士們已經沖到了面前。偽軍從未見過這種陣勢,更沒見過這種拼命的戰士,嚇得連滾帶爬地縮回據點。
一中隊一直追到了據點前面,吳忠站在吊橋前,高聲說:“里面的人聽著,老子吳忠!要在這一帶活動幾天,今天留你們一條狗命,如敢上報情況或者出來搗亂,就把你們的炮樓端了。”
據點中的偽軍緊閉門窗,直到吳忠離去也不敢向外放一槍。
昆張支隊疾進數里,傍晚時安全進入距郭樓據點只有幾里的楊樓村宿營。
自從進入敵占區,昆張支隊一晝夜里行進150多里,連打三仗,三戰三捷。吳忠的指揮變化莫測,令人贊嘆不已。
后來有人問他:“為什么同樣是遭到敵人截擊,三次作戰都是反沖擊,打法卻有所不同。”
吳忠回答:“兵無常勢,仗無定式,怎么打要根據當時的敵情、地形和任務等情況來確定。第一仗是被敵包圍,所以一定要打痛敵人,讓其有所顧忌,這樣才有利于我們安全轉移。同時,那里是敵占區的腹心,仗打得好,可以擴大群眾影響。第二仗是反截擊,我在行進之中,決不可與敵糾纏,也不能暴露我的真實實力,況且敵人不多,所以只用一個班打開通路,迅速脫離戰斗。第三仗則不同,郭樓距我們第一步的活動區域已經不遠了,不能讓敵人跟過去,所以要殺雞用牛刀,打出氣勢,狠狠教訓敵人,為下一步工作創造條件。”
有人問:“郭樓距楊樓不遠,打了郭樓的敵人,你們的行蹤也就暴露,為什么還要選擇楊樓宿營?”
“這個問題問得好。”吳忠回答,“道理很簡單,出敵不意。因為我一進昆張和打前面兩仗時,都是打完就遠距離轉移,我估計敵人對此會有所察覺,所以堅持原定方案不變,就在楊樓宿營,而且我故意向郭樓的敵人放出了口風,我斷定敵人不會想到我真的就在這一帶繼續活動。因此,看似險,實際上則是最安全。”
在以后的幾天里,吳忠率昆張支隊在昆山中部的雙廟、徐橋、張博士集一帶活動。這里在淪陷之前是昆張根據地的中心區,群眾基礎很好,雖然在日偽軍的掃蕩中經受了嚴重摧殘,仍有許多地方黨政人員分散堅持斗爭,群眾更是對八路軍很有感情。所以,昆張支隊一到,群眾相信八路軍是真的回來了,情緒開始高漲。
根據這種情況,支隊領導召開會議,決定邵子言暫時留在當地,與縣委書記夏建秋、敵工部長楊崗、區委書記閻士元等人共同開展工作,恢復黨政組織,收攏失散的黨員干部,建立地方武裝;吳忠則帶一中隊按照原定計劃,繼續向敵腹心地帶深入,到梁山以東地區活動。
與邵子言分手后,吳忠率一中隊東行40多里,到達了四柳樹村。部隊分散駐在群眾家中,吳忠則又住到了老朋友崔守道的家里。老友相見,自然少不了一番寒暄。吳忠睡下時已經是下半夜兩點多鐘了。
剛剛睡下一會兒,村外就響起了槍聲。吳忠睡覺從來都是槍不離手,在敵后活動更是睡覺時都睜著一只眼,警覺性極高。槍聲剛響,他已經站到了院子里,高聲叫喊通訊員集合隊伍。
情況很快查明,原來是東平縣城的日軍不知怎么發現了支隊的行蹤,糾集大、小安山據點的偽軍共300多人,企圖偷襲四柳樹,在靠近村子時,被站哨的副班長范廣博發現。范廣博鳴槍報警,并帶著幾個戰士對敵進行阻擊。
支隊集合完畢,清點人數時發現有一個班沒到,再一查這個班住得比較偏僻,沒有通知到。吳忠有些著急,敵眾我寡,且敵人肯定有后續部隊,在這里打會被纏住,不打則擔心部隊轉移后這個班遭敵包圍受損。吳忠一時難下決心。
這時村外的槍聲已經響成一片,炮彈在村里不斷炸響,敵人的喊叫聲都已聽得清楚。吳忠的牙齒把嘴唇咬出了血,說:“走,先走!組織交替掩護,先沖出去,再想辦法。”
