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黑是哪個國家 波黑塞族為什么不獨立
波黑全稱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Bosnia and Herzegovina),位于歐洲中南部、巴爾干半島中部,面積5.1萬平方公里。2020年人口378.8萬。波黑面積與我國寧夏回族自治區相當,人口數量約為我國寧夏的一半。
(1)年輕的國家與悠久的歷史
波黑是一個年輕的國家,自1992年從南斯拉夫獨立,才十幾年。但波黑的歷史卻很悠久,可以追溯到12世紀末建立的波斯尼亞公國。從14世紀中葉至19世紀中葉,波黑被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統治了500年。1918年,波黑與其他南部斯拉夫民族聯合成立“塞爾維亞人-克羅地亞人-斯洛文尼亞人王國”,1945年成為南斯拉夫聯邦的一個加盟共和國,直至1992年南斯拉夫解體。
(2)歐洲火藥桶
巴爾干半島西面是亞德里亞海和愛琴海,東面是黑海,北面與歐洲大陸相接處沒有高山阻隔、交通便利,這是現在巴爾干半島的優勢,但在歷史也是不幸。巴爾干半島地處西亞勢力、東歐勢力和歐洲大陸勢力的夾縫中心,不可避免地成為各勢力的沖突中心。從古希臘到羅馬帝國,再到奧斯曼帝國,這里幾千年來就沒停止過戰爭。近代以來,這里戰亂頻發,最著名的當屬發生在1914年的薩拉熱窩事件。最近一次戰爭是波黑戰爭,這是二戰之后歐洲發生的最殘酷的戰爭,三個主體民族打了三年多內戰,各族軍隊瘋狂屠殺對方平民,造成約28萬人死亡,一半國民成為難民。在雷布雷尼察地區,塞族武裝將8000多名波什尼亞克族男性集中起來,押到城外槍決或活埋,還拉著聯合國維和部隊士兵去觀看。
(3)三個民族、三種信仰、三種語言
波黑主體民族有三個,分別是波什尼亞克族(也稱穆族)、塞爾維亞族和克羅地亞族,三族分別信奉伊斯蘭教、東正教和天主教。波什尼亞克族以改信伊斯蘭教的塞爾維亞人或克羅地亞人后裔為主,南斯拉夫為了壓制大塞爾維亞主義,將信仰伊斯蘭教的斯拉夫人從塞爾維亞人和克羅地亞人中分出,這就是波什尼亞克族。波什尼亞克族約占50%,塞爾維亞族約占30%,克羅地亞族約占15%。波黑官方語言有三種,分別是波斯尼亞語、塞爾維亞語和克羅地亞語,三種語言互通。
(4)散裝國家
波黑國名源自于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兩個歷史地區名稱,波黑現今的行政區劃卻又不是按照這兩個歷史地區劃分。波黑由兩個實體和一個特區組成,即波黑聯邦和塞族共和國以及布爾奇科特區組成。波黑聯邦又稱穆克聯邦,人口以波什尼亞克族和克羅地亞族為主,面積約占波黑領土50.6%,行政上劃分為有10個州。塞族共和國人口以塞爾維亞族為主,面積約占波黑領土48.5%,行政上劃分為7個區。兩個實體都有自己的首都、政府、總統、議會、海關、貨幣等。布爾奇科特區設于2000年,面積約493平方公里,約占波黑領土0.9%,名義上屬塞族共和國與波黑聯邦兩者共管,實際上相當于第三個實體。歷史上塞族與穆族和克族關系很差,曾經互相迫害。自1995年代頓協議簽署以來,波黑民族關系雖然趨于緩和,但是內心的隔閡還在,短時間內不可能完全消除。
(5)沒有歌詞的國歌
波黑剛獨立時的國歌《統一的國家》,是由穆族傳統歌曲《普利瓦河的對岸》改動而來。塞族認為這些歌詞有穆族向塞族“收復失地”的嫌疑,不愿意接受《統一的國家》為波黑國歌。作為散裝的國家,國歌必須得到三族同意,而且不能帶有任何民族的特色,最終《間奏曲》成為新的國歌。《間奏曲》是歌劇的幕間曲,原本就沒有歌詞,不帶有民族色彩。《間奏曲》的作者杜珊·塞斯蒂克曾在2008年為國歌配過詞,但沒有被官方采用,很多波黑人覺得國歌沒有歌詞是一件很遺憾的事。
