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登智能:用人工智能賦能人工智能
記者 孫佳麗
近日,市民趙宇前往湖南省常德市“市民之家”政務服務大廳辦理業務,卻發現身份證忘在了車上。正當他準備折返取身份證時,被告知“沒帶身份證不要緊,刷臉就行”。
支撐常德市實現“刷臉辦”的背后,是一家才建立不久的甬企——寧波博登智能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據了解,這家從去年8月起才開始運營的企業,目前已成為一家專業的數據解決方案提供商,可以提供覆蓋人工智能全領域的數據采集、數據同步、數據清洗、智能數據標注、大數據閉環中臺等全套數據處理服務及后續AI算法整套解決方案。
“現階段,人工智能基本由數據驅動。以人臉識別為例,只需要放大量的人臉照片給機器,讓機器自己通過‘閱讀’大量的人臉,理解什么是鼻子、眼睛、嘴巴,自己總結識別人臉的方法。理論上,只要給予機器足夠的學習資料,也就是各種人臉數據,最終機器可以做到完美識別人臉。”博登智能聯合創始人杜存凡說。
但這些圖片數據被采集后,并不能直接用于機器訓練,需要大量人工提取可用數據,框出其中真正能用于機器識別的區域,即數據標注。據杜存凡介紹,在我國數據驅動的背后,有100多萬個數據標注員。
博登智能做的,就是將這一過程自動化。基于AI數據自動處理系統,博登智能在創立之初就開發出全國領先的人工智能大數據中臺和海量極速高精度圖像搜索引擎。杜存凡舉了個例子,在1000萬張人臉照片中,博登智能能夠在3毫秒內找到目標。此外,博登智能還測試過8000萬量級的人口庫,結果顯示,匹配到特定人臉的整個過程只需200毫秒。
博登智能運用這些技術,正主攻自動駕駛。與人臉識別不同,由于涉及人身安全,自動駕駛對人工智能的精確度要求無限接近100%。每有一款新車型出現,就需要最起碼數億公里的測試,而道路情況的復雜性,讓每個數據標注員在標注一幀圖像時,最起碼需要半個小時。
而博登智能能通過自動識別目標物體、自動物體追蹤、自動3d框貼邊、3D框到2D圖片映射、3D語義分割等技術,在小于1秒的時間內,快速標注多種實例,比人工的效率提高了50倍以上。
這家正式運營不到1年的企業還引起了吉利汽車的關注。前不久,博登智能正式成為幾何+全球30家智慧出行伙伴唯一數據服務提供商和最年輕的吉利全球出行領先生態合作伙伴。
“下一步,我們將會把目光拓展到無人駕駛巡檢機器人、智慧旅游、智慧政務及智慧交通等領域,用人工智能賦能人工智能,做AI數據綜合場景智慧解決方案提供商。”杜存凡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