一中隊的干部戰士經過數次戰斗的磨練,已對小部隊戰術運用熟練,在如何擺脫敵人方面更是顯得得心應手。吳忠的命令一下,各排交替掩護,翻墻穿屋,利用村周圍的蘆葦叢,很快在夜色中沖出了村子,在村外500多米處的一片林子里匯合,無一人受傷或掉隊。
村里的槍聲更加激烈,敵軍已沖入了村內。吳忠側耳細聽,忽然面露喜色,說:“這槍打得很亂,毫無章法,都是偽軍開的槍,我們的戰士不是這個打法。他們肯定還沒被敵人發現,不知在哪個地方藏著,應該助他們一臂之力。另外這些敵人實在可惡,太猖狂了,也該教訓他們一下。”
吳忠叫來郭瑞功,說:“你帶兩個班,從背后敲敵人一下。打了就走,我們在陳莊等你。”
郭瑞功帶著兩個班悄悄地返回,繞到村北的蘆葦叢中,對準敵軍一齊投彈,然后排槍齊射。十余名敵軍應聲倒地,其他人不知發生了什么事情,就地臥倒。日軍指揮官聽到槍聲打得整齊,立即判斷八路主力在村北,迅速調整火力,向著村北猛烈開火。
可是,此時郭瑞功早已率隊轉移,與吳忠帶的中隊主力匯合。村里被圍的一個班也趁敵混亂,在當地黨員的帶領下,從南面沖出村子,消失在蘆葦叢中,于第二天重新與支隊匯合。
吳忠帶隊沖出包圍圈后,于黎明時分秘密進至陳莊。還是老辦法,隊伍先散開包圍了村子,然后逐步縮小。一班長郭志光用梯子翻過一戶人家院墻,輕輕地敲著窗戶。
門開了,走出一個老太太,問:“啥事?”
郭志光說:“我們是八路軍,想在你家中住一天。”
老太太耳背,沒有聽懂郭志光的山西話,揉著眼睛說:“村東頭有你們的局子,地方寬敞,你們不到那里住,住俺這老百姓的窄房淺屋干啥?”
郭志光知道老太太把自己當成偽軍了,但聽到老人講村東頭有局子(據點),連忙告辭,把情況報告了吳忠。
吳忠沉吟片刻,說:“真是不是冤家不聚頭,我們闖到敵人鼻子底下了。天快亮了,我們再找地方不方便,干脆到敵人的據點里去住!那里最安全。”
陳莊據點設在一個地主的大院里,住著偽軍一個中隊。一排正向門口逼近,有個偽軍從屋里走了出來,瞇著眼睛撒尿。兩個戰士沖過去,用口袋往那人頭上一罩,一個勒脖子一個抱腿,把人拎了回來。
俘虜是偽軍隊部的通訊兵,只有16歲,見到吳忠嚇得直磕頭,費了好大氣力,才使他安靜下來,說:屋里有30多人,都還在睡覺。
部隊將院子緊緊包圍,郭瑞功帶兩挺機槍上房頂控制全院,吳忠帶著其他人踹開屋門,把槍口對準了熟睡中的偽軍,沒響一槍就將偽軍全部俘虜。
吳忠在中隊部找把椅子坐下,拿過花名冊,按冊點名,發現少了一些人,再詢問俘虜,得知這些偽軍出去搶東西或鬼混還沒回來,遂令部隊嚴密封鎖消息,派出部分人員化裝成老百姓,在村內外守株待兔。
吃過早飯之后,外出的偽軍三三兩兩地回到村里,進來一個被抓一個,進來兩個被抓一雙。吳忠端坐在正屋的太師椅上,手端花名冊,押進一個俘虜,在名冊上劃掉一人,到了上午10時左右,冊上的名字只剩下了偽軍中隊長一人。吳忠令村外的哨兵不露聲色,繼續設伏。
10點半鐘時,姓張的偽軍中隊長終于騎著自行車露面了,剛一進村,就被兩名拾糞人擋住了去路,他不由得火冒三丈,罵道:“哪里來的二愣子,敢在大爺面前撒野……”
話沒講完,后背已被頂上個硬邦邦的東西,同時有只手麻利地下掉了他的槍。偽中隊長立時軟了,說:“有話好說,兄弟是本村據點的中隊長,你們是那一部分的?”