(6)集體元首
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的國家元首為一人,比如國王或總統,但也有少數國家的國家元首不是一人,而是集體。以前介紹過的瑞士就是這樣的國家,瑞士國家元首為7人的國家聯邦委員會。同樣的,波黑的國家元首也是一個集體,稱作波黑主席團。波黑主席團由來自波什尼亞克族、塞爾維亞族和克羅地亞族的各1名成員組成,任期為4年。主席團主席為輪值制,由三族代表每8個月輪換一次。
(7)海岸線第二短的國家
南斯拉夫解體以后,克羅地亞分得了85%的海岸線,而波黑僅僅分到了24公里的海岸線,成為世界上海岸線第二短的國家。涅姆是波黑唯一的港口城市,但并不直接面對海洋,而是被克羅地亞的佩列沙茨半島擋住了視野。因此波黑抵達公海還要經過克羅地亞領海,克羅地亞還算友好,允許波黑借道出海。
(8)身高很高
波黑人是南斯拉夫人后裔,身高普遍較高。根據年齡在18至25歲之間的男性和女性平均身高排行榜,波黑男性平均身高為182.47cm,排名世界第4;波黑女性平均身高為167.47cm,排名世界第12。在波黑,2.0米高的帥哥、1.7米高的美女多的是,我等矮矬窮到波黑旅游基本上都要仰視別人。
(9)《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
2022年是《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發行50周年。《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出品于1972年,1970年代在中國上映,許多中國人通過這部影片知道了薩拉熱窩,知道了南斯拉夫。我小時候看過這部電影,如果你還記得這部電影,請留言。薩拉熱窩在幾年前開建了《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博物館,因一部電影建立專門的博物館,不是世界唯一,也是世界少有。
(10)第二個對華免簽的歐洲國家
波黑不僅在政治上是一個散裝的國家,在文化、民族和宗教上也都是混雜的國家。薩拉熱窩是波黑最主要的旅目的地,這里自然環境優美、人文景觀豐富,清真寺、天主教堂、東正教堂與猶太教堂比鄰共存,被稱為“巴爾干的耶路撒冷”,這種現象不僅在巴爾干是唯一的,在整個歐洲也是絕無僅有的。2017年開始,波黑對華普通護照免簽,成為繼塞爾維亞之后第二個對持中國普通護照免簽的歐洲國家。
?波黑經濟在歐洲處于中下水平,2021年人均GDP為6440美元,排名歐洲倒數第4。在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發布的《2020人類發展報告》中,波黑的人類發展指數排名第73(中國大陸排名第85);在世界經濟論壇發布的《2019年全球競爭力報告》中,波黑的全球競爭力指數排名第92(中國大陸排名28);在聯合國可持續發展解決方案網絡(SNDN)發布的《2022年全球幸福報告》中,波黑的幸福指數排名第67(中國大陸排名第72)。
參考書籍:《列國志·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南斯拉夫通史》、《巴爾干兩千年》、《薩拉熱窩100年》等。
關于波黑的內容還有很多,本文只精選了十條。如果你認為還有其他內容更具有代表性,請留言告訴我們。
波黑戰爭薩拉熱窩巴爾干火藥桶
【擴展閱讀】
國家趣談20:斯拉夫人遷移地圖——斯拉夫國家的歷史糾葛
國家趣談21:斯拉夫國家地圖——13個斯拉夫國家,普遍盛產美女
國家趣談85:克羅地亞是什么樣的國家?十個方面了解克羅地亞
國家趣談92:塞爾維亞是什么樣的國家?為什么不承認科索沃獨立?
科索沃的前世今生——塞爾維亞為什么堅決不允許科索沃獨立?