后面的人回答:“老子是城里下來的。”
“都是自家人嘛。”偽中隊長松了一口氣,口氣又硬了起來,說:“帶我去見你們的隊長。”
偽中隊長被押進了據點。走進堂屋,吳忠仍在太師椅上端坐。偽中隊長不認識吳忠,滿不在乎地說:“鄙姓張,是本地的中隊長,請問閣下怎么稱呼?”
“我也是隊長,”吳忠不緊不慢地說,“姓吳,名忠,官比你大點,是八路軍昆張支隊的支隊長。”
“唉呀俺的娘!”偽中隊長癱倒在地,再也站不起來了。
此人是鐵桿漢奸,平日魚肉鄉里,民憤極大。吳忠順應民意,將其就地處決,群眾拍手稱快,奔走相告。此后,昆張支隊在這一地區繼續活動,群眾影響不斷擴大,工作局面也逐步打開。二進昆張因此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
但吳忠并未感到輕松。他很清楚,小部隊在敵占區進行游擊作戰,打開局面難,鞏固局面更難。兩進昆張,雖然屢戰屢勝,可支隊始終處于游擊之中,沒有建立穩固的立腳點,特別是沒有形成健全的情報網,所以每次作戰都是險象環生,靠靈活處置和戰士們的勇猛戰斗方化險為夷。長此以往,支隊將始終處于高度緊張的狀態中,不僅無法恢復昆張根據地,而且能否站穩腳跟都成問題。
吳忠反復思索著這些問題,也在尋找著解決問題的方案。他后來說:“昆張支隊要在敵人的心臟地帶站住腳,打擊敵人,保存自己,取決于兩個條件,第一:必須有雄厚的群眾基礎,否則支隊就得不到掩護,就失去了活動空間。這一點,我不是非常擔心,因為昆張地區曾經是根據地,群眾的覺悟很高,對抗日是有熱情的。只要我們工作得力,多打勝仗,顯示我們的存在和力量,群眾也會重新信任我們,支持我們。第二,必須建立完善的情報網,這是開展游擊戰爭的關鍵。沒有準確、及時的情報,我們就會處處被動,整天被敵人追著屁股,不僅不能有效地打擊敵人,而且自身生存也是大問題。昆張地區當時的情況是,我們的情報網很不完善,特務、漢奸很多,且敵人通信方便,機動迅速,一發現我們的蹤跡,馬上就可以調兵向我們進攻。所以,我們必須砸爛敵人的情報網,建立我們的情報網,只有這樣,昆張支隊才會真正立于不敗之地。”
吳忠由此認定建立情報網是當務之急,刻不容緩,所以使出渾身解數,調動起了各路神仙。首先當然是充分依靠地方黨政組織和群眾。昆張地區的黨政組織雖曾遭受破壞,但根基猶在,且適應能力很強,在各村鎮都有地下黨員。各縣區政府的敵工人員更是神通廣大,是昆張支隊的“眼睛”,密切注視著各據點敵人的行動,一有動靜,馬上就通過地下交通網把消息傳遞給吳忠。
其次是充分利用敵人的通訊線路竊取情報。吳忠從在崔守道家得到一部電話機后,每天就多了一項必修的功課,就是竊聽敵人的電話。每到一地,找根桿子把線頭往敵人線路上一搭,敵人電話中的通話聽得一清二楚,不但掌握了敵情,而且還能了解到我方人員的活動情況。吳忠對竊聽之道高度重視,越搞越精,越搞越大,除了崔守道家的電話點外,又專門在八里灣設置了一個點,那里是東平湖湖東和湖西敵軍通信線路的必經之地,接好一部電話機,東平、梁山、鄆城、壽張敵軍的調動情況盡收囊中。
最后是在敵偽人員中開展統戰工作。這是情報工作中最關鍵的一環。吳忠搞統戰工作有自己的一套辦法,很講究因人而異,看客上菜。昆張地區有些據點的偽軍頭目,在根據地陷落之前曾經是統戰對象,對于這種人,吳忠的做法是保持聯系,讓其安心地做日本人的官,但規定要聽昆張支隊的指揮;對于被俘的偽軍,一般都經過教育寫下保證書后予以釋放,凡表現好的則發給一張印有關公頭像的證書,取“身在曹營心在漢”之意,持有此證者,昆張支隊不僅保證其個人安全,而且保證其家庭財產不受侵犯;還有一個辦法,就是在敵人據點之間和公路上搞埋伏,捕獲敵人的零散人員,經過教育后,返還武器予以釋放,有的偽軍被抓過三四次,對八路軍感激不盡,回到據點后即成為了昆張支隊的情報人員。而對于那些不殺不足平民憤者,吳忠則毫不留情,堅決予以鎮壓,敲山震虎。
這樣,吳忠軟硬兼施,恩威并用,偽鄉公所、區公所和據點中給昆張支隊送情報的人逐步增多。東平湖西偽中隊長和偽區長許多成了兩面人物,成為昆張支隊的情報員。但東平湖東、運河西岸和汶上縣境內則在一段時間內水潑不進,針扎不入。
吳忠決心砸開這個硬核桃。經過一段時間的考察,他選擇了一個突破口,就是唐樓的偽鄉長唐紹曾。唐紹曾是個開明紳士,昆張地區淪陷后,被迫當上了偽鄉長,但心中仍然同情八路軍,保護過一批抗日村干部。吳忠搞清情況后,親自登門拜訪唐紹曾。
唐紹曾沒有想到吳忠會來,更沒有想到吳忠會既往不咎,對其以禮相待,慚愧地說:“吳隊長,我是出于無奈才投敵當鄉長的,還拉起了30多人的鄉丁隊伍。你來了,我把人和槍全部交給你,隨你處置。”
吳忠說:“我知道你做鄉長是迫不得已,也知道你為我們做了許多事情。我們是朋友,不是敵人。所以我今天不是來下你的槍的,你可以繼續干你的鄉長,當然是給我們干,同時我任命你為昆張支隊唐樓情報站站長。”
唐紹曾痛哭流涕,說:“吳隊長,你真是大人大量,我唐紹曾從今之后,如果做對不起你的事情,辜負了你對我的這份信任,天打五雷轟。”
吳忠扶起唐紹曾,說:“我們已經是一家人了,怎么說起兩家話了。不瞞你說,除了搞情報之外,我今天來還有一事相求,不知你能否幫忙。”
“吳隊長,有事你就吩咐。唐某萬死不辭。”
“好!”吳忠說,“我們現在是在敵占區打游擊,部隊要保持高度機動,傷員的安置是個大問題。放到群眾家危險性很大,我考慮再三,能否請你來承擔這個任務。有傷員就送到你這里來,你是鄉長,敵人不會懷疑我們的傷員會藏在你這里。”
“行!”唐紹曾說,“就把傷員安置在我的鄉公所里養傷,出了差錯,你拿我是問。”
情報網的建立和不斷完善,使昆張支隊的活動得以有的放矢,靈活自如。不管是緊急情況,還是一般情報,吳忠都能及時得到,對敵人的行動了如指掌,所以總能先敵一招,占盡便宜。
12月下旬,邵子言在梁山附近與吳忠匯合。此時,昆山境內的工作局面已經打開,各項工作已有轉機,而日偽軍發覺昆張支隊的活動范圍之后,也在調集兵力,準備以梁山為中心,“圍剿”昆張支隊。
為減輕地方工作的壓力,保持支隊行動的主動權,吳忠和邵子言決定,支隊立即向敵人的腹心部位再進一步,到敵人的“模范治安區”東平縣境內活動,打碎敵人的瓶瓶罐罐,同時也把敵人的力量東調,為建立昆張游擊區創造條件。
初入東平,吳忠決定打個伏擊戰,造造聲勢。伏擊的地點選在東平縣城以南的二十里堡,公路旁有一座廟,很適合隱蔽部隊,吳忠決定部隊進廟待機,伏擊公路上的敵軍汽車。但在廟中埋伏一天,公路上也沒有一輛敵人的汽車經過,甚至沒有一個日偽軍走動。
吳忠對邵子言說:“看來敵人的注意力還在梁山一帶,必須大造聲勢,才能把敵人吸引過來。”
支隊連夜行動,奔襲東平縣城東的三官廟偽警察所,俘虜了偽警察30多人,并召集周圍村子中的群眾開大會,當場將作惡多端的偽警察所長處以極刑。隨后,支隊轉移到流澤一帶,白天攻擊據點的偽軍,晚上則召開群眾大會,聲勢造得很大。
東平縣被日軍稱作“鞏固的治安區”。昆張支隊在東平縣境內又打仗又宣傳,真的像孫悟空鉆進了鐵扇公主肚子,拳打腳踢,令敵人驚恐不安。各據點的偽軍連連向上司告急,稱八路軍主力已經進入東平,請求增援。日軍也被搞得心驚肉跳,生怕后院起火,屁股不穩,緊急從梁山和昆山一帶回撤部隊。偽東平縣長張逸云則糾集全縣各區中隊和縣警備大隊,配合日軍行動。日偽軍1000多人兵分三路,合圍流澤地區。
敵軍重兵合圍,吳忠笑逐顏開,這正是他要達到的目的。他每天竊聽敵人的電話,同時通過自己的情報網收集敵軍行動的部署,對敵人的行動了如指掌。敵軍大兵壓境,他卻穩坐不動。其他同志催他轉移,他則說:“莫著急,再逗龜兒子們玩一會兒。等他們逼近了,我們再走。那時即使他們知道我們走了,也來不及變更部署。”
于是,直到各路敵軍逼近流澤,吳忠才下令支隊轉移,從敵軍的間隙跳出包圍圈,一夜行軍近百里,到達東平東北部沙公村附近的清泉寺。清泉寺位于半山腰上,戰士們吃完飯,安然入睡。
一覺醒來,戰士們往山下看去,敵軍正向流澤方向開進,長長的隊列倒也算得上陣勢龐大。可到了第二天再看山下,還是長長的行列,不過行進方向相反,行列中的人員個個疲憊不堪,無精打采。敵人在流澤一帶橫沖直撞大半天,連昆張支隊的影子都沒見著,累得像狗熊,只好草草收兵。
敵軍在山下垂頭喪氣,吳忠卻在山上哼起了京戲,且拿腔拿調,唱得字正腔圓。唱到最后,還用手比劃了幾個動作。懂行的人聽罷,原來是《空城計》中諸葛亮的段子:“我正在城樓觀山景,耳聽得城外亂紛紛……”
唱罷《空城計》,山下的敵人也過完了。吳忠拍拍屁股站起身,說:“好了,龜兒子們折騰累了,該到我們動手了。原路返回,到流澤殺個回馬槍。”
昆張支隊又是一個急行軍,連夜返回流澤一帶。群眾再次見到八路軍,驚詫不已,稱“八路軍是神仙,個個都會遁地術,神出鬼沒。”
吳忠放開了手腳,四處活動,用他自己的話講,就是“要大鬧天宮,把敵人攪得雞犬不寧”。開始時,各據點的偽軍還沒把昆張支隊放在眼里,以為其不過是一些土八路,都想撈點便宜,所以一個連甚至一個排都敢出動與昆張支隊作戰。偽東平縣長張逸云公開宣稱:“東平是銅墻鐵壁,幾個土八路甭想攪亂了我的太平世界。”
吳忠聞言,說:“太平我才來,我來不太平。老子專門破你的銅墻鐵壁。”他指揮部隊專往敵人的據點附近湊,“引蛇出洞”,然后把隊伍埋伏起來打伏擊。一打一個準,每仗都往死里打,打完后還緊追不舍,一直能追到偽軍的據點前。
昆張支隊仗越打越精,越打越靈活,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走。敵人小部隊出“洞”,就堅決地消滅之。大部隊出動合圍,則與其兜圈子,用吳忠自己的話講:“敵人幾個據點的部隊一起出動,需要協調部署,這正好給了我一個從容轉移的時間,而且可以抓住一路敵人,狠咬一口,讓它痛得直蹦高。”
這樣連打幾仗,偽軍總是吃虧,損兵折將,張逸云清醒了,說:“這不是土八路,是貨真價實的真八路,吳忠真的來了,萬萬不可輕敵。”遂下了一道命令:“各據點部隊禁止夜間單獨外出活動。即便發現吳忠,也要上報情況,幾個據點部隊一起出動,才能進行圍剿作戰。”從此,每到晚上,各據點的偽軍都把吊橋高高拉起,再也不敢四處活動了。
夜間由此完全成了昆張支隊的天下。吳忠指揮部隊橫掃偽區公所、鄉公所和警察所,鎮壓鐵桿漢奸,并用速捉速放的辦法爭取偽軍和偽政權人員,為地方黨政組織的活動創造條件。當地的黨政組織也充分利用這一有利時機,建黨建政,發動群眾。群眾看到了自己的隊伍,有了黨的領導,增強了抗日的信心,積極支持昆張支隊和地方黨政組織的工作,很快就初步打開了東平縣境內的局面。
日偽軍對吳忠恨之入骨,緊急從昆張地區和戴廟等濮范觀根據地邊緣地區抽兵東調“圍剿”昆張支隊。這正是吳忠所要達到的目的。他立即指揮部隊迂回轉移,繞道平陰、東阿山區,過東平湖,跳出日偽軍的包圍圈,進入了敵人兵力空虛的戴廟一帶,放手組織和發動群眾,鎮壓漢奸、特務和叛徒,打擊反動會道門和土匪,恢復建立地方黨政機構。
日偽軍急忙掉兵西返戴廟,尋擊昆張支隊。但吳忠不待日偽軍部隊形成合圍圈,已率領隊伍再次神不知鬼不覺跳到了梁山東北部地區,照舊掃蕩偽地方政權機構,打擊孤立據點之敵,搞得日偽軍不知所措。
就這樣,在二十多天的時間,昆張支隊在吳忠的指揮下,牽著敵人的鼻子轉圈,把小部隊活動的威力發揮得淋漓盡致。日偽軍嗅得到吳忠的聲音,卻摸不著吳忠的身影,來回奔波,疲于應付,無奈之下,只好暫時放松對濮范觀中心區的蠶食行動和在昆張地區的“強化治安”,抽調兵力加強東平等腹心地區的警備力量。
軍事斗爭的勝利,為其他工作的開展創造了條件。邵子言等人與吳忠密切配合,迅速恢復了昆張地區的黨政群組織和縣區地方武裝,民兵、群眾的抗日熱情也重新高漲,偽政權人員則心驚膽戰,紛紛與抗日政權建立關系,成為兩面人物。昆張地區因此由敵占區變成了游擊區。
吳忠從來不是一個矯飾造作的人,也從不掩飾自己的情感,無論是喜是憂,是愛是恨,無不顯于言表。二進昆張,昆張支隊每天都處在高度緊張的狀態中,常常是一天吃不上一頓飯,睡不上一個小時覺,空著肚子行軍。但就是在這樣的困難條件下,昆張支隊在40多天的時間里,連打40多仗,幾乎是每日一仗,竟無一仗失利,瀟灑自如地做了一次虎穴之行,創造了小部隊游擊作戰的奇跡,完成了一次戰略任務。吳忠充滿自豪,對于一個軍人,沒有什么比勝利更讓他興奮,讓他沖動。
1943年1月下旬,昆張支隊奉命返回根據地休整。吳忠率隊由清河口乘船過東平湖,勝利凱旋。
這是一個寒冷的冬日夜晚。湖面蒼茫灰白,寒風凜冽,只有倒映在湖水中的一鉤殘月追逐著疾行的小船。
吳忠坐在船頭,寒風抽打著面龐,不由得詩興大發,對身邊的邵子言說:“邵書記,此情此景,無詩就太遺憾了。我吟得小詩一首,請你指正。”
“噢!”邵子言也很興奮,說:“想不到吳支隊長文武全才,還是一個詩人,念出來聽聽。”
“勇士坐船頭,月在水中流。
大風吹波浪,殲敵夜歸舟。”
昆張支隊的戰績在冀魯豫邊區引起了轟動。段君毅和曾思玉聽取吳忠、邵子言等人的匯報后,派專人整理昆張支隊的經驗,于1943年2月寫出了近萬字的《昆張支隊活動初步總結》,上報冀魯豫邊區黨委和冀魯豫軍區。
冀魯豫邊區黨委和冀魯豫軍區高度重視昆張支隊的經驗,認為昆張支隊兩進昆張的戰績,充分證明了小部隊在敵占區不僅可以站穩腳跟,而且可以大有做為,是開展敵后游擊戰爭,恢復根據地的有效方法,也充分證明了敵進我進,派遣小部隊深入敵占區,開辟游擊區,把斗爭焦點引向敵人心臟的決策是正確的。因此,立即將《總結》轉發全區,要求在整個邊區推廣昆張支隊的經驗,以昆張支隊為榜樣,廣泛派遣小部隊深入敵后活動。
吳忠和昆張支隊的名字不脛而走,許多部隊派人前去取經。此后,小部隊活動成為了冀魯豫邊區敵后游擊戰爭的主要形式。據統計,在冀魯豫邊區,當時共組建了142支小部隊進入敵占區和接敵區開展對敵斗爭。
吳忠和昆張支隊完成了一項艱難的起步工作,為小部隊活動的成功積累了經驗,奠定了基礎。
資料來源:
《百戰將星一吳忠》/曲愛國著,-北京:解放軍文藝出版社,2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